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启轩,《盛清朝下的宦官与皇帝》,黄丽军译,社科学术出版社,2024 年 9 月
美国历史学家柯启轩教授所著的《盛清朝下的宦官与皇帝》一书,讲述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个时期清朝宦官管理制度的曲折变化。
作者通过详细的清廷档案和内务部案件报告,揭示了宦官与皇帝之间既相互依存又充满猜疑的复杂关系,以及宦官管理制度的表达与执行之间存在差距,皇帝的行动与他所宣称的管理政策大相径庭。
宦官与皇权的关系
在讨论宦官与皇权之间的关系时,柯教授并没有简单地将宦官视为皇权的附庸或工具,而是将他们置于治国方略和宫廷政治的核心。
这本书深入分析了清朝皇帝如何避免重蹈明朝太监的覆辙。从顺治皇帝的亲政府到康熙、雍正和乾隆朝的治政哲学,柯教授详细阐述了这些哲学。他指出,清朝皇帝在吸取明朝历史教训的同时,也根据自己的统治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重用和防范太监。这种利用与防御并存的策略,使宦官在清朝的朝廷政治中扮演着非常特殊的角色。
顺治皇帝对太监的管理遵循了前明朝的管理方法,他设立了一个被称为“十三衙门”的宦官机构。在十三衙中,宦官的等级严格限制在四到九品,而满族人则是一到九品,这样的规定使得满族人的地位永远凌驾于宦官之上,其实顺治也怕走明朝的老路,限制宦官独裁。
十三衙门资料图
他的继任者康熙废除了十三衙,设立了一个更加低调的“尊室”。皇宫的职能主要是监督皇宫的维护和安全,满足皇宫人员的日常需要,而这个机构只对皇帝负责,不接受其他官僚机构的干预。康熙对太监的处罚也极其严厉,太监犯了一点小错,就在尊房受罚,犯了重罪,就交给沈刑司,这个机构也是康熙设立的,如果犯了死刑的太监,就会在沈刑司用装满铅的竹竿打死。但即使康熙对宦官的管理如此严格,在康熙王朝的最后十年,宦官们仍然参与了太子争夺皇位的过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尊重房间数据图
雍正年间,雍正皇帝设立了激励宦官努力工作的制度。在书中,柯教授用“仁”来形容雍正对太监的态度。那么雍正是如何激励太监们工作的呢?其实就是为了给太监们升职的机会,提高太监的薪水,划出一块地给太监们建墓地。但雍正也吸取了以前太监参加皇位争夺战的教训,他严格管理了太子身边的太监,挑选了一些老实甚至愚蠢的太监来服侍,禁止将那些牙齿锋利、脑子锋利的太监送到太子身边。
乾隆继位后,他认为雍正对太监太温柔,设立了更严格的管理制度。其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利用康熙时期成立的保诚刑事司,严格管理宦官的违法行为。此外,乾隆管理太监的另一个特点是,中层太监对下属的控制作用得到加强,太监必须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这本书举了一个例子,说太监长如何对下属的太监施加很大的压力,导致一些太监在压力下逃跑甚至自杀。1767 年,太监郑兆林在太监高超峰的指导下学会了打鼓,当时郑姓小太监只有 12 岁。一天晚上,郑兆霖吃了很多水果,吃得肚子不好,弄脏了裤子,他怕太监长发现并责骂他,于是第二天早上一边打扫夜锅,一边跳井自杀。
所以,在高压的等级制度下,太监总会把下属逼向死胡同,按理说弄脏裤子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在小太监眼里,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乾隆建立的看似纪律严明的宦官制度逐渐正规化,导致宦官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
其实,从顺治到乾隆,这些清朝皇帝精心设计的宦官管理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形,甚至到了“漏洞百出”的地步。
太监的政治角色和生存的智慧
1923 年 9 月,皇帝下令将太监驱逐出紫禁城,太监与警察发生冲突
太监在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中发挥了作用。柯启轩教授谈到了康熙晚年诸侯之间激烈的朝廷斗争,宦官们在这场宫斗中扮演了“棋子”的角色,比如收集和传递信息,传播虚假消息。
雍正继位后,将与他争夺皇位的兄弟们的宫中宦官流放,主要是为了防止这些宦官在宫中散布谣言。而且,雍正刚登基时,曾提到太监教唆他的主子杀人,原话是:“我兄弟家里有好几个邪恶的太监,他们对主有各种诱惑。
我们再说说太监的生存智慧。这些太监,在各种限制下,巧妙地规避规则,寻找机会积累财富。比如书中提到,在清乾隆年间,诸侯们对宦官的财富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宦官可以用侯们给予的丰厚赏赐和财富购买房产,甚至做生意,比如太监吴思锐,他在天津买了一大块地,如此富有。而宫中的太监在得到贝儿王子的允许后,可以住在宫外,这给了太监很大的自由。由于参与政治受到限制,宦官从商业活动和社交网络的建设中获利,例如当铺、餐馆和商店。特别是,开当铺是最有利可图的投资形式,在清朝末年,大多数宦官都通过当铺积累财富。
太监的生理问题
岗铁寺的一群前朝廷太监
关于太监的生理问题,柯教授在他的书中写得非常详细。他提到的第一点是身体特征是否决定了太监的外表。
从内务部记录的案例中发现,生理因素对太监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长胡子的特点,太监和正常人的区别就不是绝对的。
并不是所有的太监脸上都没有胡子,比如太监石习,他只是因为中年才干净,所以才留了胡子,而当时的资料记载,他在 1801 年从皇宫逃出来,留了胡子,所以没有人认他是太监。
但是,清洁的时间会影响太监的外表,比如书中提到,在成年之前清洁的太监会衰老得更慢。但是,过早清洗会对太监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尤其是在青春期之前,会导致太监长出手脚,太高的可能会被调离职场,成为宫中的太监护卫。
但是,对太监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这种疾病往往表现为腿部疾病,而且太监越老,声音越尖锐,所以一般年纪越大的太监会离开皇宫,被送到太子府,只有年轻的太监才会留在皇宫里。
结论
总的来说,《盛朝在位的宦官与皇帝》是根据小说史著作改编的,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清朝太监的档案,这些档案都是清朝内务办公室的官方档案,比如太监在宫中犯罪的报告, 调查过程、尸检报告和处罚结果。除了档案的“公式化”之外,这些文件还成为了记录清朝廷太监生活的故事。
从顺治到乾隆,管理太监的手段和方法的变化,也让我们了解了清朝朝廷政治的变化和皇权的运作。
而且,书中对太监的身份和生活的描述也极其详细,比如净化后太监脸上的变化、心理变化和身体的损伤。
皇宫建筑外的太监
什么让我
印象最深的是对太监惩罚制度的描述,书中有很多例子,比如被惩罚的太监身上的伤在哪里,为什么受到惩罚,以及惩罚的方式,这样我们就能了解这群人悲惨的一面。但太监人性的黑暗作者也写得非常详细,比如太监社区对赌博的痴迷程度惊人,从高到低,还有一些太监还参与借贷。
笔者认为,笔者可贵的能力在于,他能够从众多太监的供述中,即口述历史中,提取出一些有用的细节,并将枯燥乏味、公式化的供述,变成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值得许多历史研究者学习。此外,该书在布局和设计上都非常人性化,在书的开头列出了清朝的单位转换和皇帝的年号,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内容。
关于作者:
Norman A. Kutcher 目前是雪城大学麦克斯韦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历史学教授,也是中文大学清史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史,尤其是清代历史的研究,并在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和 Harvard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等权威期刊上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 著有《帝制中国晚期的葬礼:孝道与国家》。
文/袁立聪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