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言论自由需谨慎,否则可能惹上官司

admin 2024-10-31 阅读:5

重播

00:00/00:00 直播

00:00

转到全屏

50

单击并按住以拖动视频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声,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很可能会导致争议。

今年7月,长宁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涉及诽谤侵权的案件。

该案源于 2023 年 9 月某社交平台发布的一篇帖子,称一家销售轻食健康餐食的餐厅存在严重的食品卫生问题,发帖人是该店的前员工刘先生。

发帖诽谤差食轻店员工违法吗_发帖诽谤差食轻店员工怎么处理_

刘先生在离开公司 10 多天后发布了这篇文章,获得了 1300 多个赞和 300 多条评论。餐厅投诉后,平台删除了该帖子,但该餐厅认为该帖子夸大事实,损害了店铺的利益,将帖子的刘先生告上法庭投诉,要求其公开道歉并赔偿各种损失3.2万元。

刘先生认为,举报食品安全违规行为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明确舆论监督权,他是对的。

那么,这篇文章是舆论监控,还是夸大其词和诋毁呢?

在法庭上,法官对整篇帖子的措辞和涉及的内容进行了一一交叉询问和核实,关键是帖子内容是否属实。

发帖诽谤差食轻店员工怎么处理__发帖诽谤差食轻店员工违法吗

原告强调,市场监管部门对该店铺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未发现疑似违法事实。被告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这篇帖子的措辞超出了一般监管的界限。

为了明确这两者之间的界限,长宁区人民法院召开了内部座谈会,对案件细节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法官认为,被告提供的相应证据和证人证词,以及对商店的评估,都可以得到证实。然而,与此同时,原告帖子中的一些措辞确实超出了一般范围,属于对权利的滥用。

最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涉案笔记中关于食品安全的言论是依法行使检举权和舆论监督权,不构成侵权。但被告的个别用词不恰当且超出合理范围,侮辱、贬损词语构成诽谤侵权,被告应就舆论监督中不当用词向原告道歉,并承担合理费用及损失2000元。至于原告声称营业额因邮局而受损,法院认为证据不足以证明因果关系,因此不支持。

案子已经结案,但法官的反思还没有结束。

_发帖诽谤差食轻店员工怎么处理_发帖诽谤差食轻店员工违法吗

面对日益增多的关乎民生的新型案件和纠纷,我们能否找到一些能够同时保护民企合法利益的有效治理方式?为此,办案法官特意前往华东政法大学,寻找专业人士进行讨论和学习。

在讨论中,评委和专家一致认为,在这样一个时代的背景下,一方面,普通人作为自媒体,应该有更多的法制意识;另一方面,负责内容分发的平台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全面研究并评判了法院、专家等的建议后,法官向社交平台发出了司法建议:平台应设置更详细的审核和分级制度,既能保护公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又能防止企业声誉受到侵害,从而打造更加良性、互动性更强的网络社交生态。

快来看看新闻记者:董秉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