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猫哥
来源 |Big Cat Finance 专业版
风向标,再次移动。
近日,李嘉诚以7.6万元/㎡的特价出售了自己在北京朝阳区东四环的房产,相比创纪录的近10万元,折让7.6%,不小,而且比周边的二手房都便宜。
这
售楼处表示,特价房只有 50 间,其他 400 多间房型都在出售。
现在,房地产遍布全市,但不如卖空。
今年李超人家经常打折,北京7.6折,香港7折,东莞5折,打折不少,房子确实卖不少。
超人李不行?不不不,房子卖完后,人们在派对上开香槟庆祝。
为什么?
香港的房子打折卖,加上提现辣,卖疯了,现在,香港房价不断下跌,再卖一次,那个价格就卖不出去了;东莞的房子和北京的房子,无论折多少折,都不会丢失。
你以为的“断骨”,就是拿下6万元/㎡的楼面价的地,卖7.6万元,你会亏本死去;
其实,《断骨》的地板价1750元/㎡,售价10万元,卖家7.6万元,资本家泪流满面赚了40+倍。
很多人把李嘉诚当作楼市的风向标,他的操作是什么:
1、出售房地产项目,土地储备也创了近几年新低;
2、减持邮政储蓄银行,半年减持2.8亿股;
什么是判决?
金融房地产模式即将结束,因此现在是他提前清理它的时候了。
李嘉诚真的不是从房地产开始的。
他出生于潮汕,1940年代前往香港,投靠叔叔,并于 1950 年用自己攒下的钱和叔叔的资助,共计 5 万港元,开设了长江塑料厂。
当时,塑料花在欧洲风靡一时,他还飞往意大利学习如何制作塑料花。
据说制造商拒绝透露技术,于是应聘清洁工的工作,进入工厂流水线,观察生产过程,后来回到香港研发出一种更新颖的塑胶花。
到1958年,长江塑料厂的收入已超过1000万港元,净利润达到100万港元,成为香港的“塑料花王”。
不过,李嘉诚已经完全发展起来了,他还是依赖房地产。
从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香港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处于双重危机中,但此时,李嘉诚频繁购买房地产,而且价格相当便宜。
1972 年,塑料花王变身房地产大亨,长实上市。
上市五年后,长实手中的物业面积已由上市时的 35 万平方尺上升至 1020 万平方尺。
改革开放后,李嘉诚应邀北上,在国庆节当天登上天安门塔观看典礼。
随后,大批港商北上,在北京核心区购地发展,李嘉诚在天安门广场东边获得一大块土地,发展现在的东方广场。
此时,李嘉诚的工业有四分之一在大陆。
在内地,他终于找到了新的经商体验。
什么?囤积土地,赌土地升值。
1、前期以低价收购土地,90、00年代拿地的楼面价只有1800元;
2. 找个中期停工的理由,比如“创造精品”,当然要跟着地方政府,土地交接的时候也会出问题;
3、后期配套设施成熟,房价上涨时卖出,即使加罚款,也能被上涨的房价弥补;
4. 有些人根本不开发它,直接与公司一起销售,赚取数十亿美元。
这样玩有风险吗?其实,毕竟是有的,如果按照规定,长期闲置的必须要回收利用,但奇妙的是,他虽然有罚款记录,也多次上黑名单,却没有土地回收的记录。
本来,他本来是要建城的,却成了城市建设的桃子采摘者。
他在当地有面子,他拿地,有人跟着他,人发展,他等待,等到社区成熟了,他就进开发,然后他可以直接高价卖掉。
而且,这套真的不是谁都能玩的。
其他人通过借钱发展,但他真的有钱,而且负担得起。
10年的发展周期微不足道,20年也是司空见惯的,最狠的东莞项目,1999年拿地,2005年动工,预计2027年完工。
在一些城市,28 年的发展周期可以归类为需要翻新的“老社区”。
不过,这样玩,口碑不是很好,但确实是盈利的,钱也让人眼前一亮。
打折的北京逸萃园,一期开盘价9000元,二期6万元,二期10万元,一期卖几栋楼,土地成本回来了,剩下的就是纯利润。
平均而言,该程序最多可以赚取 57 倍。
香港首富,中国首富,甚至亚洲首富,都不是没有的。
从 2013 年开始,大家都在喊:“别让李嘉诚跑路。
李嘉诚开始出售内地资产,项目多样,现金金额超过 2000 亿。
这一次,我“跑”,一句话说:“别人嘲笑我太疯狂,我嘲笑别人看不透。
李嘉诚撤退后,内地楼市大力产生奇迹,2015 年股票涨价,2016 年窒息改革,房价缓慢上涨,李嘉诚错过了一波楼市牛市,许多房企在此期间拼命扩张,往往达到数百亿。
不过,在这波牛市之后,这位地产大亨却有三场成果:
这
先知先感应到李嘉诚,然后认识了王健林,又不知不觉地认识了许佳音。
在此期间,规模疯狂扩大,业绩更是一较高下,当然,负债率也越来越高。
当大家都分享牛市时,李嘉诚跑路了,王健林也改道开始轻资产,徐佳音蒙着眼睛跑,成为中国第一的房地产公司。
回顾资产负债率,李嘉诚的长实资产负债率超过 20%,净负债率低于 2%,轻资产的万达资产负债率为 50%。
如果时间可以回来,李嘉诚的作业是不是应该抄袭呢?肯定会复制。
李嘉诚撤离大陆后去了哪里?前往英国,投资水、电、气、通讯等公用事业,英国将很快成为第二个“李家之城”。
英国媒体称,李嘉诚家族曾控制着英国约四分之一的配电市场、近30%的天然气供应市场、近7%的供水市场、40%以上的电信市场、近三分之一的英国码头,以及超过50万平方米的土地资源。
英国人说,他们一睁开眼睛,就是在帮李嘉诚赚钱。
然后,在 2020 年,李嘉诚再次退出,他开始准备出售自己在英国的资产。
从上帝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知道故事的走向。
2022 年,当俄乌冲突开始时,英国乃至欧洲的业务都表现不佳,英国自己制定了《国家安全投资法》,对外国投资和并购进行所谓的“安全审查”。
李嘉诚赚了,卖了,然后离开了。
有一个小故事,是真是假不得而知。
赌王何鸿燊非常佩服李嘉诚的判断力,当他最后一次住院时,李嘉诚前来探望,何鸿燊问了他最大的疑惑,“你为什么总是跑在我们这些人前面。
李嘉诚说:“谁叫你听到发令枪响就逃跑”?
市场上没有发令枪,但近年来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
过去,经济是由房地产和金融驱动的,利息和地租成为这个市场最大的吸血鬼,社会财富的积累造就了大量的既得利益者,但也产生了更严重的贫富差距。
现在,金融地产不能再玩了,轮到谁了?科技。
那么,作为既得利益者,过去的房地产和金融也应该被流走,资本和财富也应该流向他们应该去的地方。
纵观李家卖空的经营,与他作为资本家的一贯经营非常吻合。
走出金融地产,投资科技,即将百岁的李嘉诚,还是想逃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