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8446字|阅读需要15分钟
中国最理想的资本秩序,为何在这里?
中轴的诞生
宋元时期,有一个和尚,名叫刘秉忠。
这位知识渊博的巫师北上出家拜见忽必烈,并成为他的第一顾问。
元朝的创建者忽必烈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够好,非常看重刘秉忠。从占卜算命,到起草国号,老刘都做出了贡献。
随着元朝逐渐完成统一,忽必烈请刘秉忠在金中都旧址东北建立新都——元大都(今北京)。
图片|刘秉忠肖像
于是,刘秉忠带来了他的学生郭守敬、阿拉伯叶海蒂尔等顶尖人才,用毕生所学为元代大都寻找理想的都城方案。
他们模仿古代《周礼》制度,采用方形城门和纵横街道,形成“左祖右社,前临城后市”的布局。城内以一条中轴线为控制线,修建宫殿和城市,其中心点在后来的北京鼓楼所在地。
元代大都的修建直到1285年才竣工,刘秉忠生前未能亲眼目睹新城的全貌。
但他所画的中轴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被继承、改造和延伸,直到今天进入了数字世界。这条线的生命力,已经超出了刘秉忠的想象。
图片|俯瞰故宫和北京中轴线·土冲创意©
文化中轴
元朝建立一百多年后,这座城市又多了一位重量级粉丝——明朝开国皇帝朱棣。
永乐年间(1403-1424年),取得靖难之战胜利的朱棣将大明帝国的首都迁至自己的“隆兴之地”北平,并将北平提升为北京。
皇帝一动,乃是大事。
于是,朱棣在北京启动了新城建设工程,提拔了无数能工巧匠,比如苏州香山出身的蒯祥。
蒯祥出身木匠世家,受朱棣任命时才二十多岁。从宫殿宫殿到亭台楼阁,就连他随意画的图案都能让皇帝满意。后来蒯祥在重建紫禁城三大殿和天安门(明代称承天门)时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出任工部侍郎,皇帝屡次称他为“快鲁班”。
正是通过蒯祥等工匠之手,刘秉忠的远见得以传承。
图|明代《北京宫图》,图中左边站着的人是蒯祥
紫禁城、太庙、社稷坛、天地坛(今坛)、山河坛(今先农坛)等国家工程均已建成。雄伟的钟鼓楼矗立在元大都的中央平台上,成为这条中轴线的北端,城市整体向南移动了1公里。
后来到了明嘉靖年间,大规模修建了外城,整个中轴线不断延伸,南至永定门,全长约8公里,与现有中轴线,连接正阳门、棋盘街、千步长廊、故宫、景山、地安门、万宁桥等重要建筑。
这条中轴线蕴藏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图片|明清时期北京城市布局示意图
早在先秦经典《周礼考工记》中就记载了“工匠治国……祖宗在左社会在右,王朝在前市场在”后面。”这是3000年前的都城规划,也是北京中轴线的走向。
如果利用数字技术,你可以“穿越”回明清时期的北京。
从永定门由南向北进入城内,沿途有皇室祭祀皇帝的天坛、祭祀祖先的太庙以及保佑国家和人民的先农坛、社稷坛。国家,分布在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另一面象征国家和人民的和平与繁荣。一方面是对过去的敬畏,另一方面是对未来的期待。
图片|上:天坛;下:先农滩
据说,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后,太庙的官员要求他在院子里种一棵柏树。
当时,太庙里种了多少树,都难以成活,于是有人趁机宣传说,树只有皇帝亲手种下才能生长,用这个比喻来形容明代松柏常青。
这一天,朱棣来到太庙,种了一棵柏树。要么是上帝开眼,要么是官员偷偷地把树苗换掉了。
这棵树真的是活的。
图片|明朝开国皇帝朱棣画像
在这条中轴线上,皇帝不仅植树,还耕田。
农耕时代,“民以食为天,农业为粮食之本”。
朱棣迁都北京后,遵循祭祀先农(传说中第一个教人耕种的农神)和实行犁耕仪式的传统,将皇帝亲耕的地点定在北京。显农坛(明代称山川坛)。
图片|先农坛:关耕台、吉田
每年仲春时节,皇帝都会率领数百名官员到先农坛犁田,一手执鞭,一手扶草,播种“一亩三分地”的谷物种子。然后他会爬上北面的观景台,观看王公大臣们的工作。与老年农民一起耕田。
史料记载,在犁地仪式上,几头拉犁的牛竟敢“抗拒、违抗命令”。十几名侍卫甚至拉拉着牛,耕地的牛不听命令,这让龙颜帝勃然大怒。最后,驯牛的责任只能落到几个地方官员的身上。
图|清代《雍正皇帝祭祀先农坛图》(局部)
“国家最重要的是崇拜和服务军队。”五百年来,明清两代皇帝在太庙祭祀祖先,在天坛祭天,在先农坛、社稷坛祈求五谷丰登、国家安定。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中国文化中的祭祖、天人合一、尊天护民等思想在中轴线上得到传承。
这就是“左足右舍”。
图片|上图:祖庙;下图:社稷坛
有了“坐祖有社”,明清时期,国家最重要的礼乐活动都在北京的坛庙举行。作为城市的核心,蒯祥设计的紫禁城三座主宫均建在中轴线上,坐北朝南,显示了皇帝的权威。大多数政府机构和宫廷位于城市南部。
中轴线北段的钟鼓楼及周边商业街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百姓、文人墨客。
大多数平民居住在外城。这一带聚集了大量的会馆和地方会馆,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区。京杭大运河也在北京结束。北京中轴线上的元代碑万宁桥是古代水运的遗迹。
这就是“前朝后市”。
图片|北京钟鼓楼·图片网©
事实上,无论是忽必烈还是朱棣,他们都在建造一座几千年前就有人定居的城市。
在这条文化中轴线上,家国合一,古人理想的资本秩序思想至今依然存在。
历史的中轴
文化在北京的中轴线上传承,历史也沿着中轴线交织在一起。
明成祖迁都后,明朝的命运就开始了:“天子守国,君王亡”。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中国古代最后一次王朝更迭在北京中轴线上演。
这一年,庄王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
城毁之际,崇祯皇帝朱由检来到紫禁城后的万岁山。相传万岁山是为了防止因围困而出现燃料短缺而在万岁山堆放煤炭的,所以俗称“煤山”。
图片|从景山上望见中轴线的脉络·图片网络©
城外的起义军来势凶猛,城内文武百官大都已逃走。崇祯皇帝身边忠诚的宦官只有一名。
北京中轴线上万岁山的一棵树下,崇祯皇帝选择上吊埋葬,作为明朝的祭品。
明朝在中轴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中轴线上走向了终结。
同年,清军入关,北京中轴线迎来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
图片|清代《京城春图图》(局部),再现18世纪北京中轴线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制度,北京城也完全继承了明朝的中轴线。
清初,这座俗称梅山的“万岁山”改称“景山”。这棵夺走崇祯皇帝性命的歪颈老槐树,被贬为“罪槐”,被铁链锁起来。无论谁经过,他都必须步行。直到300多年后他生命结束时,这棵树才得到园林部门的认可。根除。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景山的设计将中轴线的完善推向了顶峰。
清代,山的正面、背面、山峰均经过精心雕琢。山前建有齐王楼,山后建有寿皇宫。乾隆年间,山上对称建有关庙、舟上、万山五座亭阁。春、芙兰、一方),与中轴线融为一体。
景山作为中轴线上的制高点,也是天然的观景平台。远远望去,依稀可见历史脉络。
图片|清代《康熙南巡图》(局部)描绘了康熙皇帝一行经过北京中轴线的情景。可见,中轴线意味着皇权至上、国家统一。
进入近代乱世,国家盛衰,北京中轴线不幸遭遇战乱。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北京。一支军队攻入景山北面的寿皇宫。据史料记载,寿皇殿原是悬挂和供奉历代皇帝画像的地方。每年除夕夜,清朝皇帝将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雕像置于中央,与其他皇帝的雕像并列,进行祭祀。
八国联军洗劫了皇宫内的大量文物,许多珍贵的画作从未消失。
图片|北京正阳门箭楼·图片网©
明朝永乐年间修建的内城南门正阳门,同年也遭受战乱,射箭楼被烧毁。
在后来的修缮过程中,来自德国的设计师在正阳门上加入了西方的图案和花卉装饰,在传统的中国式城楼上增添了西方建筑的特色。
统一王朝的每一步都在北京的中轴线上留下了层层印记。
1912年2月12日,北京中轴线上,隆裕太后在天安门城楼以宣统皇帝溥仪的名义发布了退位诏书。
清朝皇帝的退位,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结束。
在这条历史中轴线上,中华民族翻开了新的篇章。
图|1940年航拍北京中轴线
时代的中轴
1914年以后,中轴线上的太庙、天坛、社稷坛、先农坛、景山等昔日皇家园林、寺庙等皇家场所逐渐改建为博物馆或公园并向公众开放。
末代皇帝溥仪就是这一变化的见证者。
按照《清朝优待条件》,溥仪退位后本应搬出紫禁城,却成了“钉子户”,在那里住了12年。宫里的老老少少依然穿着拼布长袍,跪拜称臣,继续使用宣统年号,就像一个小朝廷一样。
图片|年轻的溥仪在紫禁城的屋顶上
1924年,直系军和奉系军的战争蔓延到北京。冯玉祥率部发动政变,让手下卢仲霖在景山上装炮以震慑,并将末代皇帝溥仪逐出宫。经过讨论,当时的政府修改了优惠条件,宣布紫禁城内所有公共财产归国家所有,所有紫禁城全部开放,准备修建博物馆。
当清朝还在胡闹,要求卢仲林十天半才能搬迁时,后来成为故宫博物院创始人之一的李石曾站出来,义正词严地说:“保存在故宫的历史文物皇宫里的东西都是国宝,只能封存在皇宫里归还国家,不能归爱新觉罗一个人所有。”
今年11月5日,溥仪正式告别故宫。
出发当天,牌子上仍写着“宣统十六年十月九日”。
后来,紫禁城又有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故宫博物院。
图片|民国时期的紫禁城
故宫成为人民的紫禁城,成为近百年来北京中轴线上最受欢迎的打卡地。
多年后,获得公民身份的溥仪回到北京。如果他想参观故宫,就必须买门票。
那个时候,已经是一个人人平等的时代了。
图片|多年后,溥仪(中)与卢仲林(左一)“相见一笑,忘恩负义”。右一是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熊丙坤。
故宫以南,北京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明清皇城的正门——天安门城楼向人们张开双臂。千步长廊和门前围墙组成的封闭空间逐渐打开,成为向公众开放的广场。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图|董希文油画《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随后,纪念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斗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奠基。后来,毛主席纪念堂也静静地矗立在中轴线上。
“左祖右社”布局等北京中轴线文化早已在这座城市扎根。
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延续了“左边是祖先,右边是社会”的空间关系。
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讲述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发展故事;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一次次庄严聆听时代的声音。
在这条人民的中轴线上,有过着平静时光的普通人,也有驻足回望的旅人。它也承载着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时代变迁。
图片|自元代北京城和明清以来,北京的中轴线赋予了城市东西对称的布局,而今天,这条中轴线仍在延伸
数字轴
1951年,建筑大师梁思成登上景山之巅,眺望北京中轴线,为中轴线感叹:“北京独特而宏伟的秩序,就是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创造的。”
然而,晚清以来,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老北京城的这条文化脊梁和历史命脉遭到破坏和破坏。
比如中轴线上皇家祭坛的重要代表——先农坛,其规模原本与天坛差不多。但进入民国后,先农坛内的许多建筑被拆除,后来改为公园、体育场。一个单位正在占用和使用它。
与先农坛遥相呼应的天坛,命运更惨。尽管天坛已被单独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其原有的建筑面积从未恢复完整。比如,原来散布着天坛神乐部、祭祀台、钟楼等众多遗迹的区域,散落着片片简陋的建筑。建筑群、天坛医院老院区以及机械厂、学校等单位打破了天坛“天圆地方”的空间格局。
图片|天坛·图片网©
庆幸的是,现在,关于北京中轴线的故事或许有了新的起点。
2011年,北京启动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使中轴线重新焕发活力。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为了恢复北京中轴线的原貌,以天坛为例,近年来,仅天坛周边启动的简易建筑拆迁工程就拆除了一半的建筑。简单的建筑,为成千上万的家庭提供了住房。为为修复天坛作出贡献的旧城居民提供了新的住所。此外,原本占据天坛巨大空间的天坛医院也搬迁至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新院区。
此外,先农坛还启动了文物腾空和环境整治任务,逐步恢复历史面貌;前门大街、万宁桥、正阳门等都已修缮一新。如果你今天去北京,当灯笼刚亮起来的时候,你会看到一条极为宏伟、壮丽的北京中轴线。
图片|永定门·图崇创意©
我们常说,一个时代有自己的文化取向和审美情趣。中轴线已能绵延七百年,并延续至今。它在不同的时代都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重要原因是每个时代都在不断地向中轴线注入新的内容。而这,才是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的真正意义。
正如单霁翔会长所说,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是我们共同实现梦想的过程。利用数字技术,公众对这件事有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享受权。这个过程是不可替代的。
因为它不仅连接着过去和现在,也连接着未来甚至永恒。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