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秋季台风频繁,城市如何筑牢安全防线?

admin 2024-09-21 阅读:12

9月,长三角的天空不太平静,台风“贝贝嘉”刚离去,“普拉桑”就来袭。最新预报显示,未来一段时间,长三角地区还将有1~2个台风生成。台风肆虐,给城市安全和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秋季台风为何如此多发?特大城市如何筑牢安全防线?

_秋台风“任性”  城市何以“韧性”_秋台风“任性”  城市何以“韧性”

为何今年秋季台风较往年多?

9月1日生成的台风“玛卡”连续4次登陆,是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的最强秋季台风,其超强台风级别维持64小时,给华南地区南部带来大范围风雨天气。就在“玛卡”中止两天后,9月10日生成的台风“贝贝嘉”于周一登陆上海浦东临港沿海,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登陆后,“贝贝嘉”还带着风雨穿过上海、江苏、安徽,深入内陆。9月16日晚,“巴桑”在上海奉贤沿海第二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5百帕,这是历史上首次4天内两个秋季台风登陆上海。

为何今年秋季台风频频“光临”上海?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吴锐博士分析称,秋季台风(9月至11月)和夏季台风(6月至8月)数量差不多,但秋季台风登陆数量明显少于夏季台风。今年6月至8月,尤其是8月,没有台风登陆上海。所以到9月,从平均来看,可能达到平衡。根据历史数据,上海每年9月平均有2个台风,但今年已经超过这个平均值,而且还有1-2个台风来袭。

_秋台风“任性”  城市何以“韧性”_秋台风“任性”  城市何以“韧性”

群发台风来袭将带来哪些系统性挑战?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教授易承志认为,连续的台风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考验,特别是像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城区内大型建筑众多,可能存在高空坠物风险;同时,郊区也面临基础设施条件、技术尚未成熟等挑战。

秋台风“任性”  城市何以“韧性”__秋台风“任性”  城市何以“韧性”

台风增多和全球变暖有关吗?

近年来,强对流天气、冰雹、大量降水、持续高温等天气越来越频繁。吴博士认为,这和全球气候变暖有关,2016年以来,平均气温不断破纪录,上海今年的综合指数可能是有观测历史以来最强的一年。当然,这不仅仅是发生在上海,事实上,随着整个地球气温的升高,空气中的不稳定能量在增加,导致台风、龙卷风增多,包括前段时间湖南、江西的强降雨。

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地表温度、海面温度、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南极海冰面积和冰川融化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均创下新纪录。

报告称,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近地表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45℃。全球平均海面温度自2023年4月以来创下历史新高,7月、8月和9月大幅破纪录。热浪、洪水、干旱、野火和热带气旋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2023年,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里海洋表面被热浪席卷,破坏了重要的生态系统和食物系统。根据初步数据评估,观测到的冰川遭受了自195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损失,瑞士冰盖在过去两年中损失了约10%的体积。目前,南极海冰面积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冬季末期的最大海冰面积比之前的最低记录少了100万平方公里。此外,过去十年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是1993年至2002年间的两倍多。

易承志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造成海平面上升,这本身就是一种风险,也会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风险。比如农业、渔业、工业等各方面都会面临一系列负面影响,可能使经济发展放缓。此外,气候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加大了保险公司赔付压力,也会带来金融体系的波动。

秋台风“任性”  城市何以“韧性”__秋台风“任性”  城市何以“韧性”

人工智能如何帮助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近年来,气象“追风”技术和工具不断发展升级。台风“贝贝嘉”登陆上海前,已有多个大型气象模型在预报其登陆路径,其中上海的“伏羲”由上海科学情报研究所、复旦大学和国家气候中心联合打造,能在几秒钟内成功预报未来15天的全球天气。

前不久,NVIDIA还发布了用于高逼真度大气动力学模拟的生成式AI模型StormCast,该模型的突破之处在于能够在风暴生成前、气旋形成前分析天气系统,让台风提前一步被预测到。

_秋台风“任性”  城市何以“韧性”_秋台风“任性”  城市何以“韧性”

上海如何建设“韧性”城市?

韧性安全城市是指城市在应对冲击中,能有效预防和抵御各类重大冲击,在冲击后能快速恢复,保持城市核心功能正常运行,并通过学习和创新提高城市整体安全功能。韧性安全是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城市安全发展的战略选择。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需要不断提高城市全生命周期风险防控能力,全面增强城市整体韧性,不断提高城市安全治理水平。

台风“贝贝嘉”来袭,上海多处道路被淹。城市道路内涝与瞬间降雨量和城市硬件设施有关,早期建设时,城市排水系统并不完善。近年来,上海五大新城建设都把“海绵城市”作为重要理念推进,力争实现“小雨不涝、大雨不涝”的目标。

专家认为,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提高城市排水能力,但并不是万能的。“小海绵”设施对20-25毫米降雨有很好的蓄水能力,但只能在大雨、暴雨时起到缓解作用。另一方面,建设海绵城市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应急人员到场疏通淤堵,是海绵城市建设后必须定期进行的设施维护。加强海绵设施的日常定期维护,确保自然堆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有效性。

从自然角度看,灾害性天气有时会发生,但关键是如何应对、应对效果如何,这对一个城市来说确实是一种考验。“从上海的应对来看,以智慧城市为根基,以数字城市为支撑,真正让我们看到了韧性城市的魅力和能力。”易承志说。

看看新闻记者:陈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