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午后,走进静安雕塑公园,我坐在草坪上听音乐会。我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耳边充满了悠扬的歌声、乐器和鸟鸣的“交响曲”。一阵秋风吹来,桂花的甜香、青草的清香在我身边萦绕。环顾四周,随处可见各种雕塑……
静安的秋天,
实在是让人心寒啊!
10月12日,2024静安国际雕塑展首场“律慢板”系列音乐会首场《我要下河》在静安雕塑公园露台花园大草坪举行。音乐家孙大三带领艺术团体“神气出现”和市民口琴合唱团“金色夕阳”活跃在公园里,为公众呈现悠扬的音乐。
演出分为原创歌曲和时代金曲两个部分。在原创歌曲中,音乐人孙大岱以上海这座水乡城市为灵感,将《去上海》、《复兴岛之夜》、《奶牛》等蕴含这座城市历史和人文的音乐创作带到了现场。和《马去,人来》等悠扬的旋律中,观众回望上海的城市变迁和发展,一起穿越时空,感受音乐与城市的血脉相连。
时代音乐板块,《永远的微笑》、《小白船》、《星星绳》、《美丽的梭罗河》等20世纪40年代至1970年代流行的歌曲,让现场的叔叔阿姨们十分亲切,跟着音乐家们。哼着熟悉的歌曲。两代音乐人和音乐爱好者的代际合作宣告主题“我愿顺流而下”,蕴含着将继续流传的传承与流动的精神。
“我很少专门去听音乐会,总觉得有一个欣赏的门槛。在公园里举办感觉很亲切,而且不用门票,路过就过来听听,感觉很好”。 62岁的市民金阿姨高兴地说道。记者。
草坪、阳光、悠扬的口琴、动人的多声部歌声、悠扬的上海话、玩风车的孩子、席地而坐的外国友人、随着音乐演奏的叔叔阿姨……这个下午,音乐让不同的观众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人,有着相同的浪漫回忆。
位于上海核心区的静安雕塑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的重要场所。这或许是公共艺术与公园城市无界融合下美好生活的一个样本。
作为让更多市民接触艺术、欣赏艺术、享受艺术的公共文化工程,静安国际雕塑展自2010年首届举办以来,不断创新各类艺术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多元的形式体现艺术的当代性。透视活动。性别。作为雕塑展公共文化推广活动的延伸,音乐会不仅丰富了公园的文化内涵,也增强了公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下一步,静安国际雕塑展将通过艺术、市民、公园、城市的“无边界融合”,继续打造“24小时开放的公园美术馆”新的城市形象名片。以“人民城市由人民建设、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为指导,进一步推动静安区公园主题功能拓展,以“公园+”创新公园复合功能模式,推动公园城市建设,让艺术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促进音乐与城市空间的和谐共存,打造独具魅力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草坪慢板”系列演出交流活动将于10月至11月持续进行。此外,本次雕塑展还将陆续开展青年主题绘画征集、摄影征集、城市漫游等公益活动。市民可通过“静安绿化城容”、“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等“上海静安”微信公众号获取活动信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