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什么是三家分晋?三桓之乱、田氏代齐、曲沃代晋。
“三家分晋”、“三桓之乱”、“田氏代齐”与“曲沃代晋”是春秋战国时间的严重历史事情,对后世发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让咱们逐个了解这些事情及其面前的故事。
“曲沃代晋”始于前746年,晋昭侯将领土赐予叔父曲沃桓叔,桓叔名姬成师。
随后,经过42年的强烈奋斗,曲沃桓叔的后辈,曲沃武公,最终在前704年击败了晋国国君,完结了长达70年的内患,夺得了晋国的君位。
这段时间内,曲沃系三代人屡次试图谋夺君位,但最终经过受贿周王而取得了正式封号。
紧随其后的是“三家分晋”。
前455年,晋国出现晋阳之战,智氏家族灭国,标记着实质上的“三家分晋”。
自此,“三晋”之名取代了“晋国”,成为了魏、赵、韩三国的合称。
而“三晋”一词的起源,正是历史上这一具备选择意义的事情。
但是,“三家分晋”与“名义上的三家分晋”之间的区别要求明白,前者实则于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封立赵、韩、魏三家为诸侯,标记着正式的分晋;而真正意义上的晋国消亡则是在前376年,晋静公被废为庶人,完结了晋国的独立统治位置。
随后,前349年晋静公被刺客杀害,晋国的称号正式隐没。
“田氏代齐”出当初同一时间,齐国的田和被封为诸侯,将齐康公边缘化,从而成功了齐国的权势转移。
这与“三家分晋”相似,都触及到了权臣对皇室的架空与取代。
田氏代齐后,齐国的统治者从姜姓变为了田姓,发生了两个齐恒公,前者是春秋五霸之一,后者则是田齐恒公,二者在历史记录中都颇具影响力,容易惹起混杂。
“三桓之乱”是皇族外部的权势奋斗,触及到了鲁桓公的三个儿子,他们区分被封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其中,庆父与叔牙之间的争斗造成了鲁国两位君主的被杀。
鲁庄公病重时,季友主张立公子斑为储君,逼杀叔牙,后公子斑被庆父设计杀害,庆父与哀姜合谋杀死了鲁闵公。
最终,季友率领公子申逃至邾国,后季平子专权,摄行君位,鲁国际患频发,孔子因此退出鲁国返回齐国。
“曲沃代晋”、“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与“三桓之乱”等事情,皆表现了权臣对皇室的架空与取代,以及皇族外部的权势奋斗。
这些历史事情深上天影响了过后的政治格式,并对后世的政治演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故事三家分晋的概括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情。
春秋早期,晋国的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专权。
公元前490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
公元前458年,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尽为韩、赵、魏、智氏四家瓜分。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联结击败智氏,平分其地,区分建设韩、赵、魏三个政权。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正式抵赖了他们诸侯的位置。
春秋时间的历史故事概括
1、三家分晋
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
韩、赵、魏瓜分晋国残余土地,只要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
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
赵桓子一年后逝世,赵氏之人杀了他的儿子,迎赵浣即位,是为赵献子。
献子之子赵籍起初继位,即是赵烈侯。
魏桓子之后由其孙魏斯继位,韩康子之后由其子武子继位,韩武子之后由其子韩虔继位,是为。
此即资治通鉴中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
前375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侯残余土地,晋国彻底消亡。
2、曲沃代翼
前745年,晋昭侯把曲沃(在今中国山西省曲沃县)封给其叔成师,是为曲沃桓叔。
前731年,桓叔逝世,其子曲沃庄伯继位。
前716年,曲沃庄伯逝世,其子曲沃武公继位 。
前705年冬天 , (史记记录为前706年 ),过后曲沃日益弱小,曲沃武公诱杀了晋小子侯。
周桓王派虢仲率兵征伐曲沃武公,武公只好退回曲沃,周桓王立晋哀侯之弟公子缗为晋的国君,曲沃未能吞并晋国。
前678年(晋侯缗二十八年),曲沃武公又伐晋侯缗,并灭之。
用抢掠来的珍宝器物受贿新立的周釐王,周釐王任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
曲沃桓叔姬成师一系彻底战败姬仇一系,夺得晋国正统位置。
3、管仲相齐
齐襄公政治残忍,鲍叔牙护送公子小白逃到莒地(今山东莒南县)。
公孙无知谋杀了齐襄公,管夷吾、召忽护送公子纠逃到鲁地(今山东西南部)。
鲁国人派兵接纳了公子纠。
鲁国人护送公子纠回齐国即位还没有抵达,公子小白先回到了齐国即位,就是齐桓公。
让鲁国在生窦(地名)杀掉公子纠。
召忽为公子纠而死(公子纠也死了),桓公即位以后,任命鲍叔牙为宰相。
鲍叔牙推却说:“假设必定要控制好国度,必定要任用管夷吾做宰相。
我有五个中央比不上管夷吾。
”
齐桓公于是派使者恳求鲁庄公说:“咱们国君有叛逆的大臣,如今在您的国度,咱们国君计划处死他来劝诫大臣们,特此恳求把管夷吾交还给齐国。”
鲁庄公派人把管夷吾捆起来,交给了齐国的使者。
齐国使者接纳了管夷吾回到齐国。
快到齐国的时刻,齐桓公斋戒三天沐浴三天。
齐桓公亲身到郊外迎接收夷吾,和他坐在一个车上并征询他控制国度的方法。
于是任命他为宰相。
4、假道伐虢
春秋时间,晋国想吞并临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度之间相关不错。
晋如袭虞,虢会收兵接济;晋若攻虢,虞也会收兵相助。
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
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度,必定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允许。
虞国的国君得陇望蜀,咱们正可以投其所好。
他倡导晋献公拿出可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
献公哪里舍得?荀息说:大王安心,只不过让他临时保存罢了,等灭了虞国,所有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献公依计而行。
虞公获取良马美璧,快乐得嘴都合不拢。
晋国故意在晋、虢边陲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
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只得许可。
虞国大臣宫之奇再三劝告虞公,这件事办不得的。
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公却说,交一个弱好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好友,那才是傻瓜哩!
晋大军经过虞国路线,攻击虢国,经过四个月取得了胜利。
出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富分了许多送给虞公。
虞公更是如获至宝。
晋军大将里克,这古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临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左近。
虞公毫不疑心。
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
献条约虞公前去打猎。
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
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内外夹击侵占了。
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5、问鼎边疆
公元前607年,楚庄王熊侣借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西南)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首都洛阳南郊,举办隆重的阅兵仪式。
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局促不安,派擅长应答的王孙满去慰问。
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弦外之音,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
王孙满宛转地说:“一个国度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
”
庄王见王孙满拿话挡他,就间接说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国折下戟钩的锋刃,足以铸成九鼎。”
面对雄视北边的庄王,善辩的王孙满先绕开庄王的话锋,大谈九鼎制造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最后才说:“周室只管衰微,但是天命未改。
宝鼎的轻重,还不能过问啊。
”
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郑背离楚国投奔晋国之罪。
“问鼎边疆”这个典故,就是这样得来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