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上输入“郑家班”,每晚都会有剪纸直播。作为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经典”首批传承人之一,六十多岁的郑树林从2020年开始就在直播间招收弟子,他不仅直播,还请教世界各地的“郑家班”到“徒弟轮流直播”,目的是传播和传承。
他的直播间很简单,一张红纸,一把剪刀,一双手。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生肖动物、花鸟等图案就出现在镜头前。郑树林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这四年来,他的直播时间达数千小时。 “通过直播,我身在上海,但远在数百里、数千里之外却聚集了一群剪纸爱好者、剪纸爱好者。工匠。”
剪纸是一门“手艺”
郑树林的剪纸工作室位于杨浦区长海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佳木斯文化分中心三楼。上周六上午,记者来探望时,正在二楼打乒乓球的叔叔看到了一张陌生的面孔,清晰地指着路:“我们学剪纸吧?从这里走上楼梯就行了。” ”
工作室面积不大。中间是一张长方形的大桌子,可以容纳很多人。四壁挂满了大型镶框剪纸作品。在一幅以鱼为主角的剪纸作品上,有几条胖乎乎的条子。红鲤鱼仿佛从画中跳了出来。靠墙的书架上堆满了书籍和各种纸张,地上还堆放着成堆的书籍。
郑树林在教大家剪纸
“看到大剪刀就知道是我们上海剪纸。”郑树林指着桌子上的一把大剪刀介绍道:“市面上的大剪刀已经非常科学了,唯一要注意的是第一个拿到剪刀的人,首先要用一把剪刀。”小锤子松开上面的螺丝,这样就可以灵活使用了,剪纸用的纸也是从各地收集来的,“我们现在用的红纸质感很好,看上去有光泽,易于切割。“光滑”。
上海人习惯称剪纸为“花花”。郑树林20岁时,“花花”走进了他的生活。 “1980年,我20岁。我在一家公交公司担任61路售票员。业余时间,我喜欢书法、国画等传统文化。”那年,他的大姐正好结婚了,邻居的一位剪纸工匠来到他家门口,给姐姐做了一份礼物。我剪了很多“喜图”,“有龙有凤,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向老艺术家提出学习剪纸,但对方没有立即同意。相反,他让他花一年的时间练习用剪刀剪出台历上大大小小的阿拉伯数字和字母。郑树林同意了。 360多天后,好几把剪刀都变钝了。手上的血泡破了,愈合了又破,九千多个数字和字母被剪了下来。
郑树林的剪纸作品
“剪纸是手工技艺,海派经典的特点是不描不画,左手拎纸,右手控制剪刀的开合,稿在腹中,艺术在手,只要是自然界的物体,就可以剪出花朵。”为了学习剪纸,郑树林向公交公司申请了“夜间巴士”。晚上20分钟的休息时间,他会在公交车上练习剪刀。白天除了补觉,还去图书馆找剪纸的书籍,去动物园观察动物,思考如何用剪纸来表现动植物。他像一个真正的工匠一样环游世界。 20世纪90年代,他只身前往山东、陕西、山西、甘肃、广东、江苏、安徽等地寻找当地民间剪纸艺人。 “为了收集款式和材料,我边跑边学剪纸,没钱了就练习摆摊,用剪纸作品换点钱。”他还记得,他跑遍了江苏很多地方,就是为了购买适合剪纸的纸张。
郑树林的剪纸作品
一转眼,郑树林从艺四十多年了。他开始思考如何将自己心爱的“海派经典”传承下去。四年前,他无意中在抖音平台上看到很多剪纸艺术家在进行直播。 “但有一个问题,你只能看到他们的脸,看不到他们剪纸的手。”他开玩笑地想:“我长得不好看,但是我的手很灵巧。”
就这样,直播间开始了。郑树林不露脸只露手,边剪边传授剪纸要点。直播第一天,观看人数慢慢从20多人增加到80多人,他觉得直播很有意义,就这样坚持了4年多。抖音平台粉丝增至8000余人。 “我这样做不是为了带货,而是为了传播和传承,通过直播平台向全国、向世界输出上海文化。”
直播间收徒弟
郑树林并不是笼统地介绍“海派经典”的特点,而是想找到剪纸工艺的真正传承者。在抖音直播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思考“开山门”招收弟子。只要他愿意学剪纸,几乎谁来,他都会接受。 “我们不许描画,只要你愿意看直播,自己用剪刀。”
和很多民间手艺人一样,郑树林采用传统的方式招收学徒。 “以前都说学一门手艺要三年,对于工匠来说非常辛苦。”就像他的师父考察他一样,他制定了规则,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考察从网络上来的徒弟。 “大家都在全国各地努力,如果能坚持三个月,就可以收为注册弟子,再经过三个月的考核期,如果功力有所提升,就可以收为入门弟子。”
海派经典传承人郑树林
在培养徒弟时,他还采用直播教学的方式。 “按照传统规则,在郑老师的课上,每个图案都不能重复。”每周六早上,佳木斯文化分中心的工作室里总会聚集着一群学徒。郑树林一边进行线下指导,一边钉钉子。直播期间,无法到场的学徒必须通过直播打卡、听课。 “成为我徒弟后,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都有听课和练习的任务。”当学徒的剪纸技艺日渐成熟后,他就会要求学徒们每天轮流直播。传播海派经典非物质文化遗产。 “直播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好的载体。通过直播平台,我们的声音可以传播到世界各地,我们的技艺和技艺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展示。”
直播时,郑树林想剪什么图案就剪什么。有时是老鼠,有时是蛇,有时是龙。他滔滔不绝,从剪纸配方到创意想法,甚至还随心所欲地哼起一些农家乐。会说会唱也是海派经典的一个特点,即剪纸时要不停地说话,会说俚语、典故,说出剪纸作品的秘密。 “《花经》的演唱主要表现吉祥,以民谣、歌谣、顺口溜为主。以前老艺人不识字,全靠记忆来记住各种吉祥图案和曲调,根据需要即兴创作歌词。客人们边走边剪、唱,在这个过程中,客人们不仅看到了新的花样,还收获了好运。”他说,《花经》是图案背后的故事,是图案创作的过程和经验,是工匠代代相传的口头文化。
郑树林的剪纸作品
他询问记者的生肖,得知是十二月的“猴”。他立即获得了创作灵感。 “可以剪一只站在树下,手里拿着桃子的猴子,在旁边加两朵梅花或者两朵梅花。”水仙花”。根据季节的不同,上海花卉经典会剪出不同的图案,唱出不同的花卉故事。
现在,郑树林已经收了120多名徒弟,其中包括来自上海、安徽、江苏的徒弟,还有不少来自河北、陕西、黑龙江的徒弟。 “70后”赵红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向大师学习,我从线上走到了线下。”她告诉记者,她以前住在北京。为了学习剪纸,她在杭州租了一套房子。她每周六4点30分起床,早上6点就赶去上班,坐火车来上海,学完剪纸再回去。 “有一次朋友给了我一张剪纸,我很感兴趣,就在抖音上搜索,对上海花地景的直播间印象深刻。”她说自己已经被贬到职场二线了,上海华帝镜又问她。找到了新的寄托,“希望以后能出去练摊,或者去学校教孩子们剪纸”。
郑树林的剪纸作品
“是郑树林吗?”记者想询问教学界对“利用直播宣传剪纸非遗”的意见。还没等他说出所有关键词,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脱口而出。
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一直在推动海派剪纸艺术家用剪纸表达海派文化,助力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世界传播。 “郑树林是我们的长期合作者,也是重要的推荐对象。华东师范大学之前发起的剪纸校圣、校园景观等大部分项目都是他和他的团队负责的。”田兆元认为,现在郑树林在抖音上直播剪纸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并在国外招收弟子,创办郑家班,将海派文化传播到全国,体现了海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有利于海派非物质文化遗产立足上海、辐射全国。传播尝试。 “我要赞扬他,他在树立品牌形象、走向市场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这充分证明,文化遗产只有有市场,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郑树林的剪纸作品
在郑树林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手工艺项目过去都是从市场中成长起来的;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传承,就必须在市场上体验。 “哪里的经济最发达,哪里的实践就停滞在那里。”一有机会,他就会带着徒弟去旅游景点、商业中心练习摆摊,直接接受消费者的考验;他还鼓励学徒远赴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多走出去,面向市场。 “我们是靠手艺谋生的人,让消费者来评价我们,他们愿意扫码(下单)是最重要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