南京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素有“六朝古都”、“十朝古城”之称。历史上它不止一次作为首都,旧都情结已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但相对于其历史地位,近代南京明显走下坡路。南京作为江苏省会,难免有一种失落感。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南京的前世今生。
文字|叶兆言,摘自《江苏读本》,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
在全国几大著名古都中,无论是四大古都还是六大古都,始终占据着非常好的位置。金陵皇国,经历了十朝百代的兴衰。如果你想了解江苏及其名城,南京显然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
建都:孙权为六朝的繁荣“奠定基础”
南京城的出现有很多偶然因素。文学史学家对其诞生进行了各种讨论。一般认为,它应该建于群雄争霸的战国时期,即公元前472年。
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
历史上,南京原属吴国。吴国与越国争斗激烈。越王勾践获胜,于是命谋士范蠡在楚国附近修建一座城堡,名为“越城”,作为进攻强大楚国的基地。结果他没能打败老虎,反而被老虎咬了一口。不久,楚国灭了越国。
楚威王饶有兴趣地来到南京。眼见此地地理位置险要,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所谓龙虎栖息,他不禁心生畏惧。为了压制这里的皇气,他听从了风水师的指点。这个想法是在狮子山的背面埋一些金子。南京也因此被称为“金陵”。
南京的繁荣与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有直接关系。在广阔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南京并不是唯一适合建都的地方。孙权没有选择他父亲和兄弟开始军事生涯的镇江,也没有选择他称帝并建都八年的武昌。
当时的民谣是“宁喝建业水,不吃武昌鱼,宁死建业,不活武昌”。这里的“建业”指的是南京,“武昌”指的是今湖北省鄂州、武汉。武昌三镇不是一个东西。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孙权
孙权最终顺应民意选择了南京。他的选择为六朝的繁荣奠定了非常好的物质基础。
关于南京,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六朝的繁荣。关于这种繁荣,我们只能在古人的文章中找到。自古以来,关于南京的文字记载无数,名篇名言不胜枚举。概括起来,大部分的描写都是怀旧的,充满悲伤的。
比如,左思的《武都颂》描写了当时南京的繁华——市民一挥袖,扬起的尘埃可以遮天;如果大家一起擦汗,汗水立刻就会把路弄得泥泞不堪。 。温如的描述难免有些夸张,但语气却相似,都是怀念往日失去的繁华。
幽径埋吴宫花草,晋衣化古山。翻阅南京的历史文献,我们看到的永远是繁华都市的惨淡背影。
昔日,王谢堂的燕燕、飞人、寻常百姓家,成为歌颂这座城市的基调。这显然与南京特殊的历史密不可分。
平心而论,中国恐怕没有哪个城市能像南京一样清晰地展示中国历史的轮廓和框架。南京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读这座城市,就是回忆中国的历史。
金陵齐王:乘长江而觊觎天下
这座城市最适合文化人士游览。里面的每一处古迹都具有深厚的文化色彩。向任何遗址致敬都意味着与厚重的历史进行对话。
就风景而言,南京拥有可与全国任何城市相媲美的山水。然而,这座城市的优势在于它的历史和文化。南京在历史上有过很多名字——金陵、石城、秣陵、建业或建业、建康、江宁、白下、江州、吉庆、应天、上原、天京……
每个名字背后或许都有很多故事。名字一再改肯定是有原因的。能够命名一座城市的人自然就是征服者。有的人在这里登基称帝,有的人在这里失国失天下。既然是改朝换代,那就先改个名字吧。
诗人李白的两首诗最直白地描述了金陵的皇家气场:“地为帝王居所,山为龙虎盘”。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应该有一个皇帝。
金陵齐王为那些想在南京有所作为的人提供了正当的借口。其潜台词是:我受天命。既然有齐王在此,倒也不是我想造反,不敢造反。这称为帝王,却是不可违背的天命。
三国时期,孙权是最后一个称帝的人。他之所以犹豫称帝,重要原因是他觉得自己的名号不正。他耐心地等待着曹丕和刘备称帝。当时机绝对成熟时,他战战兢兢地建立了东吴,称帝。
与中原王朝相比,所谓的金陵齐王实际上是觊觎天下,公然想要制造分裂。在中国历史上,长江流域一直受黄河流域控制,听从北方中央政府的命令。金陵王奇的提议,有借长江显示自己的自尊,与黄河较量的意思。
对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来说,金陵王齐是一个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是一个提醒,也是一个警告。按说北方的中央政府是不能容忍这种所谓的王者态度的。庆幸的是,事实上,金陵王旗真正对北方构成威胁的机会并不多——南京虽有十朝古都之称,但也只是维持着相对和平的局面。
亡国之声:富贵人的悲惨命运
南京作为首都,真正能够向全国发号施令,行使中央政府的权威,只是在明朝初年和国民政府定都南京的时候。往往只有南京政府的一半所在地,或者是流亡政府所在地。
西晋失败了,于是就有了相对和平的东晋;明朝即将灭亡,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南明王朝。
东晋、南明因中原王朝遭受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而定都南京。在这样的关键时刻,金陵王不仅要谋求分裂,还要收复失地,恢复汉人的天下。此时,金陵王旗成为汉文化的支撑点,南京成为汉政权的最后堡垒。
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对立已不复存在。两种文化在这里被迫交流、融合。金陵齐王实际上成为了团结汉族的口号。
自古以来,金陵齐王就一直受到大家的质疑。南京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保卫战,但几乎没有一次以胜利告终。
在此居住六七年的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感叹:“三百年,梦同黎明,中山却无龙盘”。
自从东吴末代皇帝孙浩“落下一块石头”以来,一个又一个灭亡的皇帝就从未停止过。
也有在别处灭亡的皇帝,但论名声,却无法与南京相比。比如陈皇后在胭脂井里抱着妃子一起跳舞,或者李皇后能写出好诗。
没有哪个古城像南京那样适合聆听亡国之声,也没有哪个城市能有如此多的亡国故事让人津津乐道。与金陵的皇家气场相比,亡国之声更像是城上空龙澈的主旋律。
六朝金粉,秦淮风月。既然亡国已成必然,醉生梦死就成了这里的历史常态。也就是说,醉生梦死,既是亡国之因,又是亡国之果。
秦淮十里:科举舞台,经济学表演
秦淮河一瞥
秦淮河是南京历史的见证,也是六朝传奇繁荣的活标本。
秦淮河全长110公里,流域南京七区一县。分为内秦淮和外秦淮。我们通常所说的内秦淮,从东水关出发,经白鹿桥、文德桥,蜿蜒西行,再过武定桥、镇淮桥,最后到达十里左右的习水关。
这段水道自古以来就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所谓繁荣,就是热闹、热闹。秦淮河沿岸十里,有桃渡临流、武夷日照夜、常干故里等名胜古迹。然而,普通游客来到秦淮河往往不会在意这些。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古代南京文化的重要象征似乎根本不重要。它们不就是一条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河流吗?
说起南京,就不得不说起秦淮河。说起秦淮河,就不得不说起夫子庙。大家只对孔庙感兴趣。罗马古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孔庙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孔庙的中心是一座文庙。文庙没什么特别的。在中国古代,只要是城市、士人聚居的地方,要想祭祀孔子,就必须有孔庙。
南京老文庙原本并不位于六朝金粉飘荡的秦淮河畔。一旦搬到秦淮河畔,它在人们心目中立刻就变了味道——不再叫“文庙”、“夫子庙”。这是粗心的。这个地方被称为“夫子庙”。一个很严肃的称呼,到了普通人的嘴里,立刻就变得世俗了。
孔庙
与孔庙齐名的还有学馆、江南贡院。学宫,又名“盘府”,始建于北宋。江南贡院是我国古代最大的考场,始建于南宋。
夫子庙最大的特点是搭文化、演经济——它的文化是科举,它的经济是吃喝玩乐;孔庙的故事是《儒林外史》和《桃花扇》。
显然,如果没有科举制度,孔庙的很多故事就无从讲述。没有科举就没有热闹。没有科举,就没有这样的悲欢离合。
三年一度的秋季临近,桅杆上高高挂着“江南乡试”字样的帆船陆续驶来。夫子庙的狂欢节开始了。考生到了,考官也到了,一大群享受科举大餐的人也跟着来了。
酒店生意顿时红火起来。有钱的少爷,没钱的穷书生,都得找个地方住,有地方吃喝。各种档次的旅馆、客栈应运而生,卖书房四宝的、卖古书的、卖字画的、卖杂货的、算算命的,个个都笑逐颜开。 ,那些经营当铺的人,那些经营服装店的人,包括人口。经销商和媒人迫不及待地对候选人感兴趣。
才子佳人:柔玉温香的迷人风景
科举养育了一大批人。一大批配套服务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石板街道、迎风招牌,在科举的指挥棒下,夫子庙的商业气息如同春天的阳光一样明媚。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不少考生早在一年前就已落户于此。还有一个更长远的选择,简单来说,如果这次秋伟落榜了,你可以干脆在秦淮河边找个好地方落脚,准备功课,准备三年后再次参加考试。如果三年没考上,就再留三年,再考,又不及格。
秦淮河沿岸的士人越多,生意就越好。流连的失败学者越多,商人就越高兴。挨家挨户走来走去的店主们都很高兴,住在她家隔壁的青楼老太太也很高兴。夫子庙一带妓女很多,是落榜读书人的最佳去处。
秦淮河上的画舫
粉红女郎安慰了他们失落的心,让他们郁闷,让他们醉生梦死,让他们在秦淮河边的灯红酒绿中无法自拔。田文殊孔庙曾被誉为“欲界仙都,太平世外桃源”。有了这样的荣誉称号,优雅早已名誉扫地,文化品位也大打折扣。
记得那些时候,门卷着珠帘,河水画着船,秦淮河尽是玉柔芬芳的美景。站在文德桥上,约好黄昏,只见两岸河屋灯火通明,粉红、白、墨绿的人们进进出出,唱着歌,选着颜色,通宵达旦。
一艘画船从远处驶来,雕花栏杆、彩绘建筑、彩窗丝幔,美极了。风一吹,酒肉阵阵,歌舞阵阵。读书人居于秦淮河畔,久而久之难免会遭遇风花雪月。
电影《桃花扇》剧照
有才华的地方,自然就会有美女。才子与佳人相遇,即使没有故事,也会有一些故事。桃花扇下望前庭,故有李香君的香巢和柳如是、马香兰的活动场所。墙壁为青砖小瓦,殿内有格子窗。夫子庙附近的秦淮房屋形态各异、形式多样。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民居建筑特色也不容忽视。除了大大小小的店铺外,最能代表秦淮文化的就是河屋和画舫了。河屋、画舫是夫子庙最具活力的标志,是顺着淮河缓缓流淌的一道风景线。
河房、化房因科举而产生。由于科举的发展和壮大,他们并没有与科举一起灭亡。正是因为河房画舫,科举废除了,孔庙依然生机勃勃,经久不衰。古往今来,秦淮河沿岸的孔庙屡遭毁坏,又屡遭重建。夫子庙的不断重建,体现了南京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毕竟,这里是南京历史文化最好的见证者。
东南重镇:明清边疆官员的骄傲
南京作为江苏省会,难免有一种失落感。
历史上它不止一次作为首都,旧都情结已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长期以来,南京一直是东南重镇,有着其他城市无法撼动的地位。
不说远了,就解释清楚了。
明代,皇城北京之后,就轮到南京了;
清初,江南行省为诸侯所在地。南京是江南、江西、河南总督府所在地,主管今江苏、安徽、江西、河南四省的军政事务。后为两江总督府所在地,主管江苏、安徽。江西、上海,在这里坐上头把交椅,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边疆官员。
康熙年间苏皖两地分居,安徽布政使曾长期居住在南京。也就是说,尽管是两个省份,安徽的行政官员仍然不愿意离开南京。
负责一省行政事务的布政司也称为诸侯,相当于今天的刺史。他主管一个省的民政、财政、人事大权。很难想象,安徽布政司能在南京管理。经过100年的宽容,安徽被远程控制管理。直到乾隆二十五年,也就是1760年,他才迁往安庆工作。
南京对安徽的巨大影响至今仍可见一斑。很多安徽人习惯去南京购物,有疾病也喜欢来南京就医。这与后来苏州、无锡、常州对上海的态度颇为相似。 。
历史形成的认同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而且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南京在中国大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十朝古都,有几分金陵王的气场。
隋文帝曾下令将这里夷为平地,一场大火烧毁了六朝的亭台楼阁。这是南京历史上遭受的最惨重的打击。类似的屠杀和城市破坏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但无论遭受怎样的破坏,这座城市总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生机。
南京的重要性在于,无论哪个朝代、无论国家分裂还是统一,它作为东南重城都处于领先地位。东南省份一直是北方中央政府的经济命脉。要想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东南地区的稳定繁荣至关重要。按照惯例,中央肯定会派高官坐镇南京,然后通过南京对东南地区进行控制。拥有多个省的行政权力。
失落的情绪:在上海的灯光下逐渐褪色
相对于其历史地位,近代的南京明显走下坡路。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上海的迅速崛起。
看地图就知道上海和南京太近了。一般来说,无论是东南地区,还是我们更习惯的华东地区,都只能有一个代表城市。如果其中一个被淘汰,另一个也会被淘汰。长期来说,如果这个发展得很快,那就会相对放缓。
一百多年前,上海开埠,设立租界。当时,它只是江苏省松江府辖下的一个小县城,与南京在等级上有很大差距。因南京是两江总督府所在地,故将省级机构全部迁至苏州。
上海出了事,县长也管不了。第一,必须请松江府知县出面。县长无法控制它。在他之上还有省级省长。这些人对付不了,才敢惊动南京总督。
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由于租界和外国人的存在,上海开始变得更加洋气。无论发生什么,中国政府各级官员都无法遏制。
上海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一个无可否认的庞然大物和国际化大都市。相比之下,同样正在快速发展的南京却始终无法追赶。
南京是一座非常包容的城市。南京人热情好客,不排外,习惯于接受命运的安排。时至今日,南京仍是东南地区仅次于上海的最大城市。
成为江苏省政府所在地不久。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前,省会一直在苏州,后迁至镇江。 1949年,国民党政府垮台,江苏分为苏南、苏北两个行署。南京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 1953年,江苏苏南、苏北再次合并,南京撤销直辖市,开始成为江苏省省会。
中华民国的遗产:自然历史博物馆
即使在今天,走在南京的大街上,你仍然会看到许多民国时期的遗迹。
完全不经意间,就会有人告诉你,这里曾经是国民党中央党部,汪精卫就是在这里被刺杀的。一栋非常漂亮的黄色建筑,有一个高高的钟楼。再往前走,就是总司令张巡的提督府邸。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张勋出逃。
全国17个省的起义代表聚集在此,讨论建立中华民国,并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这里是民国时期的产房,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就是在这里翻开的。
与此同时,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此设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立宪机构。
南京总统府
南京有很多地方可以树立纪念碑和传说。有点历史的街区,每条巷子都有故事,每一栋老房子都有自己的故事。南京就像一座自然历史博物馆。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有可能遇到过去的事件和传说。
显然,你看到最多的一定是民国遗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从时间上来说,毕竟民国离我们最近,六朝明清的古建筑很可能因为年代太久而毁于一场灾难。考虑到南京历史上曾多次遭到毁城,而且古建筑大多为木结构,许多文物消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因为民国时期的建筑确实太多了。多年来的旧城改造,许多有价值的老建筑被拆除,许多历史文物被毁坏。但即便如此,瘦骆驼仍然比马大。全国任何城市的民国遗迹仍无法与南京相比。比较。
在城市建设方面,南京是中国第一个按照国际标准采用综合区划的城市。 20世纪30年代,南京作为国民政府所在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不但让南京立即受益,而且还坐享其成。
过去很多年,说到城市规划、绿化、公共设施,人人都羡慕南京。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在国民政府工程师和公用事业官员的不懈努力下,南京在宏观上采用了欧美规划模式,在微观上采用了中国传统风格。南京成为当时“中国最美丽、最干净、规划最完善的城市”,并因此被哈佛大学教授柯伟林写进了他的教科书。
另一位名叫爱泼斯坦的美国人早在抗战爆发前就对南京的市政建设赞不绝口。他将当时的南京比作普鲁士首都,可与欧洲最好的城市相媲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华民国的遗产,不亚于辉煌历史的遗迹。
虽然在战争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但南京的实际受损程度比欧洲著名城市伦敦和柏林要完好得多,与日本首都东京相比也完好得多。正因为如此,展现民国风貌成为南京一张非常好的名片。
当然,除了大量的民国老建筑外,最值得关注的还是“遮天蔽日”。南京民国时期种的树太多了。祖辈们种树是为了子孙后代乘凉。南京是一座无可争议的绿色城市。如今,现代化高楼林立,民国时期的古老建筑和苍翠参天的树木已成为南京市容的最佳点缀。
丰富的遗产:不可能的一日游
对于游客来说,去南京旅游最好做好一些准备。
玄武湖
这里不是一个随便看看的地方,因为这里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令人惊叹的湖光山色,也有让人追古思今的人文景观。一个城市要兼有山水,实属不易。最可贵的是,这些山水与南京的历史文化有机地交织在一起。
说实话,即使你有充裕的时间,即使你做了周密的准备,甚至有很棒的导游和导游,你也只能匆匆摸索出南京古城的一个大概了解。
南京的山并不太高,最高点无疑是紫金山,又名中山。巍峨的中山全长仅448米。从东向西,就像一把剑刺向南京城。高高拱起的中山就是剑柄,然后剑断断续续的插进土里,形成了一片连绵不断的山丘高地。它们实际上是钟山的遗迹,即富贵山、九华山、鸡笼山、姑头岗山、五台山和清凉山。
最西边的清凉山顶,就是著名的石头城。唐代以前,这里面朝滚滚长江,无数英雄为之感动。不要低估这些小山丘。他们是南京的脊梁。都是风景区,处处有风景。俗话说“衣裳文物盛江南,文才盛海”,就是指的这些地方。
Nanjing拥有世界上最长,保存最完好的城墙。
俯瞰宗山
当然,当您来Nanjing时,您不禁要去一些名人墓。外国游客通常不知道太阳Quan被埋葬在中山山脚下的Meihua山上。在春季,梅花开花在整个山和平原上开花。对于南京人来说,这是最理想的地方。任何看过旅游图片的人都会对Ming小陵墓和太阳Yat-Sen Mausoleum的宏伟印象。
在阳光下,中山经常发出令人眼花pur的紫色光,周围是吉祥的云,从东方紫色。围绕这些山脉和陵墓,六个王朝的石雕散落在旷野。说到六王朝的石头雕刻,尤其是那个时期的雕塑,那些熟悉南京标志的人会立即想到那些强大的石头来避免邪恶的灵魂。
尽管古罗马的艺术随着广阔的帝国而下降,但六王朝的石雕在南京周围如火如荼。经过专家审查,六朝着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石雕不仅继承了汉朝的风格,而且还融合了佛教艺术,甚至可能受到古希腊和罗马雕塑的影响。
南京的山脉无尽,南京的水是独一无二的。除了蜿蜒的Qinhuai河外,Xuanwu Lake和Mochou Lake的风景也很美。作为一个带湖泊和山脉的花园城市,早在1920年代后期,一项调查显示,当时南京的城市公园地区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之一,比伦敦,柏林,纽约高得多和美国。首都华盛顿本质上是平坦的。这些数据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天堂的好运,南京的山脉和河流。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全部蔓延,南京的城市绿色空间受到了严重影响,其绿色覆盖率大大降低了。但是,凭借其丰富的历史遗产,它仍然具有巨大的优势,在国内大城市中无与伦比。
一千年前的秘密,隐藏在废墟中,
多亏了各个年龄段的考古学家的努力,
一个神秘而古老的文明诞生了。
12/23-12/24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副院长
历史理论研究所主任
国家质量课程“世界古老历史”的讲师
周·乔芬教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