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专栏:家乡红色故事我来讲,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admin 2024-10-17 阅读:7

家乡的历史故事_家乡历史故事68字_家乡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

讲革命故事

持续不断的红血

欢迎观看

《党史研究》——党史研究专栏

新期内容

家乡历史故事68字_家乡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_家乡的历史故事

家乡历史故事68字_家乡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_家乡的历史故事

为深入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激励广大青少年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我们专门策划了“让我讲好家乡的红色故事”稿件创作活动。

同学们围绕家乡的革命历史、红色故事、英雄人物等,通过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展现家乡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

让我们一起欣赏本期的优秀作品吧~

家乡历史故事68字_家乡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_家乡的历史故事

优秀作品展示

家乡历史故事68字_家乡的历史故事_家乡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

家乡的历史故事_家乡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_家乡历史故事68字

01

红色记忆:石家庄的革命足迹

赵家迪,22级会计硕士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段特殊的旅程——在家乡石家庄的革命足迹上的一次红色教育学习之旅。通过这次旅行,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家乡,也深刻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接下来,我想带领大家走进石家庄,感受那些震撼人心的故事。

石家庄这座位于河北省的城市不仅是一座现代化城市,而且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敌后战场的重要根据地。每当行走在石家庄,我都会被英雄奋斗的故事深深吸引。其中,我最欣赏的就是西柏坡,一个被誉为“新中国发祥地”的地方。

走进西柏坡,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这里曾经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所在地,承载着无数重要决策的记忆。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中心。西柏坡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境内。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向胜利的伟大征程。西柏坡纪念馆里,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保存完好的实物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些艰辛的岁月。特别是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领导了辽沉、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彻底改变了战争形势。这些战斗不仅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而且为国家的解放创造了条件。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必须”的重要思想,即“必须继续保持谦虚、审慎、不骄不躁、不浮躁的作风,要继续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中国共产党从农村走向城市、从革命政党走向执政政党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

在石家庄市区,还有一处庄严的地方——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始建于1954年,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的。 。这里埋葬着数千名烈士,其中有高级将领、普通士兵和平民英雄。这些烈士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而奋斗。

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许多能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例如,灵寿县抗日英雄马本斋是河北沧州人,是中国抗战时期著名的回族抗日英雄。他率领的回民支队成立于1938年,最初只有几十人,后来发展成为一支数千人的武装力量。这支队伍在抗战期间经历了无数的战斗,参加了许多重要的战斗。 1940年百团大战中,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 1942年、2001年鲁西南战役中,面对敌军重围,马本斋指挥部队巧妙突围,保住了大部分部队。马本斋凭借出色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信念,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屡创非凡业绩。马本斋不仅是一位勇敢的战士,更是一位坚定的信仰者。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同志继续前进。

石家庄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一座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家庄在城市建设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高楼大厦到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石家庄展现出城市的新面貌。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积极推动红色旅游发展,举办各类纪念活动和展览,让公民和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红色文化。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从中汲取力量。如今,石家庄已发展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但红色文化的传承依然至关重要。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志愿服务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铭记这段历史,这不仅是责任,更是使命。

通过这次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我被石家庄的革命历史深深感动。每一步都承载着沉重的回忆,每一个废墟都诉说着英雄的故事。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安宁,同时也激发了我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继往开来的重要责任。我们要把这种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共同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世代相传。我相信,在每一位青年学子的努力下,我们的家乡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繁荣!在结束我的分享之前,我还想提一件事,就是在参观这些红色废墟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感觉不仅是对过去的提醒,更是对未来的承诺。我们不仅要牢记历史,更要把历史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家乡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_家乡的历史故事_家乡历史故事68字

02

铁血忠诚,涂家乡红

2302班廖瑞涵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标题是《铁血忠诚,涂就家乡红》。想象一下,如果说时间是一本厚重的书,那么湖南浏阳的历史篇章就是绚丽动人的一页。今天,我握着穿越时空的钥匙,邀请大家翻过这一页,走进那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时代,聆听一个关于信仰、勇气、牺牲的红色故事。

浏阳这片古老而生机勃勃的土地,自古就是英雄辈出的地方。从清末改良派谭嗣同,到1911年辛亥革命时的焦大峰、陈作新,浏阳人民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着革命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浏阳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红色根据地之一。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战乱岁月,走进湖南浏阳秋收起义团圆纪念馆,聆听战争年代革命先烈的呐喊。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造成重大损失,但中国革命的进步并没有停止。中国共产党人从血泊中站起来,为拯救革命、拯救党而奋斗。 8月7日会议后,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率先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队。他们第一次高举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在湘赣边境发动了轰轰烈烈的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起义部队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从江西修水、铜鼓、安源等地出发,进攻长沙。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部队很快陷入困境。危急关头,毛泽东果断决定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率部会师文家城。在立人学校召开的旧敌委员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深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思想。这一决定,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

“先有文家城,后有井冈山。”文家市把军队从攻打大城市转向向农村进军,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造了条件,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具体体现。共产党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南昌起义与秋收和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一起,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的创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

在浏阳的革命史上,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这些事迹不仅展现了浏阳人民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也为中国革命史增添了丰富多彩的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开国女将李真的传奇故事。李真是新中国第一批授予将军称号的将军中唯一的女性。

1927年,年仅19岁的李真在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境秋收起义中毅然投身革命。起义爆发后,李震在浏阳地区组织领导游击队。她带领游击队开展敌后旅行战争,打击反动势力,保护了革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游击队与敌人的激战中,李真不畏危险,带领游击队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在没有弹药和食物、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她不顾自己怀孕的情况,毅然和剩下的六七名战友一起跳下了悬崖。幸运的是,她被挂在树枝上幸免于难,并醒了过来。抵达后,她不顾孩子去世的悲伤,继续投入战斗。她咬紧牙关,与幸存的伙伴们一起埋葬战友的尸体,摆脱敌人的围攻。

李珍在秋收起义中的英勇表现,充分展现了她坚定的信念和革命精神。她不畏艰难、不畏牺牲的精神激励着更多的革命者投身革命事业。李真的事迹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是浏阳人民的骄傲和骄傲。李真的故事是浏阳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缩影,也是我们对那些光辉岁月最真挚的记忆和敬佩。

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或一个地方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雄反战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燃烧的火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个革命英雄、每一个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的光荣历史和重大成就,都彰显着我们党的力量。梦想与追求、情怀与责任、牺牲与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液。 “我们新时代的青年,要以爱国主义为基石,弘扬光荣传统,延续红色血液,以坚韧、奋斗、创新为动力,勇往直前!让我们努力成为青年一代的典范。”新时代有理想、有责任、吃苦、肯奋斗、乘着时代浪潮、扬起进步之帆、砥砺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家乡的历史故事_家乡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_家乡历史故事68字

03

天山脚下的盛名永垂不朽

会计 2101 班穆尼雷·赫利利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这里是林继路烈士纪念馆。在我的家乡,有这样一位勤奋、英勇的共产党人,他的名字叫林继鲁。

林继禄,原名林伟良,1916年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县都湖镇大江村。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共产党东京支部。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毅然回国参加抗日战争,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刁。 1938年2月,受党遗赠到新疆工作。历任新疆学院院长、阿克苏区教育主任、库车县县长、乌什县县长。

1943年9月,林继禄与陈潭秋、毛泽民一起被反动军阀盛世才杀害。他当时只有27岁。学校革命火种的传播者。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保护和建设抗日大后方新疆,我党决定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设立八路军驻疆办事处。当时统治新疆的军阀盛世才不断标榜自己“亲苏亲共”,并邀请中共派员协助其政府。 1937年10月,中共中央派出陈云、邓发、陈潭秋、毛泽民、林继鲁等100多名党员干部到新疆开展工作。

1938年初,林继鲁被任命为当时新疆最高学府新疆学院教务长,负责主持一切校务。刚到的时候,校园一片狼藉。林继鲁带领师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对校园进行修缮和清理。他们粉刷了教室和宿舍,重建了篮球场和操场,种下了花草树木。慢慢地苏醒过来。

林继鲁参照延安抗日车功大学的办学方针,制定了“团结、紧张、朴实、活泼”的校训,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书写了一座昂扬的学院风采。并把每周六定为“抗战救亡日”,在学生中开展抗日救亡教育,组织学生上街进行抗日宣传和筹款。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林继鲁从内地聘请了一批学者、教授给学生讲课,向新疆青少年传播新文化、新知识。为了转变校纪校风,林继鲁在师生中建立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号召青少年树立革命人生观,培养优秀品质。他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课、做报告,下课后与学生谈理想、谈人生,鼓励他们为祖国、为新疆努力学习。他非常关心学生,发现学生食堂的饭菜不好吃。经过调查,他采取措施消除腐败,纠正暴饮暴食,改善学生生活。林继鲁非常讲究工作方法,注重通过积极分子推动工作。他先后成立了学生会和反帝协会新疆学院分会,并通过这两个组织领导整个学校的工作。有一天,在各所积极分子参加的会议上,林继鲁作了一篇在新疆影响较大的长篇报告——《论新作风》。这个报告实际上是讲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工作方法(组织方法、领导方法)。长篇报告后,报告迅速传播开来,成为迪化进步青年和军政干部中的热门话题。

林继鲁以其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工作作风,深受宁生学子的喜爱。大家都认可他是新疆学院的青年号手、革命火种的传播者。在各族学生眼中,林继鲁是老师,是朋友,还是“阿康”(维吾尔语:大哥)。林继禄的卓越才华和威望,让多疑、善变的盛世才又恨、又惧、又忧。共产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1939年初,盛世才找借口调林继鲁等人到地理位置偏远、语言交流困难的南疆地区工作。

1939年初,林继鲁调任阿克苏行政区教育局局长,同年6月调任库车县县长。

库车是我的家乡,古称龟兹,历史上是“丝绸之路”北线上的重镇。黎虽历史悠久,但由于民国时期军阀封建统治和政治腐败,经济、文化、教育仍然十分落后。

林继禄一上任,就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民意。他以极大的决心和勇气,查清冤假错案,惩治腐败官员。当时,县政府监狱里关押着很多囚犯。林吉禄得知其中不少是被陷害、冤屈的穷人,于是公正地判决了此案,并释放了所有无法纳税的无辜者。

为了从制度上加强民主,林继鲁聘请各界人士在县里成立了政务委员会。重大事项均提交政务委员会协商决策。

当时,库车县一直实行“包税制”。地主、士绅先向政府缴纳税款,然后再向农民加倍甚至数倍地课税。这种税收制度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林继鲁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下令废除“包税制”,将原来的20多种税种减少到7种。他还起草了一份县政府公告,免除农民缴纳地税和地方税。三年。农民开荒、饲养牲畜、市场买卖农产品的各项税费都被取消,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林继鲁的这些举措在库车县各族群众中广泛流传。久而久之,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林青天”。

临济路无官架。调任库车县县长时,他乘坐长途汽车在库车站下车,肩上背着行李步行到县政府就职。为了了解民情、了解民意,林继禄经常骑着马,背着行囊和食物,在乡间转悠。有时天色已晚,他就随机和农牧民一起睡觉,就像一家人一样。

林继禄十分关心百姓疾苦。他将县城的结官亭改建成孤儿院,收养了120多名孤山儿童。林继鲁在平时走访各族群众时发现,库车县的粮仓很少。每年入秋后,农民都要排起长队等待交公粮(地税)。他立即命令农业部增建粮仓。收割谷物;农民主要依靠水磨磨面粉,但库车县几乎所有水磨都由地主控制。磨10公斤面粉的农民要缴纳2公斤面粉的“加工费”。

林继鲁得知后,立即安排修建了几座水磨坊,以成本价为农民磨面粉。为了改善库车民生,林继鲁带领库车人民兴建体育场、公园、孤儿院、敬老院等公共设施。为了加快库车县经济发展,大力推进交通建设,林继鲁亲自规划铺设了库车县至轮台县、新河县的两条公路,拓宽了县内街道4条,修建了桥梁6座,上面刻着“龟兹古渡,团结新桥”八个大字。

林继鲁还十分重视库车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上任时,库车县只有两所学校。他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招收教师,在每个区、乡建起一两所学校。到他离开库车时,县里的学校已增至30多所。当时,库车的文盲率高达90%。在林继鲁的建议下,库车城乡广泛开办夜校和扫盲班。老城水巷成立“社会教育委员会”。 “识字表”。林继鲁要求文教部门在县政府门口放置光荣榜,表彰扫盲成绩突出的教师和摘掉文盲帽子的成年人。

为了丰富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林继鲁还根据自己的创作,协助维吾尔文化促进会剧团编导了《卢沟桥》、《上海晚报》等抗战剧目。并在各个村庄巡回演出。

1941年,林继禄的长子出生,恰逢古尔邦节。他根据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给孩子取名“库尔班阿洪”,表达了林继鲁希望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努力的愿望。良好的祝愿。

1941年6月,临济路调出库车县时,全县各族人民争相送行,形影不离。此前,大家曾联名给盛世才打电话,请求他收回自己的生命。

如今,在库车县老城西北角,矗立着临济路烈士纪念馆,吸引着各界游客。此时此刻,我也有幸参观了烈士纪念馆,心中十分敬佩。

1942年秋,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盛世才从“亲苏反共”转为公开反苏反共,并逮捕、监禁在新疆工作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 。

林继禄被调回迪化(今乌鲁木齐)后,先被软禁,后于1943年2月被捕入狱。在狱中,林继禄等人坚贞不屈,建立了共产党的秘密组织。继续同敌人进行坚决斗争,展现了共产党人钢铁般的意志和高尚的气节。 1943年,他在狱中用香写下了著名的《囚犯之歌》,表达了自己对革命的忠诚和坚定信念,并以此抒发志向,激励狱友。

1943年9月27日深夜,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林继鲁(右)、陈潭秋(中)和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左)在狱中被盛世才秘密杀害。

林继鲁在新疆宝芝工作生活了短短五年多,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从他身上,新疆各族人民看到了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方式。他全心全意为劳动人民谋福利,取得了显著成绩,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品德和可贵精神。

位于乌鲁木齐市临济路的埋葬燕儿的墓前,常年有人献花;以临济路命名的街道、学校、运河、水坝、桥梁……

烈士牺牲70周年的今天,在乌鲁木齐隆重的祭奠仪式上,伴随着庄严的《献花歌》音乐,人们仿佛听到或触摸到了中共党员林继鲁的心跳。又是中国。这心跳和谐如一首悦耳的旋律,穿越时空,却成为永恒的历史。

家乡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_家乡历史故事68字_家乡的历史故事

本期优秀作品到此结束。

下次见!

结尾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