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空袭贝鲁特,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死亡,以军斩首行动揭秘

admin 2024-09-29 阅读:9

9月27日以色列空袭贝鲁特后,以色列军队和真主党均于28日证实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死亡。

_以色列斩首导弹_以色列领导被杀

以色列军方的行动是相互关联的。首先,9月17日、18日的传呼机和对讲机爆炸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真主党相对安全的通讯设备,迫使真主党恢复使用手机等容易被截获的渠道。随后以色列发动了一系列袭击。此次斩首行动有效落实了真主党“领导先行”的理念:

20日,他杀死了真主党拉德万部队指挥官易卜拉欣·阿基勒;

24日,真主党火箭和导弹部队指挥官易卜拉欣·穆罕默德·卡比西、卡比西副手阿巴斯·萨拉菲丁和真主党导弹部高级指挥官侯赛因·埃泽丁被杀。 ;

27日,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等真主党高层领导人;

28日,真主党第三代领导人哈桑·哈利勒·亚辛被杀。

据《纽约时报》28日报道,一名以色列高级官员透露,以色列在此次行动前几个月就开始追踪纳斯鲁拉。

报道称,三名以色列高级军事官员透露,以色列领导人几个月前就知道纳斯鲁拉的行踪。以色列军队最近决定发动袭击,因为他们认为纳斯鲁拉从一处消失,去了另一处。以色列采取行动的时间很短。两名以色列高级官员表示,以色列本周早些时候开始策划这次袭击。

据报道,在对纳斯鲁拉的袭击中,以军在几分钟内投下了80多枚炸弹。但他们并未透露炸弹的重量、型号等相关细节。

真主党最高领导人纳斯鲁拉及其副手和一名伊朗将军同时被杀。

更让真主党郁闷的是,作为真主党第三代领导人、纳斯鲁拉的继任者,哈桑·哈利勒·亚辛几小时前被斩首。他是纳斯鲁拉的表弟。他上任不到24小时,打破了组织领导人任期最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1992年,黎巴嫩真主党第一代领导人穆萨维被以色列战机炸死。

此次以色列对真主党的袭击,再次证明,除了以色列在先进武器装备方面遥遥领先之外,也证明了以色列对伊朗、哈马斯、真主党等内部关键人物实现了渗透和煽动。

接下来,以色列极有可能对黎巴嫩发起地面行动,为真主党挖窟窿。

以色列总参谋长哈勒维25日表示,对黎巴嫩的空袭是为以色列军队进入该国做准备; 26日,以色列空军司令托梅尔·巴尔也表示,空军正准备在黎巴嫩提供地面行动。空中支援。内塔尼亚胡还表示,以色列正在寻求击败黎巴嫩真主党并摧毁加沙哈马斯。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北方人民回家,也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东的安全格局。

确实,真主党不仅是以色列北部边境的重大威胁,也是伊朗“抵抗轴心”的重要支点。它不仅为德黑兰训练派往伊拉克、叙利亚和胡塞武装的战斗人员,还向叙利亚部署自己的部队以支持阿富汗。萨德尔政权。如果真主党真的因以色列的打击或入侵而严重削弱,这当然会影响伊朗的地缘政治布局,也会影响到管理叙利亚的俄罗斯。

纳斯鲁拉的被杀当然是以色列的重大战略胜利。因为真主党多年来一直是以色列北部边境最大的安全威胁,而纳斯鲁拉的领导和伊朗的长期支持,使真主党成为黎巴嫩重要的军事和政治力量,使其成为“中东小巴黎”。成为战乱之地的罪魁祸首。

如今纳斯鲁拉及其继任者相继去世,高层指挥官相继被杀,真主党可能会陷入战略混乱期。以色列正好趁机升级对黎巴嫩的攻势,一口气削弱了真主党的军事实力。

作为真主党背后的财政支持者,纳斯鲁拉的去世无疑对伊朗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前者不仅是真主党领导人,也是“抵抗轴心”的关键人物。重组代理人网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如果伊朗短期内无法找到具有同等能力和影响力的继任者,可能会影响其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的战略地位。因此,未来伊朗可能不仅严重依赖伊拉克什叶派民兵和也门胡塞武装,还必须在黎巴嫩和叙利亚投入更多战略资源,以防止“抵抗轴心”瓦解。

此外,以色列的袭击也可能加剧伊朗国内强硬派和改革派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虽然默许改革派新总统佩泽什奇扬向西方国家示好,但他并不打算停止动员“抵抗轴心”。伊朗内阁成员也是强硬派和改革派。 。这种平衡反映出,伊朗虽然不会放弃目前的势力范围,但也希望与西方重启核协议谈判,以换取因经济压力而解除部分经济制裁。毕竟,伊朗近年来尽管有冲突的导火索,却屡屡发生大大小小的示威活动。从选举纠纷、油价上涨到头巾问题,问题很多,但背后的背景是严重的经济衰退,所以我们可以号召大量民众上街,打出“去死”等口号。黎巴嫩,加沙死亡,我们要面包”这更加坎坷。

尽管被打得不敢还手,但还是要喊口号。

最经典的就是伊朗大声疾呼但不下雨的“复仇誓言”,包括4月对以色列本土的“只是走个形式”的导弹袭击,以及7月以色列击杀哈尼亚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严厉惩罚” 。还有以色列自黎巴嫩冲突激化以来伊朗持续自我克制,纳斯鲁拉之死这次可能也会有同样的结果。简单来说,在“烈士与懦夫”的选择中,他选择了后者。

伊朗强烈谴责以色列此轮空袭,并警告以色列正在跨越“红线”。佩吉奇扬总统发表声明称,以色列对贝鲁特的袭击是明显的战争罪。

这背后凸显的是伊朗政府的尴尬困境。如果选择对以色列或者美国进行大规模报复,伊朗将面临更加严厉的国际制裁和军事打击,制裁的解除当然会更加遥远。

但如果继续克制,国内强硬派对政府的批评将会加大,伊朗在中东的威望将进一步削弱。特别是真主党曾希望伊朗直接派出伊斯兰革命卫队参战,但德黑兰却因为上述原因而这么做了。战略考虑而不执行,必然会让“抵抗轴心”的一些士兵感到寒心。

归根结底,伊朗虽然能够重现中东大国争霸逻辑,建立势力范围,却迫使沙特放弃多年努力,选择与伊朗复交,换取聚焦在经济发展上,德黑兰最终缺乏与美军决战的能力,因此也没有信心与以色列决战。因此,我们只能继续吐槽,祈祷“拖沓战术”未来迫使以色列接受失败。

从伊朗的历史来看,这个国家常常因为无节制的过度扩张而失败。神权政府若想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恐怕在“烈士与懦夫”的关键选择上,只能继续选择后者。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