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救救我七十多岁父亲的面店?这三十年,我辛苦经营了。”“小河五名面店”第二代传人肖丹向潮新社记者透露了近期的烦恼:作为一家老面店,三十多年不打广告,生意一直都不错,但今年以来,顾客数量急剧下降。“我父亲1992年开的面店,这三十年,我辛苦经营了,我不想看到面店破产,希望大家能帮帮我们。”
老粉丝和新顾客都来支持我们,昨天中午一直忙到下午2点半。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车流量很大的小河直街。拐进小河直路,往前走约200米,就到了小河五明面馆。招牌下,下沉式广场摆放着几张桌椅,小馆里有一家挂着个别招牌的小面馆,经营黄花鱼面、猪肠面等特色面食。
店家第二代小丹忙着经营生意,“我发这条消息后,很多顾客过来吃面,估计要忙到下午两点半了。”小丹很感激,没想到吸引了不少老粉丝和新顾客。
作为一家开了30年的老店,从去年开始,顾客数量从每天200碗慢慢降到了150碗。“今年3月份以来,每天的顾客数量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春天是小河直街的旺季,但来面店的人却不断减少。”小丹说,有时候,一整天都没有生意,父亲冯彦林就坐在长椅上发呆。
今年夏天因为高温,店里停业了半个多月。“这是爸爸开店以来停业时间最长的一次。”小丹有些心疼地说。店里目前刚收支平衡,如果客流少了,就要赔钱了,毕竟一年房租十万。
“去年父亲身体不好,我就请了厨师做面。”肖丹说,面店口味的改变,让很多老顾客都离开了。一位老顾客留言说,自己来老店吃就是为了这个味道,吃了两次,味道不对,伤心不已,再也不会来了。
此外,她还听取大家的建议,推出线上外卖,并在柜台准备纸质菜单,让老年顾客也能顺利点餐,而不仅仅是扫码点餐。
老父亲辛苦了这么多年,剩下的事就交给我来办吧。
冯彦林今年71岁,1992年开了一家面店,同年女儿小丹出生。
“开店很辛苦,夏天衣服湿透,冬天手指冻伤,从早上四点忙到晚上十点,除了过年几乎没有休息。”冯彦林说,他和妻子一点一滴地把这家店做起来,从最开始每天卖几十碗,到现在每天卖几百碗,全靠他们不分昼夜的坚持。
这家面馆原本没有名字,但吃的人多了,口碑就传开了,店名就叫“无名面馆”。但冯彦林因为常年站着做面,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心脏病,他坦言,一天做50碗面,身体受不了,“只好叫师傅轮流做”。于是,今年女儿接手了这家面馆,请了一位新师傅,按照父亲的做法做,“有老顾客觉得味道跟我父亲做的很像。”
冯彦林说,只要有顾客,面馆就会继续营业。“年轻的时候,我们坚持做面,慢慢有了成就。现在我们坚持,总有一天会有顾客回来。”他还想鼓励女儿,“我们店里的厨师已经换了,你可以再来试试。给老店一个机会,也给女儿一个机会。”
小丹听了差点哭了:“爸爸为了面店操心了几十年,剩下的事就交给我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