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河街:以非遗文化为抓手,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admin 2024-10-09 阅读:4

本报记者 孙超

国庆假期期间,湖南常德河街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图为10月1日拍摄的常德河街。蔡文龙 摄(图片中国)

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培育消费新业态”。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常德河街街道考察。总书记在观看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后指出:“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湖南常德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抓手,创造性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业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庆假期,湖南常德河街热闹非凡。晨光微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潘能辉正俯身创作巨型木雕《湖南行记》的设计图。长达25米的长卷,画工细致,细节丰富,将作家沉从文笔下的沅江风光、江街盛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纸上。整个创作过程通过玻璃幕墙展现在游客面前,成为国庆假期一道特殊的风景。

常德河街历史上曾是繁华的码头。 2016年开始,常德市恢复老河街风貌,建设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商业、旅游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古街,让常德丝弦、木雕、擂茶等传统非遗技艺得以发挥。在新的载体上展示,更好地利用好传承,与时俱进。

河里的桨声和光影,街道上的鼓乐声。 “演出开始了!”弦乐锣鼓的旋律响起,常德市群众艺术演出总决赛成为整条河街的焦点。 10月1日为非遗戏剧专场演出,10月2日为非遗音乐舞蹈民间艺术专场演出。连续两天的演出一定会让剧迷们大呼过瘾。

“现在比赛多、演出多、剧迷多,我们充满了抢救老剧、复兴老剧、创作新剧的干劲!”澧县泾河剧院业务总监孙善清感慨地说。过去几年,很多非遗项目都面临着困难。人才和观众流失的问题。常德市推动非遗人才培养,探索“非遗+文旅”、“非遗+教育”等跨界跨行业新模式。河街标志性建筑鸳鸯走马楼被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现已发展成为湖南最大的以剧场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览馆。目前,常德河街道非遗街区已定期进驻40多个非遗项目。

“不仅国庆假期人气爆棚,每天的演出也几乎爆满。”常德市歌舞剧院副院长、鸳鸯走马楼定期非遗演出负责人张燕介绍说:“针对观众年轻化的趋势,我们开发了戏曲高腔和时装秀。 、常德丝弦与说唱等多种融合形式。”

“我要一杯新中式擂茶,姜少一点,牛奶多一点。”在鸳鸯走马楼一角,年轻人是“雷王茶”店的主要顾客。 “在保留擂茶主要特色的同时,我们让口味更适合年轻人,同时探索商业模式的现代化。” 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谢园说。沿着河街漫步,传统中药与时尚茶饮、传统熏香与日用香水、古老建筑工法与3D打印都以融合创新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

“河街夜泊”互动表演、民族风情民乐快闪秀、唐宋风婚俗表演……今年国庆假期,常德汉文化协会定制了多项新文旅河街的场景。 “可触摸、可体验、可消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塑造文旅消费新业态。”常德汉文化协会会长温立姣说。

《人民日报》(2024年10月06日第02页)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