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无言”的电影为何如此震撼?
电影《唯绿》聚焦于《千里江山》的创作故事。透过卷轴师、织丝师、制笔师、磨石师、制墨师、篆刻师……一一穿插,层层递进。观众仿佛穿越回到千年前名画诞生的那一刻。
“春蚕吐丝,寸金难买”。 《千里江山》所用的丝绸,是用丝织工辛勤劳动织成的;
制笔师将全部心血集中在小小的笔尖上,以求“见此大好河山”;
磨石工踏遍山川寻找岩石,成就了传承千年的绿色;
制墨工们在制墨坊里挥洒汗水,青年画家奋笔疾书,创造出千年不褪色的山水神韵;
篆刻师用刀精准地刻出姓名印章,画家却没有将其印在画上,留下了“无名无铭”的“千里河山”的美丽传说。 。
电影《唯绿》继承了舞诗剧的表现属性——全程没有一句台词。不过,“这个时候,沉默胜于有声”。影片中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的深刻对话,赋予了这部作品别样的光彩。
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东方美学
《唯绿》将中国舞蹈、音乐、书法、篆刻以及制笔、丝织、淬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融合,深刻展现了中国美学的精髓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千里山水画,天下人皆画”。正是众多工人的共同努力,才使得王希孟创造出了不朽的艺术瑰宝,而工匠们精湛的技艺也被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延续至今。
每次展开《千里江山》这幅巨作,都有油漆剥落的风险。因此,这幅画很少公开展出。但新时代的工匠们用另一种形式来延续我们对绿色景观的保护和热爱。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画卷的背景是“万里江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作了湘绣版《千里江山》,长12米,绣制与原画比例一致。刺绣耗时2237天、1460万针。
纤维艺术创作者用丝线创作出“千里江山”,营造出多彩的山水镜面效果。它既失去了传统韵味,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潮流元素。
从几千年前青年画家的笔触,到新时代一代又一代工匠的传承,那一抹绿色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这独特的绿色,承载着我们五千年来共同保护文化瑰宝的默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