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对于三家分晋的基本概略引见 (三家分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admin 2024-11-07 阅读:4

本文目录导航:

三家分晋(对于三家分晋的基本概略引见)

1、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战国时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情。

2、公元前633年晋文公设六卿,把握晋国的军政大权。

3、晋平公时间,六卿相互倾轧,至公元前453年,六卿仅剩韩、赵、魏三家,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

4、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残余土地所有瓜分,构成韩、赵、魏三国。

5、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具备划时代意义的严重事情,是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

6、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

三家分晋晋国消亡 原本的晋国国君去了什么中央

在我国现代历史上,春秋战国被分为春秋时间和战国时间,其分水岭是出当初晋国的韩、赵、魏三大卿族瓜分晋国事情,史称“三家分晋”。

韩、赵、魏为何能瓜分晋国?三家分晋后,最后一位晋国国君又去了哪?韩、赵、魏为何能瓜分晋国?造成晋国被瓜分的一个很关键要素是“卿族权利过大,公族权利过小”,而埋下这一隐患的是晋献公。

原本周代各诸侯国理论都将公室子孙分封为卿大夫,各家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以血统相关作为公室的屏卫。

晋献公在“骊姬之乱”中,大肆逐杀诸公子,造成“晋无公族”,后因因为不足人才,不得不少量起用异姓大臣辅助朝政。

晋文公成为国君后,创设六卿制度,尔后六卿不时把持着晋国的军政大权。

晋定公时,范氏、中行氏败落后,六卿变为四卿。

晋出公时,赵氏、韩氏、魏氏三家联手战败执政的智氏,最终成功“三家分晋”。

“三家”是如何“分晋”的?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晋国公室有名无实。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命了韩、赵、魏三家列位诸侯,但晋国并未彻底消亡。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为庶民,将晋公室残余土地所有瓜分,晋国彻底消亡。

末代晋侯——晋静公自古以来亡国之君的永世注定是崎岖的,晋国最后一位国君晋静公也是如此。

《史记》记录:“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

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就祀。

”晋静公在位时,韩、赵、魏三家早已成为诸侯,在位第二年被废为庶民,晋国彻底消亡。

因为韩赵魏三国征战不时,晋静公因此成为了抗争的就义品,堪称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

刚开局晋静公寓居在屯留(今山西屯留南),公元前358年,韩伐魏,并攫取屯留,韩国将晋君迁到端氏(今山西沁水西南);公元前349年,赵国攫取端氏,又把晋君迁回了屯留。

至于晋静公最后的终局,《史记▪韩世家》中有个不明晰的记录:“昭侯十年,韩姬弑其君悼公。

”这个“悼公”是谁,不时存在争议,但必需不会是过后在位的韩侯,也无法能是晋国的晋悼公。

很多人以为这个“悼公”极有或者是残存的晋君。

如此,“韩姬弑其君悼公”,象征着晋静公最终是被自己的妃子给害死了。

晋国被哪三国分瓜了?

1. 晋国在春秋末期被韩、赵、魏三家宰割,这一事情被称为三家分晋。

2.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赵、魏三家为侯国。

3. 《资治通鉴》记录,这一事情标记着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司马光将其作为史书的终点。

4. 前376年,韩、赵、魏三国废黜晋静公,彻底瓜分了晋国的残余土地。

5. 韩、赵、魏三国又被称为“三晋”,这一事情是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确立的关键标记。
三家分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