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弹琴·说艺展:探寻古琴文化与文人雅致生活

admin 2024-11-24 阅读:2

澎湃新闻获悉,“弹说艺”近日在台北故宫南院举行。本次展览的主题是琴。展出的精美绘画、工艺品以琴、琴人或相关典故为题材,以及弹琴所需的香具等,展现了琴的文化内涵以及文人雅士与琴的陪伴。 。生活。虽然没有古琴的声音,但你可以欣赏艺术家如何通过对古琴演奏者的描绘来凸显其背后的精神意义。通过古琴及相关乐器的展示,可以一睹古代文人雅致的生活。

今天所谓的古琴,也就是七弦琴,从战国初期就以实物保存,已经存在了数千年。清末台湾著名文人林占美(1821-1868)有诗云:“七弦清凉,山水初合,声稀而味鲜”。光,一般人的耳朵是没有声音的。”

钢琴的音乐清澈淡然,适合沉浸式独奏或与朋友分享。另外,指法复杂多变,因此钢琴谱有很大的解读空间,往往可以被钢琴演奏者用来传达个人情感和意境。因此,琴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共同爱好和生活伴侣。看似小众,但依然很受欢迎。

由于琴声清雅挺拔,且技巧易学难精,所以历来认为练琴可以陶冶情操。弹琴时,常常独坐静室,烧香,或置身于大自然中,松林沙沙声,泉水潺潺,表现出独处而不孤单、淡然自在的情趣和形象。再者,声音的优美、技巧的高超以及演奏者演绎的境界,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理解力才能理解和欣赏。能有一个能与之产生共鸣的知己更是难得。所有这些都创造了秦的非凡象征意义。

_台北故宫的典雅_台北故宫谁写的

明唐寅《乐器图》(局部)

明代唐寅的《琴师图》描绘了一幅理想的士人生活图景。

唐寅(1470—1523),字伯虎,明代四大宗师之一。此画为唐寅为吴中地区著名路德演奏家杨继敬(约1477-1530)所作。院藏有《温伯仁画杨继靖小像》等杨继靖传世肖像画共5幅。然而,唐寅在这幅画中却有独特之处。他引用“隔金倒酒”、“弦外声”的典故,将杨继景与陶渊明(约365-427)相比较,塑造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形象。

画中主人公头戴葛巾,身穿开领白衬衫,腰系腰带。他坐在地上,看上去就像是六朝名人的装束和风格。他用左手做压弦姿势,用右手做和弦姿势。他看着远方,脸上露出微笑。当他停止说话、即将弹奏的那一刻,他似乎正在传达超越弦乐的境界。周围的山林、古老的器物、茶具象征着他高尚、隐逸的品格和智慧;轻盈生动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增强了画面清凉、悠闲、宁静的气氛。杨继净遂成为陶渊明的化身,再现了道士的理想生活。

_台北故宫的典雅_台北故宫谁写的

元末明初朱致远《雪夜丙》琴

元末明初朱致远的《雪夜梆》是中尼式琴,面用桐木,漆面布满折纹,玉足。十三徽内嵌一根黄铜管,徽底有金箔写的十二韵名,管表面镶有玻璃。七弦琴的名字是用黑字写在乐器末端的龙胶上的。仪器背面写着“学夜兵”的名字。碑文上横着金漆书写的“云升”两个篆书,可能是原名。龙池上刻有“赤城神安朱致远制”八个充满朱字的大字。朱致远,又名沉安,元末明初著名琴演奏家。朱致远乐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以明清时期命名。这台仪器曾多次被修理过。

_台北故宫谁写的_台北故宫的典雅

清初 刻竹林七贤笔筒

清初,竹雕七贤笔筒呈现“琴道大师”的情景。

笔筒由地上的一段竹茎雕刻而成,采用深雕手法表现了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云集竹林的情景。下棋、喝酒、弹琴等活动,以及人物的举止,都可以类比文献中的人物描写。其中,独弹钢琴的人,可以与擅长弹琴的吉康联系在一起。此处,嵇康头戴类似苏东坡的短边高帽,端坐,在桌凳上弹琴,呼应了他宁死不屈的刚直性格,而他的代表作《广陵散》似乎还萦绕在心头。在他耳边。另一位仁人阮贤的形象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阮咸席地饮酒,将阮放在一旁,一副不拘小节的形象。

清初,嘉定以竹刻艺术闻名,其笔筒尤为精美,深受文士喜爱。此笔筒采用高浮雕、镂空和圆雕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饱满的立体效果,颇具代表性。

_台北故宫的典雅_台北故宫谁写的

北宋仿唐贞子飞霜镜

琴的地位很高,善于琴的人甚至可以成为神、人。宋代的《仿唐贞子飞霜镜》中,琴人坐在高椅上弹琴。画面吉祥如意,有凤凰、仙山、祥云、日出和“龟游荷叶”,寓意弹琴者神仙。对于秦弦的原型,目前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伯牙,另一种说法是根据镜子上刻有“侯晋之”的例子,即东汉隐士侯晋。值得注意的是,侯进是一位演奏“古筝”的音乐家。这类题材在唐代很流行,但这首作品却是仿宋的。

台北故宫的典雅_台北故宫谁写的_

明中期 青花棋书画十八式学士葫芦瓶

葫芦瓶饰有多层青花。器的上半部绘有十八位文人及几名侍童,分别表演“琴”、“棋”、“书”、“画”等场面。每个场景都由精美的卷曲云图案分隔开。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招收的十八学士。然而,这里的人物描述并不强调与真人的联系。而是通过琴棋书画的活动来塑造读书人的身份,从而凸显学士所拥有的知识和品味。其中,竖琴的场景描绘了一个光棍坐在桌前弹奏竖琴,另外三个光棍或站或坐,听着竖琴。琴桌旁边还有一个香案,弹琴烧香很有讲究。

_台北故宫的典雅_台北故宫谁写的

明末清初 卷轴秦形玉佩 秦式盒(部分)

钢琴与文人生活的深厚联系,给了他们音乐以外的乐趣。

玉饰呈竖琴形状,正反面均精心雕刻出竖琴的各部分。仅正面缺失琴弦,故称“无弦竖琴”。典故出自陶渊明弹奏无弦琴时说道:“如果只能从琴中得到乐趣,何必还要琴弦上的声音呢?”这凸显了文人重琴心重琴艺的态度。这件玉石被放置在一个象牙琴式盒子里。盒子的形状是一把弦琴,与盒子里面的无弦琴和玉佩形成鲜明的对比。

_台北故宫谁写的_台北故宫的典雅

明末清初 铜珐琅菊花纹筷子瓶配方铜铲铜筷一双

弹琴修心,所以弹琴时的心态很重要,对于那些讲究烧香洗手的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香具也成为弹奏钢琴的常用乐器之一。

筷瓶也是一种熏香用具。瓶内装有烧香用的香铲和​​香筷。瓶身为铜质,表面鎏金,饰有丝珐琅菊花图案。自明代以来,筷瓶、香炉、香盒成为香具的固定组合,被誉为“炉瓶三物”。

(本文根据台北故宫博物院资料整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