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从最早的水稻种业到中华民族的形成

admin 2024-10-05 阅读:4

大约一万二千年前,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种业出现在今天的江西省万年县,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展定居农业的文明。距今约9000年前,世界上最早的酿酒技术和乐器诞生于今天的河南舞阳。大约8000年前,世界上最早的造船技术出现在今天的浙江萧山。世界上最早的铜冶炼技术诞生于距今约6700年前的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此时,华夏大地上居住着许多部落。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蚩尤部落,共同对抗涿鹿。正是这场战役,奠定了以炎黄部落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基础。涿鹿之战后,炎黄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位是以禅让制度为基础的——尧、舜、禹三大部落的首领都遵循这种原始的民主制度。禹用13年的时间,成功治理了汹涌的洪水,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做出了卓越贡献。大禹治水过程中,将天下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凉州。还有永州。由于治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部落首领管理社会生活的能力得到了增强。禹的儿子启废除了历代的禅让制度,将部落首领的地位改为世袭制。由此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明从原始部落形态向民族文明的转变就是通过治水实现的。正是通过治水,形成了一套人力、物力、财力的调度机制。但事实上,史前洪水的记录在我国并不是特例。诺亚方舟的故事记载在《旧约创世记》中:上帝创造世界后,看到地上充满了暴行和恶行,于是打算用洪水毁灭恶人。这时,他发现人类中有一位好人,名叫诺亚,于是上帝指示诺亚建造一艘方舟,并带着他的妻子、儿子(闪、含、雅弗)和妻子同去。同时,神还吩咐诺亚把牲畜、鸟类等动物带上方舟,雌性和雄性都必须包括在内。当方舟建造完成时,洪水如期来临。这时,诺亚和他的家人以及动物都进入了方舟。洪水淹没了最高的山脉,陆地上的所有生物都死了。只有诺亚一家和方舟里的生活幸存下来。在洪水中漂流了220天后,方舟在亚拉腊山附近停了下来,洪水开始退去。又过了 40 天,亚拉拉山的山顶才显露出来。这时诺亚放出了一只乌鸦,但它没有找到休息的地方。七天后,诺亚再次放出鸽子,这次它立即带回了橄榄树的树枝。诺亚这时就知道洪水已经消散了。又等了七天,诺亚最后一次放出了鸽子,这一次它没有回到方舟。诺亚一家人和各种动物走出方舟。诺亚离开方舟后向上帝献祭。上帝闻到了祭品的香气,决定不再用洪水毁灭世界,同时在天空创造了一道彩虹作为保证。上帝在创世记中保证了这一点:“当我用云覆盖大地时,云中必出现彩虹,我就记念我与你们和一切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约,使水不再泛滥毁灭。一切。一个有血有肉的东西。”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认为诺亚方舟只是一个纯粹的神话,没有现实依据。然而,随着人类学和神话学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发现世界上许多地区都存在着关于史前洪水的神话传说。中东美索不达米亚的《吉尔伽美什史诗》中记载:“伴随着暴风雨的洪水几乎在一夜之间淹没了大陆上所有的山脉,只有住在山里的人和逃到山里的人幸存下来。” ”公元前2660年之前出土的苏美尔泥板记载:“情况太可怕了,令人难以忍受。风在空中可怕地呼啸着。每个人都在拼命地逃跑,什么也不顾一切地向山里跑去。每个人都认为战争发生了。”已经开始了……”我国《山海经·海内篇》记载:“洪水汹涌,鲧盗土淹没洪水。” 《孟子·滕文公》记载:“尧之时,天下尚不太平,洪水泛滥,淹没天下;水逆,淹没华夏。” 《淮南子·兰明训》记载:“纵观上古,四极毁,九州分,天不覆,地不容,火不灭,水无尽。” ”。 《尚书要典》记载:“堂堂洪水可切水,淮山湘岭波涛浩浩,满天”。墨西哥的玛雅文明也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天临大地,一日万族灭绝,山峦隐于洪水……”各民族的古老神话传说为何如此?世界上中国和早期宗教中都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吗?这是巧合吗?就古代交通条件而言:当时的中国人、以色列人、玛雅人显然是不可能交流的,所以不存在谁抄袭谁的问题。唯一的解释是,确实发生了一场全球性的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大洪水。现代地质和考古研究也表明,当时北大西洋巨大冰盖的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幅上升。也许这就是当时世界各地出现过大洪水记录的原因。

虽然世界各地都有史前洪水的记载,但世界各民族对这场洪水的记载中,只有中国的大禹控制了洪水,并声称最终战胜了洪水,而其他民族的记载都类似圣经中对傩的记载。方舟的传说只是强调了洪水来袭时人们如何避难和逃生。从大禹治水的传说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点:当其他民族在自然面前感叹人类的渺小、呼唤上帝的拯救时,中国人却向世界宣告:世界上的观念是人类可以征服自然。如果我们从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的故事中提取关键词的话,那么大禹治水可以概括为控制、阻挡、击败、幸免、成功,而诺亚方舟则可以概括为逃生、消灭、选择、救援。 。 。在诺亚方舟的故事中,人或众生在面临灾难时的“主要动作”是“逃”,也可以说是“逃”;趁着“神”给予的“拯救”——那艘方舟——逃走!而且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选择和淘汰。在宣扬“慈悲”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可以说,诺亚方舟的故事生动地体现了它所代表和延续的文化的精神特征:人对神的依赖、趋利避害的本性、慈悲的宗教精神与残酷的法律的“共生”。丛林的。相比之下,大禹治水体现了一种人战胜自然的斗争思想。事实上,控制洪水的不仅仅是大禹。其实我们看到夸父追日、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一系列中国古典传说,都在讲“抗”,讲天下英雄,化身为人。众生。意志体现了与自然的斗争!与神对抗!这实际上体现了人可以征服自然的理念。毫无疑问,人类在自然面前确实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人类与动物的区别恰恰在于人类并不简单地屈服于自然。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改造自然。

将中国的历史与欧洲、中东等地进行比较,你会发现一个显着的区别:在中世纪,欧洲的教皇是一支强大的力量。直到今天,这座教堂仍然保留着梵蒂冈的领土。教皇以上帝代言人的身份肆意干涉欧洲国家。在内政方面,就连拿破仑的加冕典礼也必须由教皇主持。在中东地区,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都是典型的神权政体。时至今日,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宗教之间仍存在各种争议。人类为什么要形成不同的宗教?因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等问题几乎构成了所有人类科学、哲学和宗教都试图回答的终极命题,所以从根本上讲,说信仰是人生命的本能,就是寻找灵魂的源头和归宿。同时,从现实需求来看,每个人都需要安全、自由、身份。这在生产力尚未发达、科技还很落后的古代表现得更加明显:当时的人类基本靠天吃饭,一不小心甚至可能成为猛兽的食物。 。宗教信仰的诞生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安全需要,有时甚至比国家做得更好。神的祝福和保护给人安全感;心中与神或真主同在,给人一种自由的感觉;基督徒或佛教徒的名字和头衔可以让人们实现他们的自我认同。但这些和我们中国人有什么关系吗?事实上,至少我们的主体民族汉族一直是一个与宗教隔绝的民族:我们确实传入了佛教,发明了道教,但它从未真正成为一种宗教。汉民族的崇拜对象有祖先、菩萨、土地神、关公、先生等等,但我们从来没有一个特定的宗教体系。然而,在与宗教隔绝的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却有某种东西取代了宗教在西方文明中的作用:事实上,中华文明是一种以礼乐为基础的文明体系,其意识形态的核心是神道教。 。教化,礼乐的启蒙,颜华易的区分,仁义礼智信的弘扬,其中《易经》是基础。

中国为何形成如此独特的文明体系?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地理闭塞。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中国并不是指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指中华文明最早诞生的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也是“中国”一词最初所指的地区。与古埃及、古印度一样:中华文明也是基于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农业文明。在生产力有限的古代,农业的发展几乎不得不依赖大河流域广阔肥沃的冲积平原。长江中下游、黄河流域平原孕育中华文明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这一带的东面是浩瀚的大海,西面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北面连着草原,南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海洋、沙漠、山脉,都是天然的地理屏障,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跨越。但北方草原和中原地区并没有天然的地理屏障。事实上,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的区别并不是地理障碍造成的,更多的是不同气候环境下形成的不同植被带,注定分别孕育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正是因为中原文明与北方草原地区没有明显的自然地理屏障,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几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条主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面临的唯一挑战就是来自北方的草原游牧民族。然而,直到现代列强入侵之前,东、南、西三个方向都没有真正的敌人。这种地理形势,使得华夏先民得以依托长江中下游、黄河向周边辐射状扩张。这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日益丰富的资源条件,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中国先民在向南扩张到现在的越南的整个过程中,同化了南方的许多民族。虽然今天的江南大部分地区古代都是山越族的蛮荒之地,但今天这些地区和中国其他地区一样。使用相同的方形字符。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印度和中国:今天的印度仍然有14种官方语言,而英语只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用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话来说,“英语在其他13种语言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国,文化认同是伴随着政治统一的,而这种高度的政治统一又与上述中国与宗教之间的绝缘有关: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当时没有祭司的国家。当然,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皇帝也具有祭司的地位——他代表全体臣民的利益祭祀上天,但中国皇帝所履行的祭祀职能却是。和祭司一样,他的统治职能相比之下只能说是次要的。

当然,这也可能会让人们陷入一个误区: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显着区别就在于人可以征服自然。事实真的如此吗?虽然我们在大禹治水的故事中见证了中国人人征服自然的思想,但我们也可以从中国传统人文艺术中见证古代中国人追求自然、为所欲为的思想。事实上,大禹治水的故事确实向我们展示了人可以征服自然的理念。然而,这就是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全部意义吗?其实,这里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于的父亲鲧也曾负责防洪工作,但为什么他失败了呢?因为Gun采取的是阻挡策略。相比之下,禹意识到堵水是行不通的,于是他顺势疏浚了河道。可见,大禹治水并非建立在人定胜天的狂热信念之上。事实上,大禹治水是非常有策略的,他采取的策略正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体现了他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敬畏。 。应该说,人类战胜自然与敬畏自然之间存在着一个适度的问题,现在这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无论是早期鲧领导的“堵”工程,还是后来喻领导的“疏”工程,都离不开水上之山——移山填水、挖山疏渠,依靠山吃山……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了解“山”、亲近“山”、回归“山”……“靠水”的原生态在现实情况下辩证地转变为“依山”,从而形成了中国易学的“依山”概念。山很容易。连山易以“艮”为“主卦”,对先天易进行了可谓“革命性”的改进。它不仅完善了《易》学,而且成为后来《归藏易》的先驱模板。其发展而形成的《连山易》、《归藏易》以及后来综合性的《周易》,都是以“朴素唯物主义”为基础,富含“辩证法”的精神产物。中国的传统文化确实与其他以宗教文明为基础的文明有很大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民缺乏对自然的敬畏。只是中国人对自然有自己比较独特的看法:我们不是自然的征服者,但我们也不必在自然面前听天由命、无所作为。我们追求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有韧性的民族:我们有与强敌作战的无畏勇气,但在面对弱者时我们也有同情心。我们渴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渴望实现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共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