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与世纪之交以来的国学热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追溯其源头,有三个时间点值得注意。第一,1993年北京大学创办《国学研究》时,有人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报道“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其次,2005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中国教育研究院,是一个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教育科研实体。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轰动一时;三是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已列入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填补了国学作为学校自设交叉学科学科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专业的空白。
20世纪90年代悄然兴起的中国学,基本上仅限于学术界。新世纪第五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学院。这是基于社会层面对中国研究的普遍热情和学术界对中国传统学术整体特征的反思。它试图打破学科壁垒,开放文史哲,恢复中国传统学术及其研究和推广。整体外观。国学专业的批准,是立足于国家发展战略,就是培育根基,延续文化脉络,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实现“二次统一”,为中外互学互鉴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文明。 、中国动力。
说到中国经典,人们自然会想到西方经典,侧重于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哲学、艺术、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中国本来有一个与经学有关的概念,叫‘国学’”(刘钊);有学者指出“国学应视为中国古典学”(朱汉民)。这些话充满了深刻的意义。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经典就是中国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国学热潮持续多年的今天,人们正在讨论中国古典专业和学科建设。这是国学发展过程中自我审视、与时俱进、更新完善原有知识结构的新努力,是国学的新拓展。 ,也是呼应国家发展战略、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尝试。今天所谓的中国经典,以中华古代文明和经典为研究对象,以追本溯源、培根为基点,以整体把握、系统呈现为方法,以服务当下、走向世界为目标。它深入挖掘经典的内涵,辨析经典。章其演变,梳理中国传统古典知识体系的结构特征,考察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中华文明乃至周边世界的意义,揭示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
国学作为一门专业,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特征。追求跨学科研究,正是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国学学院在内的许多国内国学研究机构成立的初衷,就是要打破学科壁垒,打通文史哲、解决现代学科分类造成的中国传统知识完整性的碎片化和肢解。等等。问题是,什么算交叉?我怎样才能通过?能否把文、史、哲等各个部门从事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学者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小书院,教授一部分经史?是否有可能将它们交叉并连接起来?这20年来,几乎所有人都走过了这样的探索之路。回过头来看,我们发现问题远不简单。单纯增加文史哲等课程是无法实现交叉或连接的。文学、历史学、哲学等作为几个不同的学科范式,其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都有明显的差异。只有在差异中求同,才能找到交集和进一步联系的切入点。
有“相同”这样的事吗?一些。比如文史哲都离不开经学,尤其是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这就要求研究者掌握研究经典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比如语言文字的层面、文学的层面、经典意义的阐释层面等。在这些层面上,文学、历史、哲学等可以而且必须相交然后开放。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学专业的设立,并不是要颠覆文史哲的学科体系,也不是要淡化文史哲的范式,而是要为国学提供一次跨学科的交叉授精。人文领域(甚至中医等自然科学)。经典研究为相对意义上呈现经典知识体系的整体面貌奠定了更好的“基础”,从而避免过早地局限于某种范式,戴着有色眼镜来研究或解读经典文献。和历史数据。
国学学习应遵循“入小学、学西学、大学毕业、形成‘二结合’为主”的路径。这是一条从“常识”到“专业化、深入化”再到“体清、应用”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之路。 “入小学”中的“小学”,其内涵比传统小学稍宽一些,具体指文字学、文字学、文字学等。其中,文字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还有甲骨文、青铜铭文和古代文献学。战国人物等;文献学包括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古籍编纂、目录、校勘、出土文献整理、数字化等;语文学专指少数民族历史语言学等。“入小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打牢语言、文字、文学、史料等方面的基础。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学习经典的起点。在近代中国大学学科设置的过程中,这些本应为人文学科研究者所共同具备的初级知识,被少数大学相关部门当作次要学科,成为专门研究,只有相关部门在从事这些工作。该专业的一些学生正在实践这一点。所谓“方法成为目的”,在方法和方法所服务的对象之间造成了分离。 《西学研究》中的“西学”,一方面是指学习、吸收国外汉学研究的方法、理念和成果;另一方面是指借鉴和吸收国外汉学研究的方法、理念和成果;另一方面是指学习、吸收西方古典学的经验和成果。当然,也包括学习和吸收西方人文研究领域的前沿理论,融汇中西知识,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广阔的人文视野和奋发向上的志气和勇气。学术界的华人学者。 “走出大学”中的“大学”,比传统的所谓“大学”的内涵稍宽一些。也许称之为“经典”更合适。除传统儒家经典、儒学外,还包括历史、文学、宗教、自然科学和少数民族经典等。采用小学方法,参考西学经验,借助经典阐释梳理中华文化的基因图谱,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变迁,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为文明和现代价值观的发展做出贡献是“大学之外”的主要任务。这无疑是文、史、哲等各学科之间的一个交叉点和相互联系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让‘组合’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结”“二结合”,就是从理解、实践、应用的角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我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视察时指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到底是建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我们要以中国为鉴,以时代为鉴,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动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立足“这就是国学专业建设的初衷和使命。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26日第11页)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