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尖塔”城市,国家中心城市自提出以来,引发了无数的城市竞争。
10年来,我国已形成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9个国家中心城市。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直接获批,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瞄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然而,2018年以来,我国尚未批准新的国家中心城市,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也尚未实施。
在新发布的2035总体规划中,“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已经开始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不同级别的“中心城市”。
已获批城市中,广州、重庆、天津为“我国重要中心城市”,成都、杭州、南京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沉阳为“国际化东北亚中心”。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扩张是否会被搁置? “初中”这个名字还有那么重要吗?
01
该国的中心城市已经开始消失。
近日,杭州2035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被赋予“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城市定位。
这与此前获批的《南京2035总体规划》一样,只是“西部地区/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侧重于区域层面,未能获得“国家级”称号。
无独有偶,对于立志夺得全国第十名的沉阳来说,当天批准的《2035年总体规划》中,该城市被定位为“东北亚国际中心城市”,而全国并没有相关说法。中学。
当然,杭州、南京、沉阳并不是国家的中心城市。他们是全国第十届中学的竞争者。借助一般规则,他们未能晋级也是很正常的。
令人惊讶的是,成都作为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成都2035总体规划》的批准文件也只给了它“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定位。
虽然总体规划全文中仍有“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的表述,但并未出现在国家批复文件中,也没有放在性质等关键章节中。城市及其核心功能。
事实上,即使是一线城市、直辖市也没有被直接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
作为首批获批的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在2035年总体规划批复中也被定位为“我国重要中心城市”,而非“国家中心城市”。
目前,只有四大直辖市+广州荣获“我国重要中心城市”,其他城市都只是区域性中心城市。
可见,国家中心城市不再是关键,但总体规划中中心城市的类型决定了不同城市的能源水平。
02
为什么国家中心城市不再被重点提及、不再大幅扩张?
十多年前,国家层面提出“国家中心城市”概念,意在以这些城市为中心,向上承接国家重大战略,向外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实践中,“国中”称号已成为一些地方壮大省会城市、增强主导地位、提高吸纳能力、提升城市能源水平、甚至争夺重点资源产业的工具。
因此,高峰时期,南京、济南、沉阳、福州、厦门、长沙、昆明、南昌等10多个城市都加入了国家中心城市争夺战。
但国家中心城市的引导不是虹吸模式,而是辐射力和带动能力。并不是每个城市都能担负起这一重任。
根据我的《中国城市巨变》一书,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在全国占据战略地位,自身经济不能太弱,更离不开强大都市区的支持或城市群。
因此,一个地区不会有太多的国家中心城市。
就像长三角已有上海、华南已有广州、西北已有西安一样,没有必要设立其他城市。
同时,国家的中心城市不应该有太多或太多的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服务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如果到处都是国立学校,那么这个概念就失去了意义。
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受疫情等突发事件以及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城市的无限扩张模式正在被重新思考。
一个体现是,无论是省会与周边城市的合并,还是撤县设区、撤镇设市等城市扩张,又被叫停了。
相反,在国家和地方层面,一个名为“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的新组织应运而生,南北差距、东西差距、省内差距、城乡差距开始受到重视。更多的关注和关注。
另一个表现是,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
如果说“国家中心城市”更多的是个体运作,那么都市圈和城市群则是“团队发展”。
以跨市乃至跨省经济区为主力,对内协同发展,对外带动更多区域发展。
无论如何,国家中心城市并不是一场概念批发游戏,“国”这个前缀也不会被随意套上。
03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有哪些特殊地位?
作为城市能源水平最高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就更不用说了。
一是全国政治、文化、对外交流和科技创新中心,二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
广州最显着的特点无疑是“综合门户”,这是堪比北京、上海的高定位。
所谓综合门户,是指位于国家战略要地,对内引领区域发展,对外承担对外交往和资源配置功能,代表国家开展国际交往。
既然是全面,那就意味着各方面都很强,而不是单纯在经济或工业上表现出色。在全国,只有北京、上海、广州能够担负起这一重任。
不仅如此,广州的整体定位涵盖了区位、经济、产业、科技创新、文化、商业、对外交流等各个方面。真可谓“广州更广阔”。
深圳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是“国家经济中心”和“国家创新型城市”。
深圳是我国经济第三大城市,却赢得了一些可贵的第一:工业增加值第一、连续30多年出口第一、国内专利授权第一、企业数量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这些“第一”体现了深圳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一流大学不多,科研院所也不多。深圳依靠企业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崛起之路。
广州更“广”,深圳更“深”。这是两个一线城市最大的区别。
04
无论是国家中心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大多都有自己特殊的定位。
首先,成都虽然只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但已经实现了“西部经济中心”的核心功能。
同处西部,作为“双星城市”,成都是“西部经济中心”,而重庆则荣获“对外门户”和“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体现出不同定位于成渝经济圈。
总体来说,成都的定位比较全面,从经济、交通、科创到对外交流等各个方面都有涉及,与广州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其次,杭州的城市性质与南京相同,但被冠以“国家”字头,定位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中心”。
早在20年前,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战略选择中,杭州毅然选择了信息化,从而开启了借助数字经济的城市升级之路。
如今,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接近6000亿元,占GDP的28.3%,成为数字经济意义上的“一线城市”。
第三,沉阳虽然失去了初中称号,但却获得了“东北亚国际中心城市”的超级地位。
此前,沉阳一直立志拿下国家中心城市。毕竟,全国七大地理区划中,只有东北没有国家中心城市。
如今,国中已不见踪影,但“东北亚国际中心城市”将沉阳的影响范围从东北扩大到整个东北亚,使其成为新一轮地缘政治变革中的最大受益者。
可见,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优势,肩负着国家赋予的特殊责任。只要强大,城市的能级和核心定位自然就会相应提升。
是不是初中,是不是“重要中心城市”,并不是那么重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