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心理保健品”正在成为中老年人的新宠。
2024年8月以来,《五十岁闪婚》、《五十岁保姆嫁入豪门》、《五十岁闪婚老大》等在广播圈火爆,随后《闪婚老婆出身》 《豪门》一上映就爆红——WETRUE 在短剧热度榜中,《闪婚我老婆是豪门》上映后连续五天位居榜首。
截至目前,《闪婚是豪门》抖音话题数已突破26亿,《50岁闪婚》抖音话题数已突破7亿;其中,中老年用户成为贡献数据的主力——第三方数据显示,“闪婚50岁”和“闪婚富家”的用户画像中,占比超过75%前者的受众年龄在31岁以上,后者的用户年龄在31岁以上,超过56%。
此前,不少影视从业者已经注意到短剧在中老年人中流行的趋势。然而,老年短剧能够如此迅速地渗透市场,超出了很多从业者的预期。
“去年我拍了两部低成本的复仇短剧,但最终投资回报率并没有赚到多少。今年,高级短剧突然爆发了。现在平台有资源、有人气、有钱“每天都有近百部新短剧上线。”一位年轻导演对虎秀说,国庆期间他身边的几个朋友都在横店忙碌。从创作角度看,最受老年人欢迎的短剧依然是老大、闪婚、真爱等核心元素,排除年龄和角色设定的差异,与之前的短剧完全是“一条流水线”。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电视剧。
另一家影视公司的剧本制片人则有不同的看法。高级短剧不同于那些被市场反复验证的逆袭、复仇、统治剧。 “它必须有经过市场验证的基本内容,但也必须融入生活的一些方面。”流程的呈现结合了中老年人关心的主题,比如亲情、家庭等。”
上述人士表示,拍摄前,公司将从三个方面做好准备:
如今,随着短剧受众群体的不断下移和渗透,《黄昏之恋》不仅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喜爱,也开始俘获中青年观众的心。更多老年短剧正以黑马的身份进入十月各大短剧。热门榜单。
“去年,各种短剧题材在青少年市场太火了,一些人开始茫然退出。大家都觉得短剧行业开始挤进泡沫。没想到,老年短剧却走红了。”突然出现了不同的做法,很多人都回去了,但短剧基本已经过了争空间、以量取胜的阶段,今年爆火的几部资深剧的制作水平和影片质量都有明显提升。”影视投资人向虎秀说。
短剧如何深入中老年人?
短剧在短短几年内的爆发式发展,主要是因为赶上了时代的快车——短视频浪潮席卷而来,整个移动互联网流量格局面临重新洗牌和重塑。
尤其是,随着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新势力崛起,“快餐”内容正在重塑用户心智,不断提升用户粘性:
要知道,时代新娱乐方式的驯化不仅仅针对年轻人,也针对中老年人。在QuestMobile发布的《2023白发经济洞察报告》中,白发人群人均日使用时长在中短视频APP TOP 10中为7。此外,在腾讯《银发族互联网洞察》报告中,社交、游戏、在线娱乐\阅读是银发族活跃度最高的前三名应用类型,其中在线娱乐\阅读占比高达62%。
此外,短视频还有两个加速掠夺用户的能力:
然而,当短剧大潮屡次洗礼年轻市场时,其背后依然存在着庞大的老年群体,渴望被爱、被理解。他们的视听需求一直处于网络主流影视题材之外,处于影视剧创作中的“精英视角”和“无人区”盲区——原因很简单,以友爱腾为例:老年剧的数据远不如年轻人的甜宠剧受欢迎,中老年用户的付费能力也有待验证。
直到去年,一批短剧团队才敢于跳出主流青年剧的红海,致力于解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结果事半功倍——在年轻市场疯狂的短剧被转移到中老年市场,很快就在中老年市场流行起来。形成“降维打击”式的市场重塑:中老年用户情感诉求更简单,更容易被套路剧情打动。但剧集的短缺和传统影视供给的不足,让适合老年人的短剧有了可乘之机。趁势迅速跑出了陡峭的数据曲线,甚至让中老年用户愿意掏钱,成为爱不释手的“心理保健品”。
如今,这个长期被视听市场边缘化的群体,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消费能力都不容小觑。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微短剧市场中,40-59岁用户占比37.3%,60岁以上用户占比12.1%;而《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显示,抖音、快手上,41岁以上用户占比36.3%,51岁以上用户占比18.9%,其中30%有月在线消费能力2000多元。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3年底短剧App用户中,46岁以上观众分别比同年龄段长视频和短视频观众高出12.3%和4.8%; 2024年3月中老年短剧观众中,观众年龄在46岁及以上。上述群体占比近40%,约一半用户平均每月上网花费1000-1999元。
更有什者,《法制日报》近日刊登的一篇报道中,一名老人为了追短剧,刷爆了银行卡,累计充值近4万元。家人无奈,只能制止老人的“短剧瘾”。以青少年模式使用老年人社交软件。
“闪婚题材成为今年的热门话题。首先,该类型具有短剧的逻辑,具有刺激感和高密度信息;其次,题材涵盖全民喜好。从2022年最火的番茄网文,到2023年、2024年,闪婚都是短剧第一热词,这才是大家喜欢的内容模式,短剧都涉及到了关注度;服装、选角、灯光、场景等,在构图、景深、光线、色彩等要素上都具备了电视剧的水平和品质。” 《闪婚是豪门》制作负责人认为,以上原因让老年短剧突破了年龄段,覆盖了从20多岁到50多岁、60多岁的用户群。
不过,编剧王白(化名)向虎秀描述,很多短剧都会呈现影视元素和情节,但它就像一个“空架子”,没有叙事的故事,而是营造密集的精彩。强悬念/强戏剧冲突下反复横跳——有业内人士甚至总结出,爆款短剧的“基本素质”是30秒对话反转、1分钟强烈剧情冲突、主角背景5 集。 /性格/行为必须通过维度升级来重塑。
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短剧极其压缩的创作过程。一位大红大紫的剧本制作人向虎嗅讲述了剧本创作的概况:
尽管制作周期只有一个月,但在短剧行业中,已经是一支追求和瞄准精品的创作团队了——2024年,短剧行业中曾有“已完成”的传言。一周充值过亿,8天充值破亿,10天暴富”的传奇,诱惑着一批又一批影视从业者跳入短剧大潮。
中老年人短剧《千景》多少钱?
短剧飙升至今,依然遵循移动互联网无可辩驳的真理:流量迁移方向往往催生新商机——据第三方统计,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达到373.9亿元,预计到2024年底将突破500亿,接近影院票房市场规模。
植根于短视频平台,播放量依然是衡量短剧商业价值的核心指标。截至2024年6月,抖音、快手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播放量破亿的短剧,有的播放量甚至突破10亿。
然而,数据的繁荣和话题的流行只是表面的兴奋。幕后,对于影视从业者来说,都逃不开真金白银的“魅力”。行业初期,一些制作成本仅数十万的短剧,通过精准市场进行销售。定位和营销策略可以撬动十亿级市场,但截至目前,一部微短剧的充值高峰只有一周,三天决定生死。这几天之后,流量就会急剧下降。
所以,并不是每一部短剧都能幸运地小赚大钱。短剧致富传奇正在加速其“幻灭”。
以《闪婚》为例。该剧制片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这是该团队春节后最赚钱的短剧。该剧共有69集。前29集免费,后40集收费(解锁单集收费约2元,一次性解锁整套约41元)。充值总额超过3000万元,其中80%为投资成本和渠道费。制作方分成5%-7%,充值分成收益约210万元。 。
值得一提的是,终端原生支付模式是为帮助生产者增加利润而创造的新支付场景。即短剧制作者在抖音、快手等流媒体平台开设影院账号,用户可以直接登录影院账号首页。付费解锁短剧,而不是跳转到其他小程序平台观看。
从今年抖音、快手上大量涌现的本土短剧剧场账号来看,这种模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制作者的青睐,短视频平台也在完善产业生态,多元化布局,加大扶持力度。短剧创作形成覆盖个人创作者和影视公司的合作体系。
具体来说,短视频平台上典型的短剧变现模式有以下三种:
事实上,品牌合作剧在2023年上半年就已经开始涌现,不少品牌都选择通过短剧植入的方式进行营销——品牌合作剧的营销定位比曝光和新人更强,并且可以与矩阵结合放置分解特定的植草是循环实现的。知情人士告诉虎嗅,韩舒品牌合作剧在抖音的播放量已过亿,直接带动销售转化近10亿元。
对此,一位品牌方告诉虎嗅,“首先,之前投入长视频植入的品牌必须理解并接受不同的核算机制,但短剧不同于长视频、直播;其次,每个短剧都要单独切片。都是亮点时刻,可以放大流量曝光,因为用户喜欢看亮点时刻,剧包品牌的曝光数据会远高于长视频、剧的品牌投放。”
因此,随着越来越多的知名品牌甚至国际大牌开始接受这种植入模式,品牌合作剧逐渐演变为两种商业模式:
与此同时,行业的卷入和品牌的涌入正在加速短剧从“追量”到“提升品质”的进程——投资过千万的项目越来越多,播放量和播放量也不断增加。平台话题数屡破亿。
当然,市场决定供给——现在中国每天有近100部新短剧上线。 《闪婚是豪门》抖音话题数突破26亿后,大量同题材作品登上各大短剧榜单,《加油》。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短剧一路飙升到了加速内卷化的阶段。无论哪个品类出现,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同一主题的作品来分享蛋糕。热钱也会迅速涌入,然后就会出现抢先透支市场的情况。竞争格局;其缺点是有资金和创作经验的团队成熟,题材、演员、商业模式快速形成,反复降低模式利润。新团队想要进入市场、分享蛋糕,就只能用奇招(比如绕边、色情)作为噱头或者“向抄袭致敬”。
很多制作团队甚至在积累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后,也会利用各种模型来预测观众的“口味”。比如,我们基于大数据,分析什么题材容易制作和销售、什么CP受欢迎、什么元素受欢迎,从而合理预测受众的需求和偏好,然后投资和建立项目——甚至,团队会围绕项目的线上平台,对目标受众的痛点和市场卖点进行详细的测算。
腾讯视频网剧用户画像
当然,同质内卷也会影响平台的内容推荐机制。一旦投资者在高增长后发现平台的投资未达到预期,资金就会迅速撤离,这会让整个垂直品类“昙花一现”,赛道很容易陷入“疯狂循环”。生得快,死得也快”。
“你无法阻止别人模仿和竞争。只要有成功的品类,有消费需求,供应就会不断增加,最终进入红海。这很正常。平台的机制是沿着成功的道路继续前进,探索新的蓝海。”某视频平台电视剧发行负责人向虎秀表示。
这也是去年复仇短片、都市短片、老板短片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大家投票测试,齐聚一堂,投资讨好当下市场的剧。这导致某类短剧对观众的服务下降。它很快就超载了,而不同年龄段的更多样化用户的视听需求却被忽视了。
顺着这样的趋势,平台的“赚钱前景”一片光明,但制作者却逐渐走到了生存的边缘——收益分成低、竞争激烈、制作成本上升是必须正视的困境。 “企业要想经营,就必须迎合算法,不断产出符合推荐逻辑的内容,才能稳定流量,持续产生爆款,否则就会面临损失。”短剧制片人向虎秀说道。
长此以往,当视听服务像游戏一样利用人的弱点,产生大量基于机器算法和数据模型的剧集时,影视的“人味”将不可避免地被影视的“铜臭味”所掩盖。算法。这是什么?退步还是进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