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历史时期我国气候的变化状况是
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具备清楚的时期差同性和空间差同性,对中国的社会历史开展发生了深入影响。
从降级世早期开局,地球气候阅历了由冰期到间冰期的转变,这一时期大抵对应于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
中国有悠久的气候记载,竺可桢经过整顿剖析这些记载,发现中国5000多年来气候阅历了四次暖和期和四次凛冽期的交替。
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即仰韶文明时代到安阳殷墟时代,是第一个暖和期,年平均温度比现代高约2℃,最冷月温度约比现代高3℃-5℃。
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周代初期)出现了持久的凛冽期,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秦汉时代,进入一个新的暖和时期。
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进入第二个凛冽时期。
从公元600年到1000年,即隋唐时代,是第三个暖和期。
从公元1000到1200年,即南宋时代是第三个凛冽期,温度比现代要低约1℃。
从公元1200到1300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个暖和期,但不如隋唐时那样暖和。
从公元1300年以后,即明、清时代以来,是第四个凛冽期,温度比现代要低1-2℃。
近5000年来,只管凛冽期与暖和期交替出现,但总趋向是由暖和向凛冽变化,凛冽期一次性比一次性长,一次性比一次性冷。
在第二次寒期,淮河在公元225年有封冻。
而在第四个凛冽期的1670年,长江简直都封冻了。
气候变迁不只影响气温,也影响湿度。
暖期与湿期、冷期与干期相互对应,但每个冷暖期外部又有干湿动摇。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对人类社会发生了清楚影响。
短时期的气候变化,如干旱、洪涝、冻害等,或者形成重大的人造灾祸,对人类社会形成消灭性打击。
常年的气候变化,即使变化缓慢,也会使生态系统出现实质性的扭转,影响消费规划和消费方式,从而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生存。
例如,在公元前3000-1000年的暖和时期,竹类在黄河流域直到东部沿海都有普遍散布;安阳殷墟发现有水牛和野猪等热带亚热带生物;甲骨文记载打猎时取得一象,标明殷墟的化石象是土产的,河南原称豫州就是一团体牵着大象的标记。
商、周时代,梅子是北边人民关键的日常食品。
秦汉时期气候也比拟暖和,《史记》记载过后经济作物的天文散布是“桔之在江陵,桑之在齐鲁,竹之在渭川,漆之在陈夏”。
可知过后亚热带植物的地界比如今愈加偏北。
因为气候变化间接影响农作物的天文散布,肯定会影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规划。
例如,在先秦到西汉以前,我国丝织业规划是北丝南麻,丝织业绝大局部在黄河中、下游和冀中平原,过后最大的丝纺业核心在河北定县,其余较小的核心也都在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长江流域及南边各地则关键消费麻织物;西汉时期,蜀中仅以产麻布驰名。
只管在东汉到魏晋以后,边疆地域战乱频繁,经济降低猛烈,南边各地社会生存则相对安宁,丝织业有所开展,可是北丝南麻的规划不时维持到隋唐时代。
从气候变迁状况看,至隋唐时代,只管气候也有变化,然而平均气温仍暖于现代,可见丝绸之路出如今北边是有要素的。
北丝南麻规划的扭转出当初宋代。
因为气候变冷,气温已低于现代,北边不利于桑蚕消费生殖,再加上唐末五代时北边战乱,南边经济回升,丝织业规模逐渐超越北边。
北宋时镇江、三台已构成为全国丝织业核心。
南宋时,南京、常州、镇江、苏州都领有渺小的丝织业消费才干。
丝织业重心南移,正好相当于我国气候由暖和到凛冽的时期,这个历史阅历是值得咱们钻研的。
气候变迁对农业耕作也有影响。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和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年)都说,他们那个时刻,齐、鲁(河北、山东一带)农业种植可以一年两熟。
在这些中央直到束缚初期,还只习气于两年三熟。
唐朝的成长季也比如今长,《蛮书》(约成书于862年)说,曲靖以南,滇池以西,一年收获两季作物,9月收稻,4月小麦或大麦。
而现代因为成长季缩短,不得不种豌豆和蚕豆,以替代小麦和大麦。
这种历史阅历仍有事实意义。
例如,假设气候变暖,就可以思考双季稻向高纬度、向高海拔扩展;若气候变冷,就得采取措施,缩短水稻的成长时期。
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对政治、经济和文明的开展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西北中国与西北中国之间,古长城沿线大体上与农、牧区人造分界限相吻合。
随着几次最大的军事抵触,出现了几个典型的南北朝相持的政治局面。
气候的干湿变化对农业消费的影响极大,湿热地带农业消费遭到重大限度自不用说,在其它地域,也因气候冷暖干湿的变化而左右着农业消费的开展。
普通说来,气温每降低1℃,亚热带北界位置也随着向南推移一个纬度左右,适宜于农作物成长的北界位置也随着南移。
五千年来中国气候动摇的总趋向是:暖和期一个比一个短,暖和度一个比一个低,这就从全体上选择了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经济重心向南迁徙的大趋向。
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关键表如今三个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停滞和消退,长江流域大规模开发与南边经济回升;五代两宋时期,南边经济回升并超越北边,构成了新的经济重心,经济上“南盛北衰”的局面继续开展;明清以来,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西北沿海地域经济畸形开展,物品差距及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展。
经济是基础,它的变化选择着下层修建的变化。
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肯定惹起下层修建中的文明出现渺小变化,最清楚的体现是:隋唐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边,文明核心也在北边;隋唐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文明核心也相应地移到了南边。
经过对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个性的讨论,进一步意识历史天文学的学科性质。
历史天文学是一门既新鲜又年轻的学科,关于它的学科性质,在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目前国际各高校历史系和局部天文系都开设了《中国历史天文》课,但因为对它的学科属性看法不同,讲授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钻研的方向都很不分歧。
有人把它当作历史学的分支学科,侧重于沿革天文的钻研;有人把它当作天文学的分支学科,侧重于对历史时期人造现象及其法令的讨论;有人把它当作历史学与天文学边缘学科,侧重于跨学科的钻研。
咱们以为历史天文学既是历史学与天文学交叉的边缘学科,也是人造迷信与社会迷信中多门学科边缘位置上相互交叉和相互咨询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历史天文学不只钻研人造环境变化的人造环节,而且也钻研变革人造环境变化的人为环节,更关键的是,它重点讨论的是历史时期人地相关的变化法令。
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有哪些变迁?
在大理(武木)亚冰期最近一次性副冰期完结后约一万年的时期,称为冰前期,即第四纪全新世,这是人类历史开展的关键时期。
进入人类历史以来,气候依然有动摇,气温的升降坎坷相当频繁,只是变化的幅度较小而已。
实质上,这是地质时期气候冷暖交替变化的继续。
冰前期的一万年中,共出现过4次暖和时期和4次凛冽时期,气候变化总的趋向是:暖和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暖和水平一个比一个低;四个凛冽时期正好同样,凛冽时期一个比一个长,凛冽水平一个比一个强。
竺可桢传授依据考古资料和历史记载,钻研了我国冰前期后半期近5000年的气候变迁。
他以为,此期在我国也可以相对地分出4个暖和时期和4个凛冽时期,其特点与环球冰前期气候变化的总趋向相似。
竺可桢(1890~1974)
第一个暖和时期(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仰韶文明时代和河南安阳殷墟时代),我国黄河流域发现有象。
第一个凛冽时期(公元前1000~前850年,周代初期),汉水两次结冰,之后紧接着大旱。
第二个暖和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初年秦汉时代),象群栖身北限移到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在公元前659~前627年,淮河流域有象栖身。
第二个凛冽时期(公元初~600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有淮河封冻的记载(公元225年)。
第三个暖和时期(公元600~1000年,隋唐时代),只在长江以南如信安(浙江衢县)和广东、云南才有象。
第三个凛冽时期(1000~1200年,南宋时代)出现了太湖封冻的状况(1111年)。
1178年福州的荔枝曾所有冻死。
第四个暖和时期(1200~1300年,元朝初期),在第三个暖和时期,今河南省的博爱和陕西的西安、凤翔都设有控制竹园的竹监司,到了南宋时因气候凛冽,竹子不可成长,竹监司被敞开了(凤翔除外),到了元朝初期(1268~1292年),竹监司又从新设立,说明气候又转暖。
第四个凛冽时期(1400~1900年,明末至清朝时代)。
17世纪是我国最凛冽时期,特意是1650~1700年为最冷,在这50年中,太湖、汉水和淮河结冰4次,洞庭湖结冰3次。
江西建于唐朝的柑桔园在1654年和1676年的剧烈寒冬中被齐全毁掉。
在近500年的第四次凛冽期中,即欧洲所谓的“现代小冰期”,温度仍有清楚坎坷,其中有4次较冷期(即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1945起特意是1963年以后)和三次回暖期(1550~1600年,1720~1830年,1916~1945年)。
竺可桢的资料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绍兴人。
早年留美,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1920-1925年创立西北大学地学系并任系主任。
中央大学初期再次负责地学系主任。
三、四十年代负责浙江大学校长。
1948年入选中央钻研院院士。
1955年入选中国迷信院院士。
曾任中国迷信院副院长、地学部主任、综合调查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气候学会声誉理事长、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
被公以为是我国气候、天文学界的“一代宗师”。
开办我国第一个地学系 竺可桢是我国气候、天文学界的一代宗师。
而奠定这个“宗师”名称的基础,正如中国迷信院、地学部副主任施雅风院士所言,是竺可桢“在南京初等师范学校和西北大学从事的教学上班和科研”。
1918年秋,竺可桢在取得哈费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
在美留学时期,竺可桢的父、兄相继过世,为了关照一家老小的生存,竺可桢应邀去了工资较高的武昌高师。
该校在校生大多是湖北、湖南人,简直都听疑问竺可桢的绍兴口音,要经过讲义才干弄明确课程内容,竺可桢不得不破费少量的贵重时期去刻印讲义。
而且师生间的课内外交流也相当艰巨。
过后武昌高师的教员又以日本留在校生为多,他的许多教育观念和主张也得不到共事的了解和允许。
而星散了一少量留美学者的南高师,正出现出一派蓬勃开展的迹象。
1920年,南高师校长、留美博士郭秉文力邀竺可桢加盟。
就在这一年的夏季,竺可桢调进了南高师,在文史地部传授气候学,同时传授理化部的微积分和农科的地质学。
过后的南高师文史地局部文学、哲学、历史、天文4系。
天文系虽称作是系,专门化课程却不多,与传统意义上的“舆地科”殊无二致。
竺可桢以为,满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沙皇俄国以720万美元将阿拉斯加贱卖给美国,都是决策者因不足天文常识而铸成的大错。
他还向人们举例说,日自己关于中国天文甚是熟稔,出版的中国天文书“指不胜数”,远胜于中国人自己的钻研;过后的美国已有头号测候所200多个,而中国只要上海、香港等二、三处本国人办的测候所。
对此,他深感羞耻,并大声疾呼要“组织机关,捐募巨款,调查全国之地形、气候、人种(类)及动植物、矿产”。
而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就要开办新型的地学系,造就相当数量的为复兴中国服务的、不受本国人控制的地学家。
1920年底,我国第二所国立大学??西北大学以南高师为基础宣告成立。
以此为契机,竺可桢主张打破天文系专业过于狭窄的樊篱,成立一个新型的大地学系。
校长郭秉文、教务主任陶行知等人采用了他的这一颇有创意和远见的倡导,于是我国第一个地学系在西北大学文文科下正式成立,竺可桢被聘为系主任。
新地学系和旧天文系相比,所涵盖的畛域要普遍得多。
它包含天文、气候、地质、矿物四个专业,开设有地学通论、气候学、地质学、古生物学、中国天文、环球天文、环球气候、矿物学、地形测量、地图学、历史地质学、地质调查等新式课程。
竺可桢亲身讲授地学通论、气候学、环球天文、环球气候四门课程。
新地学系所以新,一个清楚的特点就是注重人造迷信的学习和试验实习的训练。
为了让在校生能够启动气候实习,地学系在校内建设了测候所,让在校生轮番观察、记载和剖析。
为了增强通常环节,竺可桢规则野外实习为地学系各科的必经课程。
雨花台、紫金山、栖霞山、方山、龙潭等地都是地学系师生常去的中央,通常都是走去走回,而走在最前面的往往就是身体肥大的竺可桢。
他边走边指点在校生在朝外自行观察、发现、采集标本。
几年之间,师生采集的各种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等标本便已让人美不胜收了。
以此为基础,东大在迷信馆建设了我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质标本室,并经过与国外交流或购置岩矿、化石等标本,进一步空虚了这个标本室。
竺可桢意外注重在校生自学习气和钻研才干的造就。
他和驰名历史学家柳诒徵传授协作,指点在校生成立“史地钻研会”,在校内开办《史地学报》,刊登师生的著译作品。
他激励在校生从中外报刊中摘录天文学最新灵活,经他审校,编成《天文新资料》,在《史地学报》中延续刊出,既空虚了教学内容,又扩展了师生视线。
他指点陈训慈撰写无关环球石油疑问的论文,并介绍给《西方杂志》宣布;指点朱炳海翻译美国驰名望候学家威列特的《雾与航空》一文,并引见给《迷信》杂志宣布,等等。
在校生著译文章,凡经他手的,他都仔细校核,仔细修饰修正。
他自己的名字人造是素来不署的,开局有的在校生还把教员的名字写上??写在最前面,可他从不应允,又怕在校生过意不去,便加上一句“托辞”:“教员怎样能与在校生处在同一个水平上呢?”。
至于考试的方式,则经常是由专题写作替代“闭卷”考试。
他的在校生简直都以为这种“同窗自修,课外钻研,教员指点”的教学方法,对他们协助极大。
地学系在竺可桢等人的控制下声誉鹊起,遭到学界的高度注重,很快便与北京大学地质系齐名,南北相映,各有所长,成为过后中国造就地学人才的两处摇篮。
譬如,张其昀、胡焕庸、向达、王庸、吕炯、陈训慈等一批巨匠级的人物,都是东大地学系这一时期的毕业生。
“你就做个合聘者吧” 竺可桢在西北大学时有两个自得门生:一位是中国天文学的开山巨匠、起初开办了台湾中国文明大学的张其昀,另一位便是起初做过中央大学教务长的中国人口天文学的奠基人胡焕庸。
胡焕庸(1901-1998),1919年考入南高师文史地部第三班。
次年,竺可桢来校任教。
竺可桢对胡焕庸很是赏识,精心指点他和张其昀等6位同窗翻译了当曾任美国总统威尔逊的顾问的驰名天文学家鲍曼的旧书《战后新环球》(《The New World》),并介绍给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此作为他们的毕业纪念。
胡焕庸毕业后,又在竺可桢的协助下,去法、德留学,攻读人造天文学、经济天文学和人文天文学。
1928年胡焕庸学成归国。
此时的竺可桢,既是中央大学地学系的主任,又是筹建中的中央钻研院气候钻研所所长。
竺可桢以为大学和钻研所都急需胡焕庸这样的俊彦英才。
如何施展胡焕庸的作用,一下子倒成了竺可桢不可解答的难题。
他只好叫胡焕庸自己作主:“你青睐在哪边上班就到哪边去吧。
”而此时,胡焕庸也正在左右尴尬:“所有听从教员布置就是。
”这样一来,竺可桢就更犯难了:“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肯定兼得!”竺可桢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两者肯定兼得”,悄然一笑,问胡焕庸:“你是不是既想到中央大学搞教学,又想到气候钻研所搞钻研?”“是的,是的。
”竺可桢紧接着又问:“可是你却感觉既不能去中大,也不能去钻研所?”“对极,对极!”竺可桢双手一抬,愉悦地说道:“关键是要两全齐美,这样吧,你在两头上班,半天在系里,半天在所里,工资各领一半,不偏不倚,你就做第一个合聘者吧。
”胡焕庸听完教员的话,不禁笑了。
一年以后,竺可桢辞去了系主任的职务而去任气候钻研所所长,胡焕庸接替了系主任一职,并将“重心”逐渐过渡到了系里;不过,师生两人仍在继续为“对方”上班,只是都变成“兼职”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