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热映的电影《长津湖》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这几天我一直在看微信朋友圈,很多朋友都在转发长津湖之战的故事。尤其是很多闽东的朋友也在转发这个爱国故事。励志大片的剧情和反思,但看了几天,无论是官网还是私人账号,除了钟华杰同志介绍长津湖与闽东作战的部队关系之外,几乎没有人们知道这支球队的来历。作为一名新四军军史研究者,我愿就此做一些介绍。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问题。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支战斗力量来自我们闽东。由于后来介绍的参演部队与闽东的关系,笔者偶尔使用“闽东部队”的称谓。
闽东军与长津湖之战有何关系?要追溯这个问题,首先要从闽东的土地革命斗争说起。 1932年6月,陶铸同志赴闽东视察革命斗争,亲自指导20多名在地下斗争中暴露的福安同志举行“蓝田暴乱”,并指定陶铸同志为暴乱队长。詹如白。主要队员有叶步兴(寿宁人)、外号“机器”的贵兴、陈婷等队员。他们消灭了盘踞在福建省福安县郊区蓝田村陈家的民兵组织,缴获了17支步枪。武装革命的第一枪在闽东打响。
1933年5月28日,叶飞、严艾伦率领的50余名工农自卫队冲进宁德县霍童民兵驻地弘杰宫,缴获枪支26支,打响了抗战第一枪。宁德县工农武装斗争。 。随后,他们乘胜进攻杭在里、赤溪、黄田等地的民团和地主武装,缴获多支枪支。是年年底,拥有百余人、枪支80多支的闽东工农游击第三支队在板岭村正式成立。严艾伦任支队长,黄尚卓任政委。宁德县历史上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诞生了。此后,寿宁、霞浦、周宁、福鼎、甘塘等地相继发生武装骚乱,使闽东工农武装分裂斗争进入新阶段。
1934年9月30日,根据荀怀舟、乐绍华、粟裕等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的意见,成立闽东临时特委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师。费同志任独立师政治委员,赖金彪任副师长,叶秀帆任政治部主任。
“七七事变”后,从1937年9月开始,东闽东特委(亦称东闽东抗日军政委员会)与国民党代表进行了四轮谈判,达成了关于国共两党联合抗日。 1938年2月14日,东头脑红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六团,编成三个支队,开赴皖南抗日战场。
1938年3月,闽东部队抵达新四军司令部进行军事训练。军训结束后,他们的作战任务得到了调整,干部队伍也得到了调整和充实。团长仍是叶飞,但副团长阮英平和一营长陈挺被调往延安学习。参谋长黄元庆也调到军校任教,部队充实了进来的干部。部门包括:副司令员吴昆、参谋长乔新明、政治部主任刘飞、第一营长王选春、指导员张朝富、二营副营长廖正国等(时过境迁,二营营长原来是沉光国,接替了陈廷安)营长,在白土镇战斗中牺牲后,由王选春接任)。根据军部命令,闽东第六团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三营。他们留在皖南参加繁昌抗日战争。他们在谭震林指挥下,取得了繁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该战例被军方视为典型,皖南事变时,三营在东流山面对实力十倍的敌人顽强突围。他壮烈牺牲。三营营长徐金树已是新四军第五团(原闽北红军独立师改编)团长。受伤后被抓获,关押于上饶集中营。后来他在组织越狱时去世。其他部分是第一营和第二营。以叶飞、吴昆、乔新明、刘飞为首,实行“东进”,对外名称为“江南抗日义勇军二路”。该部队隶属于陈毅支队。按照陈毅提出的“人、枪、钱”三大任务要求,历时半年东征。该团一、二营在江苏敌后战场上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斗,部队人数迅速增长到6000余人。后来,因国民党第三战区发现新四军六团“违规”进入国民党防区并提出交涉,陈毅无奈,只得命令叶飞率部撤退。到西站。回到驻地后,陈毅下令“蒋康泉”“将二路缴获的机枪100挺转给其他部队。副司令员吴昆在西进途中牺牲,政治主任刘飞”办公室,胸部中弹受伤(守卫是霍童镇西南村何鹏富,是沙家浜战士之一),伤病员无法随部队撤退,因此伤病员36人。留在沙家浜地区的人在当地地下党和人民的保护和支持下,很快在阳澄湖与敌人作战,陈毅命令36名伤员留在常熟地区,不撤退,扩大战线。这支队伍迅速发展,成立了“新疆抗联”,后来晋升为“江阴猛虎团”,即新四军第1师第18旅的旅长。 52团是陈挺(福安人),彭冲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任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期间,这些部队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其中,第58师第172团、第59师第175团、第29军第253团等都是闽东红军直属部队。解放战争时期,陈挺同志还担任过第20军第60师师长(陈挺同志在朝鲜作战时曾调回福建前线)。
我们福建部队发展成二十军后,首任军长刘飞原是新四军第六团政治部主任。第二军长兼政委是张义祥,也是华野叶飞的副手。 1945年任江浙军区第20军军长。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是叶飞)。进入朝鲜参加第二次战役长津湖战役的第九兵团第20军是张义祥率领的部队,包括第58师、第59师、第60师。这是一支源自福建闽东,并不断壮大的血脉军队。
1950年11月6日,部队在边境列车上接到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命令第九兵团迅速从吉安、临江等地进入朝鲜”的电报。大军提前到达安东(丹东),来不及转移,继续担任先锋。兵团决定将20军由后卫改为先头部队,并于11月7日立即进入朝鲜。当时,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到火车站送行。他发现20军战士们都穿着单薄的衣服,大声喊道:“出发前一定要配备防寒服,否则会冻死在朝鲜战场上。”但部队来不及装备,军情紧急,部队只得离开。东北军区副司令员不得不命令军区司令部全体人员脱掉棉衣,站岗警卫也脱掉棉衣。但这些衣服怎么够数万大军穿呢?当他们继续前进时,补给线遭到美军飞机的轰炸。急救箱和军服很难送到前线。我20军南方部队在近-40摄氏度的极寒地带与保温条件极佳的美军作战。 11月15日,部队进入郎林山长津地区。宋世轮军长接替原驻扎在这里的第13军第42军,随即决定集中第20军、第27军主力,歼灭直驱六滩里、下街里之间的陆战第1师两个团。 、新黛丽。向咸兴、元山方向进攻前进,继续歼灭南逃之敌。 20军先将六滩里、古土水、下街里之敌分开,27军歼灭六滩里之敌,随后与20军配合歼灭下街里之敌。第26军在临江、中江镇地区集结为兵团预备役和志愿军总预备役。
美军海军陆战队第1师被我第20军和第27军切断,在道路上包围。解放战争孟良崮战役时,闽东部队由陈毅、粟裕指定,叶飞指挥前线四个纵队。他们在围歼张灵甫的美军第74师,特别是两大师时,积累了丰富的切割经验。在国民党军中做割肉手术、敢于硬拼的廖政郭郭(原新四军六团二营营长,现二十军副军长),为了完成截击任务,命令第58师第172团(我闽东团)翻越东白山,进入作战区域。当时的地图是早年日军绘制的。此时,冰天雪地,东白山根本找不到路。为了不影响作战,师部临时改变方向,改变了从172团出发的路线,距离战斗地点又增加了70公里。东线战役于11月27日夜发动,第172团、第174团步行渡过长津江。 28日凌晨3时,攻占浮胜里、上平里、松亭里,控制了辖区以东的独秀峰、三德寺等地。在高地上,切断公路,从北向南攻击敌人的侧翼。
曾经所向无敌的美军陆战第1师,由于我志愿军第20军和第27军的切割、围追堵截,面临全军覆没。
11月30日,麦克阿瑟意识到陆战第一师有被歼灭的危险,命令美军第十集团军司令蒙德尔少将赶赴哈杰尤里,召见海军陆战第一师史密斯少将、美军第十集团军司令蒙德尔少将。第七步兵师。戴维·巴尔少将召开紧急会议,转达麦卡·塞下令“从长津湖地区撤军,并炸毁一切影响撤退的设备”。史密斯仍然不肯承认面对失败“撤退”的无奈。在回答《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提问时,他杜撰了“失败者”一词:“我们只是在向另一个方向进攻。”为了掩护美军撤出长津湖地区,美军动用强大的空军日夜碾压志愿军阵地,轰炸焚烧。在阻击美军退路的途中,关键的退路就是水门大桥。第172团接受了任务。攻击炸毁水门大桥后,172团付出了巨大牺牲,多次炸毁桥梁。美军以快速的反应效率一次又一次地抢修桥梁,最终拖着残存的部队南下。
水门大桥是美军撤退的重要入口。如果桥梁无法通过,美军将全部被围歼。第20军命令我闽东军第58师第172团承担炸桥任务。既然这座桥如此重要,美军当然会加强防御,但还是被我军炸毁了。当志愿军撤走后,美军不到一天的时间就修好了这座桥,并加强了防御。第172团第二次轰炸这座桥。当志愿军做出牺牲,再次炸毁桥梁,修复供美军观察的情况下,志愿军的炸桥分队并没有离开,而是躲在附近。没想到美军又将其修复,于是我军在美军密密麻麻的坦克和卫兵的守护下,再次强攻桥梁,炸毁了地基。然而,为了修复这座逃过三藤门的部队,美军从日本空运了设备,并迅速修复了桥梁。最终,美军凭借强大的科技和工业装备,保住了水门大桥,并从桥上撤军逃往镇兴里。最后,七艘航母登上了这座桥。一支部队正在逃命。
冰雕连、冰雕排、冰雕班------,在极寒的长津湖战场,为躲避白天敌机的轰炸,20军按照不同阵地部署兵力,进行长期埋伏。一切都被砍掉了,炒面还没有发明出来,士兵们只能背几个土豆当干粮。一些阵地的士兵没有食物,一天只能吃一个冷冻土豆。陆战1师撤退时,发现公路侧翼1081高地的志愿军士兵并没有开火。美军大胆上前,发现全连100多名士兵已经没有生命体征。随军记者捕捉到了这一惊人的场景。看到这一幕,史密斯少将命令陆战1师的士兵向志愿军敬礼。据多年后担任海军陆战第一师作战处处长鲍泽上校的说法,“中国人没有足够的后勤保障”。支援和通讯设备,否则我们永远无法离开长津湖。”
美军陆战第一师不惜一切代价,在强大的现代化武器的支援下逃了出来。然而美军最精锐的王牌军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根据第20军的记录,第20军独自杀伤敌军。阵亡官兵6000余人,俘敌674人,缴获各型大炮130余门,枪支1000多支,缴获坦克、汽车159辆,击毁飞机8架,坦克、汽车95辆。我军从六潭里一路进攻到黄草岭。美军的各类军事装备被投放在沿线公路上。尤其是进入下界里中转站的时候,军需物资到处都是。美军当时并没有公布被消灭的人员人数,但仍然宣布有7000多人被冻伤。经过此战,陆战第1师元气大损。虽然后来补充了一些韩国士兵,但战斗力却大不如前。
朝鲜长津湖战役中涌现出无数战斗英雄。他们用生命书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敢于杀敌、敢于牺牲的精神。其中,我闽东军第172团第3连连长杨根思是最耀眼的旗帜。 11月27日,志愿军在长津湖地区对美军陆战第1师和美军步兵第7师发起分割围歼。 28日,攻占长津湖以南下结里郊外的制高点1071高地。占领这片高地后,士兵们就可以用步枪打击下街里的敌军指挥部。美军也非常重视这个高地,因此这个阵地成为了美军炮火密集攻击的地点。 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率领一个排接受了守卫这个阵地的任务,击退了无数敌军的进攻,最终夺取了阵地。杨根嗣和另外一人留下了一名伤员,杨根嗣命令该战士返回部队组织新的梯队投入战斗。他收集了战场上所有的武器,向敌人开火。最后,打完手榴弹和子弹后,他面对四十多名敌军士兵,带着唯一的炸药包冲了上去。与敌人同归于尽,与敌人同归于尽。 《人民日报》当时以“不朽的杨根思英雄排”为题报道了英雄连的事迹。 “他们用身体和鲜血捍卫了自己的阵地,在他们面前,近千名美国土匪倒下了。”这一英雄事迹还登上了全国报纸的头版。
杨根思,江苏泰兴人。 1944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系闽东军老六团战士。他所带的营长是兰安恩(福建宁德柘荣人,在副团长时牺牲)。杨根思在兰安恩的指导下不断成熟,屡创爆发战功。 1950年参加全国战斗英雄表彰大会,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和震撼。长津湖牺牲后,被志愿军总部追授特等功,并授予超级英雄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并授予他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奖章。智思决定将杨根思生前居住的172团3连命名为“杨根思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这面旗帜飘过天安门广场。在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大会上,杨根思、黄继光被作为表彰对象。
长津湖之战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每当遇到困难,他们就会用闽东山区艰苦奋斗的精神,鼓励战士们克服困难。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177团一名卫生员仅在战场上就救出了51名战士。健康战士受伤了,后续任务中不知道健康战士被调到什么位置。但军史书上却说,“其实,蓝田暴动以来二十军组建的史诗,就是这几位大名鼎鼎的英雄和无数无名英雄共同书写的!”
蓝田暴动,这场在闽东地区发起武装抵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武装斗争,永远是二十军的辉煌。
战火已经远去,闽东人民应该在“长津湖”看到我们的影子,感受到闽东革命根据地的辉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