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后气温下降,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这些注意事项要知道

admin 2024-09-24 阅读:10

9月22日是秋分时节,当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秋分与健康相关知识。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医师季训明讲解了秋冬以后心脑血管病易发的原因,并介绍了后期康复的注意事项。

季训明表示,秋分之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冷空气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引起血压升高。随着天气逐渐干燥,饮水不足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气温下降之后,运动和作息也会受到影响,吃的食物可能热量较高,在室内吸烟、过量饮酒,都会导致胆固醇和血脂升高,再加上运动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就会增加。同时,秋分之后,白天变短,日照时间减少,会影响到人的情绪,情绪波动容易变大,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_吉训明院士:秋分之后情绪波动容易变大,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_吉训明院士:秋分之后情绪波动容易变大,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新闻发布会现场

季训明提醒,秋分期间,大家要注意保暖,均衡饮食,少盐、少油、少糖,多注意饮食的多样性。同时要注意适量规律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好各项指标的监测。“特别是45岁以上的人,如果出现头晕、胸闷、不适等症状,要特别注意。即使之前血压、血糖、血脂正常,此时也要监测,如果出现大的波动,请及时就医。”

除溶栓治疗外,脑卒中后康复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季训明强调,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他特别澄清了几个误区:

首先,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必须由专业的神经科治疗团队进行,一般的物理治疗团队很难做到有效的康复治疗。

第二,康复治疗越早越好。“早”是指病情稳定后24小时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第三,康复治疗具有个体化、长期性的特点,恢复正常生活自理能力出院后,应定期咨询康复治疗师,调整康复姿势,但不正确的康复姿势会增加致残的可能性。

四是住院期间要预防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同时要注意慢性病的预防,以前的慢性病防治药物不能停用,否则康复期间容易发生新的中风。

红星新闻记者胡逸文北京报道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