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锚定万亿级文旅产业目标,打造旅游强省

admin 2024-09-26 阅读:7

新华网广州9月25日电(黄梅、陆建、邓瑞轩)秋分时节,珠江之畔,岭南大地满目“丰饶”景象,凉风徐徐,五谷飘香。湾区风光独具特色。“美食广州”“梅关古道”“粤韵风情”“孙中山故居”“丹霞胜景”“开平碉楼怀古”等,都是各地游客向往的地方。

新华网9月25日从在广州举行的广东旅游发展大会上获悉,作为旅游大省,广东正锚固万亿级文旅产业目标。全省上下正埋头苦干、撸起袖子,不断优化供给水平,提升产业效益,不断丰富旅游强省内涵,塑造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产品供给、品牌号召力、产业竞争力、服务保障力,用广东旅游力量支撑旅游强国建设。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3.84亿人次,同比增长17.1%;实现旅游收入4789亿元,同比增长26.3%。

_聚焦高质量发展|串珠成“链” 广东构建万亿级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_聚焦高质量发展|串珠成“链” 广东构建万亿级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广东中山落羽杉航拍,蓝天碧水映衬下,美不胜收。新华网(黄建斌 摄)

项目为王,夯实文旅融合发展基础

走进广州从化天仁山水大地艺术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蓝天、白云、山水、繁花的童话世界,油菜花、格桑花、郁金香等700余种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呈现一幅天然的风光画卷。

从化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谭红表示,从化天仁山水大地艺术园是广东省首个获得国家“生态名片”认证的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是国家、省重点发展项目,距市中心约50分钟车程,群山环抱,风景秀丽,负氧离子含量为最高标准值的3.7倍,作为广东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地标项目,将助力提升从化农业、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今天,广东召开高规格的广东旅游发展大会,确定把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广东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广州白云尝试室外风洞、在云浮罗定体验高空跳伞、到珠海岛乘坐低空飞行、乘邮轮享受海上休闲生活,旅游新业态、出行新方式不断涌现,“新时尚”正成为广东旅游的新标签。在新优质生产力驱动下,广东旅游供给体系日趋完善。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天仁山水艺术公园等6个省级高端旅游项目、赤坎古镇华侨文化展旅游项目等2个省级旅游重点建设贷款补贴项目,推动全省旅游精品项目加快建设、改善服务,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聚焦高质量发展|串珠成“链” 广东构建万亿级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_聚焦高质量发展|串珠成“链” 广东构建万亿级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_

中山市金钟湖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航拍。新华网(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着力打造新的文旅地标和项目,是提升广东文旅“辨识度”的着力点。去年以来,广东积极推动港珠澳大桥旅游项目、江门赤坎华侨古镇、珠海长隆太空飞船、佛山千古情景区、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等一批重点文旅建设项目开建和不断“新”。2024年,广东将新增14家4A级旅游景区、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

会上,省文旅数字平台建设战略合作项目、中山金钟湖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丹霞山生态文化旅游综合保护利用项目等20个重点旅游项目签约,涵盖景区开发改造提升、酒店建设、文旅综合体建设、游轮运营、智慧文旅服务平台开发等。其中,中国文旅与中山市政府签署“中山金钟湖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投资协议,总投资50亿元,将抓住深中通道开通契机,在金钟湖地区打造集冰雪娱乐、城市公园、商业街区、特色民宿等元素于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项目、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

中国文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曹虎表示,该项目未来将成为中山的新地标,中国文旅作为项目的投资主体,将通过企业赋能文旅产业发展,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元丰基金董事总经理胡腾和表示,自2014年9月签署投资协议以来,我们已在江门开平赤坎华侨古镇投资逾65亿元。今年深中通道开通以来,赤坎华侨古镇接待的深圳游客数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投资广东文旅产业的信心。

丰富供给激发湾区文旅消费潜力

广东江门开平古侨乡赤坎航拍。新华网 陆建 摄

以文化塑造旅游、以旅游推动文化,文化旅游是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丰富优质文化旅游活动供给,是激发湾区文化旅游消费潜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抓手。

早上在深圳喝早茶,中午驱车去中山品尝石岐乳鸽、游览中山纪念堂,晚上去珠海长隆看马戏……这个暑假,很多人从深圳出发,开启了一场愉快的“流浪之旅”。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超级工程”联通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也带动了大湾区城市乃至周边城市的旅游发展,为湾区民众开辟了文化旅游新途径,激发了湾区城市间相互旅游的新动能。

刚刚过去的暑假,“你的暑假请来广东”的宣传语,在广东掀起了旅游热潮。今年暑期旅游旺季,白云机场查验出入境人员超过246万人次,同比增长49%;深圳机场查验出入境人员超过100万人次,同比增长62%。携程平台数据显示,7、8月赴广东旅游的用户中,省外游客占比近七成,广州跻身暑期国内十大旅游目的地。

广东作为旅游大省,既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也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广东大打湾区、夜间经济、避暑牌,不断优化文化旅游供给和服务。围绕“避暑请到广东来”主题,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快闪表演、800万元广东文化旅游消费补贴券等一系列文化旅游主题活动,推出广东文物主题游等一批季节性旅游产品。“避暑请到广东来”“港珠澳大桥北上”“广东就是城”成风,不断把湾区游客的“流量”转化为文化旅游消费的“留存”、文化旅游产业的“增量”。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广东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游客人均支出等核心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37亿人次,同比增长15.1%,实现旅游总收入2168.1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2亿人次,同比增长16.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32.2亿元,同比增长17.9%。携程数据显示,广东省暑期消费总额和入境人数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均位居第一。

面对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广东继续奉上文化和旅游“盛宴”,包括“带你看195件禁止出境文物”“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户外音乐会”“盛典‘瞻仰’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庆系列活动”“深圳时装周”等130余场活动将相继推出,湾区旅游市场有望迎来新热潮。

广东省旅行社行业协会会长、中旅集团董事长赵文智表示,面对即将到来的国庆文旅热潮,中旅集团将继续重视发挥“旅博会+”平台效应,携手旅游产业链、跨界合作伙伴,丰富旅游产品供给,聚合构建文旅新生态,切实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串珠成“链”激活“亿万”美好经济变量

作为旅游大省,我们不断优化全省旅游布局,因地制宜推动粤东、粤西、粤北特色发展,继续发力县域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区域统筹、陆海统筹、城乡一体的旅游空间布局。以文化塑造旅游、以旅游促进生产,文旅融合为“百亿工程”增添新动能。在深化“百亿工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乡村农业、文化旅游成为其中一颗颗耀眼的“明珠”。

广东正通过打造主题旅游线路、打造特色民宿、用好沿海“水”举措,努力将“亿万”美丽乡村打造成“美丽经济”。

广东省首批44条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步道打造,串起广东省70条历史文化步道……2019年以来,广东利用线性文化遗产,打造一系列主题鲜明、内涵明确的文物主题步道,把散布在岭南大地上的文物古迹和人文资源串在一起。

截至目前,广东已建成118条文物主题线路,串联城乡资源,推动乡村旅游“由点到线”发展,有助于充分整合旅游资源,拓展产业发展边界。

一大批潜力巨大、前景诱人的乡村旅游项目不断涌现,赤坎华侨古镇、龙潭古镇民俗街、派潭镇白水村等乡村旅游景区成为众多游客节假日出行首选。以露营、汽车等为主题的文旅小镇联动当地“吃住行购娱”多元化业态,激发文旅产业创新活力。一批“新粤式”乡村休闲新场景助力广东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实现产业升级。

在广东茂名,依托广东沿海旅游公路(茂名段)交通优势,以盐井单家圩、西阁车站等项目为节点,将滨海山水资源串成链,同步引入美食、文创、民宿等多种旅游业态,打造滨海乡村旅游示范区,让农民的腰包也能鼓起来。

_聚焦高质量发展|串珠成“链” 广东构建万亿级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_聚焦高质量发展|串珠成“链” 广东构建万亿级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新宜黄花江项目航拍。新华网(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四季文旅产业集团总裁徐炜炜表示,广东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为我们推进农业、文旅项目打了一剂强心针。我们正在打造的信义黄花江项目,就是省提出的典型农业、文旅项目,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6亿元,按照5A级景区的规格建设。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精心打造优美海岸线,涵盖观光产品、温泉产品、景区产品、住宿产品等,通过农业、文旅生态深度融合,赋能“水”生财,让黄花江成为一条造福沿岸人民的幸福河。

实施“百千万工程”,以农业、文旅赋能乡村振兴,让人民群众有“产业碗”,让广东大地不断焕发新生机。

在韶关,返乡青年企业家、韶关市中坝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敏依托“韶关市罗坑景区旅游服务”项目,积极发展罗坑镇民宿、餐饮、露营基地等旅游接待服务业,打造“罗坑草原”网红品牌,每年接待游客约40万人次,吸纳当地劳动力200余人。他带领中坝村村民每年增收800万元经济收入,并辐射带动全镇多家民宿、餐饮企业收入翻番。林敏说,相比以前“分散式”发展,现在罗坑镇的文旅产业更加系统化、规模化。未来,他和驻镇工作队成员将加快培育发展喝茶、餐饮、茶宴等新业态、新模式,深入推动罗坑镇茶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与会专家表示,文化旅游产业已发展成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新兴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广东在“百千万工程”中建设了不少美丽乡村景点、步道,可以为外省或外地游客提供独特的体验,若将它们串起来,完善体系,形成品牌,将有助于激活“百千万工程”美丽经济变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