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法官非宋代包拯莫属。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包公”。包公的成名与传统戏曲密切相关。在现代小说中,包公并没有成为主角。然而,在传统戏曲中,包公的故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材。在与案件、法律有关的戏剧中,主角多为包公。
小宝
那么戏曲中的包公形象与包拯这个历史人物有什么关系呢?现实是这并不重要。
历史上的包拯
包正(999—1062),字袭人,泸州合肥(今属安徽)人。与传说不同,他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有一个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童年。其父鲍令宜,字素之。中进士后,授朝散大夫,任尚书御部员外郎,派往南京(今商丘)统领军队。死后,被朝廷追赠刑部侍郎。以如今的官衔来看,包拯出身于厅局级干部家庭。
包拯自幼接受儒家教育,并参加科举考试。宋仁宗五年(1027年),包拯终于在29岁时中了进士。朝廷已任命他为建昌县令,但他因父母年老,家里无人照顾,拒绝辞去职务。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有兄弟。从他考进士后不愿意出仕来看,家里没有其他兄弟可以赡养父母,应该是独子。
包拯在家待了十年。直到父母病逝,三年丧期结束,他才在同乡的鼓励下接受朝廷任命,成为天长县县令。今年是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他已经是39岁的中年人了。
包拯的仕途十分顺利。除了因“失安”被降职一次(他推荐升迁的官员因犯罪受到并处)外,包拯的官衔一直在上升。他担任地方官员10年,后转任监察系统3年。主持谏庭,充副都御史中丞。在这次经历中,包拯奠定了他痛恨邪恶之人的名声。他弹劾了许多朝廷重臣,其中包括当时的宰相宋祥、宋祥的弟弟宋奇、名臣张方平等。
幽帝二年(1050年),宋仁宗决定任命张贵妃的宠表弟张曜为宣会南苑节度使、怀康军节度使、景陵宫节度使、童群牧之。其他三个官方职位意义不大。宣会使起源于唐朝,主持朝廷会议。北宋初期,宣徽使兼枢密使,掌管军事。到了仁宗王朝,这个官职已无实际意义,但在宫廷礼仪中,地位仅次于宰相、枢密使。包拯当时主持谏朝,带领谏官进谏。他认为,按照宋朝的惯例,嫔妃的亲属是不能担任宰相或军职的。这一次,皇帝太宠爱妃子了,丞相没能及时阻止。他“重复了数百个字”,包公正本人言语激烈,吐口水到仁宗皇帝脸上,直到皇帝罢免了错误的任命。 (宋朱汴:《曲鉴旧闻》卷一)
至和三年(1056年)腊月,包拯被任命为“知开封府事权”。嘉佑三年(1058年)六月被罢官。事实上,包拯到开封才十八个月多一点。刚到朝堂的时候,文士们想试探一下包拯的能力,就故意聚集在他周围,用公文报告此事。包拯一一听读,当场处罚了数十件。没有完成的会在几天后一一询问,没有完成的会立即受到惩罚。文士再也不敢愚弄上级了。原来,自诉还得去衙门文士控制的“排司”。包拯吩咐开门,他直接办案。包拯在开封任职期间,还整治沿河违章建筑,执法不避权贵。
包拯的人品绝对是无可挑剔的。为官清廉,不认亲。他是一个极其严肃的人,历史称他“言笑严肃”。开封人称包拯“笑声比黄河还清”,并自诩“从不以虚言取悦他人”。他极其节俭,无论官多高,“节俭如庶人”。
后来包拯主要在金融系统担任官职。他四次担任转运使(地方最高财政长官),最后被任命为第三任使。这个官职是北宋时期设立的。其名称为“吉祥”,负责财务审计。其地位仅次于首相(首相兼枢密院)。
包拯最终的结局是进入了“芝芝”的行列。 1060年,宋仁宗任命包拯为副枢密使,包拯开始正式进入朝廷决策队伍。然而此时,包拯的健康状况开始每况愈下。他基本没有出任副枢密使一职,耽搁了很长时间。他几年前去世了。
包拯个人的家庭生活也十分平淡。他娶了一位同样出身官宦家庭的妻子,名叫董。长子鲍起任潭州刺史,卒于任上。包公中年丧子,伤心欲绝。宝琪已婚,没有孩子。妻子崔氏不顾包拯的劝说和母亲的威逼,执意在包家守寡。包拯死后,崔夫人听说被包拯赶出家门的小妾回到娘家后生下了一个儿子。于是崔女士把孩子带回了包家,给她取名包建。郑氏后裔。
戏曲艺术中的包公形象
幸运的包先生
那么包公的运气从何而来呢?难道只能归结为“福”或“运气”吗?
包拯的事迹之所以成为传奇,首先是因为政治因素。包拯所处的宋仁宗时代是北宋历史上社会最稳定的时代,被后人铭记为“盛世”。包拯受益于人们对这个时代的记忆,成为这个时代的象征。
仅仅被铭记并不足以成为传奇。成为传奇,还必须有一个“传奇催化”的环境。北宋都城汴梁开封府,是历史上罕见的商业城都。从唐代开始,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位于当时南北交通要线上的汴梁迅速成为一座大型商业城市。梁、晋、汉、周都曾在此建都。它继续作为北宋的首都,持续繁荣了200多年。该市人口过百万,市民文化繁荣。
商业城市拥有大量居住集中、闲暇时间丰富的市民,这为说唱艺术提供了沃土。说唱艺术中的故事,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现当代知名人物。但此前的开封府官员大多敷衍、糊涂,与包公敢作敢当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就这样,包公成为了说唱艺术故事的主角,并被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人口耳相传、不断加工。
北宋灭亡后,作为对北宋盛世的纪念,包拯的传说在宋朝原都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继续流传,南宋的都城,与历史上的包拯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南宋时期,文人开始记录民间说唱艺术,包公开始成为故事小说中的主角之一。流传至今的还有《契约札记》、《包龙图三出揭非》等。
❂ 包公戏的起源
北宋以后,在长期被少数民族王朝统治的北方地区,包拯的故事作为民间对汉朝的记忆和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在民间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汉族文人在少数民族王朝统治时期无法获得原有的政治权利。许多汉族文人转而对少数民族王朝采取批判立场,通过对民间包公故事的艺术加工,形成专门的包公剧。
《捞金龟》剧照
元代是中国戏剧艺术大发展的时期。元杂剧约有六七百种,现存剧本162个。其中包公的剧目有《包台志陈周饭》(佚名)、《包龙图志志赚契约文》(佚名)、《神女儿在开封府大闹》(佚名)、《包黛芝三观蝴蝶梦》(关汉卿)、《包黛芝芝芝杀卢斋郎》(关汉卿)、《包龙图智测后庭花》(郑廷钰)、《包黛芝智测慧兰》(李)千福)、《王月英元夜离鞋》(曾锐)、《竟灵当当当当盆地》、《小孩鬼魂》(匿名)、《宝黛之志》等11种剧种《易筋阁》(陈武)、《昆智、张千岱杀妻》(匿名),是已知元剧中个人故事剧数量最多的。
孟光禄——京剧《秦香莲》
明代的包公戏并不如元代那样繁荣。目前可追溯的戏曲类型有8种。至今保存的剧本有《胭脂》(通阳中)、《元文正复活》(新新科)、《桃花开》、《高文举珠记》(匿名)、《 《观音鱼篓》(匿名)等
清代包公戏共有9个剧目,其中现存剧目有《乾坤啸》(朱作超)、《双钉案》(金龟钓)(唐英)、《郑氏》三个。赵阳》(石子飞)剧本。
清末民初是包公戏的爆发时期。包公的戏曲大量出现。包公的剧目有数十部,至今仍在各地方戏曲中演出,有《狸猫献太子》、《秦香莲》、《乌班》、《黑驴传》、《公会包公》等勉》、《赤桑镇》、《公会判官》、《龙袍》、《龙驾》、《黑驴控诉》、《双包案》、《花蝴蝶》等确实是家喻户晓,经常表演。衰退。
《赤桑镇》剧照
❂ 包公戏的演变特点
包公戏的传播及其故事的演变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戏剧故事本身的传承性不强。元代包公剧11部中,现代只有一部《五本记》被改编演出。明清包公剧中,只有《双钉案》(《金龟钓》)保留到清末民国。也就是说,每一代包公剧的创作都不是以上一代的剧作为基础的。文人不屑重复改编,戏曲创作具有浓厚的草根性。不识字的演员和剧团很难直接演出文人创作的更加优美的歌词和对白。事实上,包公戏的剧目往往取材于当代民间说唱艺术。清末民国时期的包公戏故事大部分取自民间说书人改编的小说《三侠五义》,故事大部分取自小说《百家公案》(百家公案)。 《家族公案》是明代(明万历二年)安御史所著。该小说由朱仁斋、耿棠于公元1594年出版),但小说的直接来源是明朝的明朝口述、说唱歌词《包龙图公安辞话》。因此,可以说,包公戏的起源在于说唱艺术。
《捞金龟》剧照
《无本纪》剧照
其次,包公的形象越来越高,从“神化”到“神圣”。在元代的包公剧中,包公直接出入阴阳世界的情况并不多见。而且,包公审理案件时,总是会提到皇帝的权威,要么批准,要么追认包公的判决。然而,在包公的清末民国剧中,包公却能自由穿梭于阴阳界,甚至可以判处地狱宫判官死刑(《断头台判官》) )。尤其是1949年以后演出的剧目中,包公的执法权更是没有限制。即使他处决了皇帝的亲戚,也不需要征求皇帝的批准(《断头美人案》)。包公成了圣法的化身。这个从“神化”到“成圣”的过程体现了社会观念的发展。
京剧《断头台案》邱胜荣、谭福英
再次,戏剧故事中的推理和破案情节越来越弱。明清包公剧中不再常见推理破案的故事。到了清末民国,包公的剧目基本都是情感剧。虽然在说唱原作和说唱改编的小说中,推理破案的情节占了很大的比例,但当改编成话剧时,包公破案非常直接,根本没有任何推理过程,直接决定对与错。优点。剧作家基本上把原故事中所有与破案有关的情节都删掉了,大概是为了适应当时中国的戏剧效果。清末民国的戏曲表演场地往往比较喧闹,没有刻意营造一个让观众深入剧情的环境。剧情推进也比较松散,不适合推理破案等情节讲解。观众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释放情绪、获得满足感的结果。结果是否合乎逻辑或合法实际上并不重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