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修缮一新,气势磅礴成名胜之首,孟姜女哭长城民间故事流传千古

admin 2024-09-23 阅读:3

蜿蜒万里的长城横跨中国大地,自古以来就以雄伟壮观著称。如今,在“爱我中华,修长城”的号召下,长城许多地方得到整修,更加雄伟壮观,成为我国第一大风景名胜区。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他们把看一眼长城视为一生的乐趣。凡是去过长城的人,无不为之惊叹。

长城民间故事 1.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的时候,有一位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在自家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躲着一个男子。她大惊失色,正要大叫,那男子却摆手哀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我叫范喜良,我是来逃难的。”原来,当时秦始皇为了修建长城,正在到处抓人当劳工,无数人饿死了,或者累死了!孟姜女救下了范喜良,并爱上了他,因为他有学识,长得帅,相貌堂堂。范喜良也爱上了孟姜女,两人一见钟情,征得父母同意后,准备结婚。

大婚之日,孟家张灯结彩,宾客盈门,一片喜庆的气氛。天色渐渐暗下来,喝完喜酒的宾客渐渐散去。新郎新娘正要进洞房,忽听鸡犬不宁,一群凶恶的兵丁冲进来,不由分说地把范喜良铐起来,带到长城上去办事。这场婚礼,白办了。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丈夫。她心想:与其坐在家里忧心忡忡,还不如亲自上长城去找他。是啊!就这样!孟姜女立刻收拾行李出发了。

一路上,孟姜女经历了无数磨难,她始终没有哭过一句话。最后,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丈夫的深爱,到达了长城。那时的长城已经是一堵很长的墙,由一连串的工地组成。孟姜女从一个工地走到另一个工地,就是找不到丈夫。最后,她鼓起勇气,问一群正要上班的民工:“你们这里有一个范喜良吗?”民工们说:“有这么一个人,他是新来的。”孟姜女一听,高兴极了!她赶紧又问:“他在哪儿?”民工们说:“他死了,尸体已经堆在城墙脚下了。”

突然听到这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孟姜女只觉得眼前一片黑幕,泪流满面。她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地动山摇。天色越来越阴沉,风也越来越猛烈。“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了范喜良的尸体。孟姜女的眼泪滴落在他血淋淋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深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见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忍的秦始皇杀死了。

长城民间故事2.定城砖的传说

顶城砖是指嘉峪关西城墙门楼后檐的砖。

相传明朝正德年间,有个工匠名叫易开占,精通九九算术,一切建筑工程,只要他算出来,都十分准确,省工省料。负责施工的监工不相信他,让他算一下嘉峪关需要多少块砖。易开占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工就照他说的把砖发了,还说:“多一块或少一块,就砍了你的头,罚工匠三年苦役。”工程完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在西瓮门城楼的后檐上。监工知道后大喜,正要用这笔钱扣易开占和工匠们的工钱。谁知易开战却平静地说道:“那块砖是神仙放的,是定城砖,要是动了,城楼就会倒塌。”督军听后也不敢再追究此事。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同一个地方,没人敢动它。如今,这块砖还保存在嘉峪关城楼上。

长城民间故事3:冰路上运石头

当初修筑嘉峪关城时,需要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数千条。工匠们在黑山上凿好石条后,人抬不动,车拉不动,而且山高路远,根本运不出去。大家一边凿石条,一边心急如焚。眼看隆冬时节将至,山上却没有一块石条运下来,要是耽误了工期,拿不到工钱是小事,可脑袋就危险了。大家正叹息着,叹气着。突然,山顶上闷雷一声,一片锦缎从白云中飘落下来,工匠们慌忙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地写着几行字,看完之后,大家恍然大悟,纷纷行动起来。到了冬天,大家就从山上修筑一条通向城里的公路,在路面上浇上水,使之成为冰路,再把石条放在冰路上滑行运输。结果,石条非常顺利地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耽误工期,反而节省了大量的施工时间。为了感谢神的庇佑,工匠们在城门附近修建了庙宇,供奉神灵,这里成了工匠们毕业后必去的地方。

长城民间故事4.山羊抬砖

嘉峪关城墙高9米,墙上建有大小不一的亭子几十座,女儿墙重重,用砖量十分惊人。当时修筑条件很差,没有起重设备,全靠手工作业。筑城所用的砖要到40里外烧制,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城下再用人力抬上来。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马道坡度较大,上下十分困难。虽然派了很多人去抬砖上墙,累得精疲力竭,但背上的砖还是供不应求,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一天,一个牧童来此放羊游玩,看到此景,灵机一动,解下腰带,在两端各绑上一块砖,放在山羊身上。然后,他用手拍了拍山羊的背,轻盈的山羊背着砖头小步地爬上了城墙。人们见状又惊又喜,纷纷效仿,很快,大批砖头就被运到了城墙上。

长城民间故事5.燕子打石

相传古时嘉峪关柔远门内有一对燕子筑巢。一天清晨,两只燕子飞出关外,黄昏时分,雌燕先飞回,雄燕飞回时,关门紧闭,不能进关。于是雌燕哭着撞墙而死。为此,雌燕伤心欲绝,不时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一直哭到死去。死后,她的灵魂不散。每当有人用石头击打城墙,它就会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以向人吐露心声。古时,人们把嘉峪关燕子的声音视为吉声。将军出关打仗,夫人便要撞墙祈福。后来发展到将军出关前,都要带着家人、儿女到墙角祈福,成了习俗。

长城民间故事6.长城与燕京

人们都说秦始皇最早修筑长城,其实他并不是最早修筑长城的人。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个燕王。他的领土小,军队少,势力弱小,随时都有被邻国吞并的危险。燕王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土,便在自己领土边境的山顶上征募平民修筑了高墙,以防外族入侵。

因为当时没有石灰,他所筑的城墙的石块、砖块,全是用泥土抹的。为了节省时间,尽快把城墙修好,他下令冬天不停工。天冷,要用热水来和泥土。于是,民工们把大铁锅抬到工地,用三块石头撑住,加上柴火烧水。久而久之,铁锅就被烧出一个大洞,锅里的水全漏出来了;锅底的火也灭了。但民工们也意外地发现,往撑锅的石头上洒水,热石头遇水就爆炸了,爆出很多白色的面粉。民工们看了,想了想,很奇怪。有人把这种白面粉和水混合在一起,觉得比泥土更湿润、更粘稠,就把它涂抹在石条和砖块的缝隙里。

第二天,工人们发现,用白面粉抹上的石条、砖缝比用泥土抹的要坚固得多,燕国人民受到了启发,从此,他们就用烧石灰来填补城墙的裂缝。

北京长城历史故事_北京长城的历史故事_北京长城历史资料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也效仿燕王,开始修筑长城。在修建的时候,他下令让前燕人负责烧石灰。因此,修筑长城所用的石灰全部由燕人烧制。凡是修筑长城的地方,就地山坡上烧石灰,烧出来的石灰品质非常好,被后人称为万年石灰,意思是万年不变质。

长城修好后,其余的劳工都回到了各自的住处。因为燕人烧灰有功,秦始皇就拿走了金银财宝,修建了一座城池给燕人居住,这座城池就是现在的北京。因此,当时的北京被称为燕京,而燕人烧灰用石的地方,则统称为燕山。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2000多年才建成,全长5000多万米。我们今天所说的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起自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止于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全长635万米。它犹如一条矫健的巨龙,穿越高山、悬崖、草原、沙漠,起伏于群山之巅、黄河之对岸、渤海之滨。古往今来,海内外凡是游览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于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稀世珍宝,是艺术非凡的文化遗产,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意志和永垂不朽的力量。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公元前220年前后,统一世界的秦始皇把一些早期修建的不连续的防御工事连成完整的防御体系,抵御北方的入侵。明朝(公元1368-1644年)进一步修建长城,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其文化艺术价值与其历史和战略重要性相媲美。

长城民间故事7.长城赛马

秦始皇打败胡人之后,为了防止胡人兴兵报仇,便提议在与胡人的边境修筑坚固的长城。他的建议得到了很多大臣的赞许。他们都同意从东北的辽中出发,因为这里面朝大海,战略要地。从那里出发,就可以在胡人恢复昔日的实力之前修筑长城。

那么,长城到底应该修多远呢?秦始皇主张把六大统一国家全部用长城包围起来。很多大臣说:如果把六国全部包围起来,长城总长度可达几万里,需要几十年才能修完。这样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多,可能会导致国家灭亡。因此,大臣们建议还是短一点为好。然而,不管大臣们怎么反对,秦始皇还是极力主张用长城包围六国。他越是主张,大臣们反对的越是强烈。秦始皇抬头思考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冷笑。他提出用赛马的方式来划长城的边界。让一个将军骑一匹快马,等马和人都吃饱之后,人就不下马,马也不停。从山海关出发,穿过六国边境。尽可能多地奔跑并尽可能多地建造。

大臣们心想这样也行,就算是能赶风赶月的千里马,也不过两三天就能跑两三千里而已。于是纷纷点头答应。可哪想秦始皇又提出了一个条件:在国家边境,不管是山区还是平原,每隔三百里就筑起一个营垒,马夫们从营垒里跑过,以加强人马的战力。大臣们不知道用意,纷纷答应了下来。

等到文武百官都走后,秦始皇就召集自己的亲信,吩咐了几句,然后大家就各回各家去了。

赛马之日,只见一位将军头戴白盔,骑着白马,身穿白袍白甲,飞身从第一营出发,踏着平地,越过高山,半日多便赶到了第二营,冲出第二营,直奔第三营、第四营、第五营……六日多,他便冲过了十个营。

秦始皇接到斥候的报告:马辎重已突破十座营垒。

大臣们都很纳闷,这马怎么跑得这么快,都六天多了,它还在跑。

又过了五六天,探子回报,马夫已走过二十个营垒。大臣们更疑惑了,马怎么还在跑?这人是谁?骑的是什么马?都十多天了,肯定是累死了,也许是仙人骑的神马?

过了六天多,斥候又报告说,马队又一次冲过了十个营地。

这下大臣们都明白了,神仙也做不到这一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是不是秦始皇在捉弄你们啊?

斥候纷纷回报,马辎重已冲过了四十营,秦始皇高兴自不必说,但有些大臣却气得鼻子都歪了。

白衣将军仍骑在马上,等战马到了嘉峪关,白衣将军连抽马头数鞭,马儿口鼻流水,摔倒在地,白衣将军也摔下马来。

怎么回事?一匹马怎么能一口气跑过万里?原来,这是秦始皇用的诡计。为了达到长城包围六国的目的,他提出每隔三百里设立一个营地。他派了八个心腹,在每个营地准备一匹白马和一个白袍将军。第一营的白袍将军去了第二营,第二营的预备马匹和士兵接下来跑出来,看上去就像一个人。就这样,一共设立了四十多个营地。

为何在嘉峪关士兵会摔下马呢?原来,当时驻扎在嘉峪关的赵将军对秦始皇的做法十分不满。他认为,如果长城修到嘉峪关,就能阻挡胡人的入侵,何必修那么久呢?太费力、太费钱。于是,他看到前营的快马赶来,便让已经饿了好几天的马儿喝水。他上马之后,鞭打了马两下,马儿这才警觉起来,跑了几步,就被水呛到,摔倒在地上。

北京长城的历史故事_北京长城历史故事_北京长城历史资料

当秦始皇听说长城修到了嘉峪关之后,十分不高兴,但是按照他的计划,长城必须修到嘉峪关。

长城民间故事8. 点烽火戏弄王侯

烽火戏诸侯,是指西周时期,周幽王为了让褒姒发笑,点燃了烽火戏弄诸侯。褒姒见了,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便又点燃了烽火多次。后来诸侯们不再相信,渐渐地就不来了。

详细原文: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幽王的妃子姬公妮骄奢淫逸,自幼得到宝国的美人褒姒后,被封为宠妃,终日沉溺于美色之中,不理朝政。褒姒是个从来不笑的女子,对宫中的玉楼美服美味佳肴毫不感兴趣。褒姒美丽至极,却终日愁眉苦脸,令人惋惜。幽王想看到褒姒笑,大臣们想尽一切办法却无济于事。一天,幽王到骊山,谄媚者虢师父献上一个拙计,点起烽火来坑害诸侯。幽王想试一试,便下令点起烽火。

诸侯们看到烽火警报,以为京城有敌军,连忙整装军队赶来。看到皇帝和大臣们安然无恙,兴致勃勃,他们不解。问其原因,他们只是笑而不答。“诸侯皆至,不见敌军,褒姒便大笑起来”(《史记·周本纪》)。褒姒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了起来。见褒姒终于笑了,而且笑起来的姿态更是优美,暴君高兴得忘了一切。满身风尘的诸侯们终于明白,原来烽火警报、部署军队,都是为了讨好宠妃。

君王的命令重如泰山,他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为了让褒姒重绽笑容,幽王又故伎重演了好几次。后来褒姒生了一个儿子,幽王十分高兴,给他取名伯服。公元前774年,幽王废掉申王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同时,又任用善于阿谀奉承、图利的奸臣郭世父为相,百姓怨声载道。申王后和宜臼把这些情况告诉了父亲申公公。申公公十分愤怒,毅然联合两个诸侯攻打西周。士兵到了城门口,宫聂慌忙下令点燃烽火报警。屡遭戏弄的诸侯们以为又是一个暴君在讨好美人,便稳住军队,原地不动。镐京失陷,幽王被杀,西周三百年的历史就此结束,这才是“笑傲天下”这个典故的真实写照。

古人在总结这个历史教训时,认为“辉煌的周朝,被褒姒所灭亡”(《诗经·小雅》),也感叹女人造成的危害如此之大,足以灭亡国家!还把“幽王燃起烽火戏诸侯,褒姒笑失天下”搬上舞台,警示后人要引以为戒。仔细分析这个历史事件,西周从兴盛到灭亡,有它自己的历史轨迹,它的灭亡和褒姒的笑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美人褒姒嘲笑天子的愚昧和谄媚者的丑陋。幽王荒淫愚昧,爱美人胜过爱国家;大臣阿谀奉承,图利,不为百姓而为君主;国家人民遭到背叛,处于危险之中,这才是西周灭亡的真正原因。

正如历史学家郭沫若所说:“奴隶主贵族对奴隶和平民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发展,最后导致了周王朝的灭亡。”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长城的历史故事】相关文章:

长城自毁的历史典故08-07

与长城有关的历史典故01-28

长城历史故事03-29

长城自毁的历史典故08-04

长城史料与经典故事01-26

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典故(精选8篇)10-19

历史典故集锦-历史典故素材02-09

赵州桥的故事 历史故事08-02

历史故事精选12-1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