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礼文化:从敬神到社会伦理的演变

admin 2024-10-21 阅读:3

儒家礼治__儒家礼乐治国

儒家以“三朝(夏、商、周)”为小康社会的理想,主张“以礼治国”。 “礼”字本为“芊”,在甲骨文中象征着击鼓献玉祭神。 《说文解字》云:“礼即行,故侍神有福。遵命而行。”

春秋时期,孔子对“三朝”的礼文化进行了总结和反思,赋予其新的思想内涵,并从礼中衍生出其他功能,进而建立了新的思想体系。 《礼记》中有一句话:“夫有礼,故能定亲疏,解猜疑,分异同,明是非”。这概括了仪式在社会层面的基本功能。

什么是“约会”?传统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即由远近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的伦理社会。一般来说,古人决定人与人之间的远近,既不是根据共同利益,也不是根据个人偶然的喜好,而主要是根据血缘关系

古代礼仪中有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丧服制度。它规定了死者去世后亲友应该穿的衣服,这些衣服体现了阶级的差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和距离。

父子、君臣、夫妻是古代最重要的伦理关系。这体现在哀悼制度上。子女为父亲穿最重要的丧服,大臣为君王穿最重要的丧服,妻子为丈夫穿最重要的丧服。丧服称为“祈祥”,意思是与死者之间的次等关系,如兄弟姐妹、叔侄之间。

下一级的丧服是高级的丧服,比如堂兄弟姐妹之间有亲戚关系但疏远的关系;下一级丧服为小级丧服,如孙子为祖父母,侄子为姑姑等。最轻的丧服是麻布。服务,如公婆、表兄弟之间的女婿。

什么是“怀疑的决心”?古人对这个词的使用与今人略有不同,但区分了怀疑和怀疑。即解疑就是借助礼来避疑,解疑就是通过礼来解决相关的疑虑。儒家主张,当面对新的具体情况时,人们可以根据礼义进行类比,形成新的礼。

什么是“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涉及到如何处理与家庭中两类女性的关系:

一类女性属于“同源异现”,指姨妈、姐妹、女儿。由于这些女子都曾与他同属一个家庭,所以她们“同出身”;结婚后又成为别家的儿媳妇,也算是“今非昔比”了。当这些已婚妇女回到娘家,与父亲、兄弟交往时,她们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要注意男女之间的差异,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

另一类妇女“出身不同,容貌不同”,包括叔妻、兄弟妻、子妻,俗称姑姑、嫂子、弟妹、儿媳。这些女人本来和他没有血缘关系,所以“本来就不同”;结婚后才成为一家人,“今日亦然”。

什么叫“明辨是非”呢?其实任何时代都有一定的是非观念。问题在于判断是非的标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非观念很强,但主要是根据个人兴趣或感受来做决定。古人通常把礼仪视为判断是非的客观标准。也就是说,凡是符合礼仪的都是正确的,凡是违反礼仪的都是错误的。这就是“明辨是非”。

在中国古代,礼不仅履行上述社会功能,还履行许多政治功能。古代国家的政治制度,如宗法制度、分封制度、役制、爵位制度、土地制度、朝贡制度、军政制度、刑法制度、官制度等。 ,都属于礼的范畴。

其中,礼与法的关系最为密切,故《管子》有“法出于礼”之说。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古代法律逐渐儒化,即儒家所倡导的礼法上升为法律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原则。 。

正因为如此,《春秋左传》中有一段话:“礼治国,定国家,令民,利子嗣”。这从政治角度概括了礼的功能,即具有治理国家的功能、使人们保持一定秩序的政治功能。

然而春秋中后期,周礼崩溃了。这不仅意味着一套复杂的礼仪规范被破坏,也意味着其背后的精神受到了挑战。鉴于此,孔子着《春秋》,改造了周礼,即削弱了周礼中“尊”的一面,而在周礼中注入了一种新的精神,即“仁”。

仁,首先体现为一种情感。由于个体家庭从宗族中解放出来,固有的血缘关系也摆脱了宗族的束缚,表现为孝道,为中国后世所推崇。用《礼云》的话来说,就是“人人爱亲人,各子有自己的儿子”。子女可以孝顺父母,父母也可以尽心尽责于子女。

在《论语》中,孔子对仁有很多定义。但就其外在表现而言,无非就是一个爱字。这不仅包括父母与子女、夫妻、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这种基于血缘亲情、接近自然情感的仁爱,还包括朋友之间、君臣之间的社会情感。到了宋代,儒家甚至推崇“万物一体”的情感。这是更高层次的仁慈。

对于礼与仁的关系,孔子也有很多表述。 《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这句话:“人不仁,何以礼?人不仁,何以乐?”这就是说,如果没有仁,那么礼就只是形式而已。

有弟子问,什么是“礼之根本”?孔子回答说:“礼仪上宜节俭,丧事上宜悲伤。”无论是葬礼还是祭祀仪式,外在形式的完整程度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内心的真情。

(作者:曾毅,同济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中国思想文化研究院、经济研究院院长)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