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张锐 王建红 光明日报通讯员 肖青
“秦建新出资6000元,侯超琼出资3000元,秦奥新用挖掘机干了26天,陈伟坤干了5天……”
近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五渡河镇清江坪村村委会,村里一组组长秦恩美打开了一本红色笔记本,上面印着“基础建设项目跟单账本” 。 8页纸,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民集体的劳动贡献。 “这个账本写满了村民的心事,一定要好好保管。”秦恩美说道。
大家出钱出力,为24个村民修建了村口道路。
“汽车进不去,货物出不去。下雨时满身是泥,晴天时又是尘土飞扬。”村民秦启珍说,每次田里的庄稼收割时,都要靠体力劳动拖到路边,既累又费时。 。
通往家的200多米长的小路不属于村道建设。修这条路,必须经过两个村民的菜园。村民思想工作做不到,导致道路建设被拖延。
在2023年12月举行的村建屋局会议上,村民再次提出修路的想法。 “我看到很多地方村民自己集资修路,我们也可以这样做,只要修好路,我愿意出一万元。”村民秦建新率先表态。
“我家里有一台挖掘机,我全力支持。”
“让我们共同出点钱修路,为我们自己造福,也为子孙后代方便。”
…………
“他们非常积极地投入金钱和劳动力。关键是被占用的两户人家必须同意。”村党支部书记王玉生说:“谁都不会轻易同意用自家的菜园来修建大家都走的路。 ”
2024年初,连续几场冻雨让步道更加泥泞难行。 “我年纪大了,摔倒的话就很严重了。”秦恩美带领村干部再次走访两户,为村民做思想工作。看着眼前沾满泥土的裤腿,想到他们已经很多年都没有穿过一双干净的鞋子了,两个村民心里一热,终于同意了。
当年1月11日,如湖路开工建设。
“老秦,过来喝口水休息一下。”施工现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浇注路基、平整道路、挖边沟……场面热火朝天。
“我们帮不了什么忙,所以我们只是给每个人带点水,然后跑腿。” 71岁的村民严思珍每天都跑到工地。忙完之后,她说想亲眼看到这条路完工。
4月下旬,道路基础施工完成,村民们用剩余的钱在道路拐角处修建了舷墙,确保出行安全。
村委会还传来好消息,道路硬化工程资金已经顺利到账。村里党员干部还帮助沿路村民整理房屋前后,绿化美化通湖路两侧。沿线环境也得到很大改善。
“我孙女说,车子可以开到我们家门口,回来看我们就方便多了。”秦启珍站在门口高兴的说道。
“出门不会弄脏脚,进门老太太也不会叫我换鞋。”村民陈忠奎在一旁开玩笑。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21日第04页)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