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二中化学竞赛生全员获一等奖,学霸养成秘籍大揭秘

admin 2024-09-20 阅读:14

9月18日,武汉广播电视台记者来到位于中山大道的武汉市第二中学。在刚刚结束的第38届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中,武汉市第二中学二、三年级化学竞赛学生全部荣获一等奖,其中5名学生入选湖北省队。这一成绩创下了该校化学竞赛新高。

武汉优秀中学_武汉中学喜报_

经获得学校许可,记者来到位于该校致远楼竞赛部的化学竞赛队,探寻这里的“尖子生秘诀”。

Q1:采访:他们是什么样的学生?

下午3点左右,记者走进竞赛队的训练场地——两间宽敞明亮的教室,高二、高三化学竞赛的同学们分别坐在教室里。几乎每张桌子上都堆放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大学教材。教室里,同学们看书、算数,十分投入……每个人都在静静地学习,教室前的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计算过程。

_武汉中学喜报_武汉优秀中学

学生说:虽然很难,但是我愿意这么做。

16岁的罗子燕是比赛队里唯一的女孩,娇小的身材让她在其他队员面前显得“有点可爱”。但在采访中,透过女孩清澈的大眼睛,记者感受到了她内心深处坚如磐石的信念。

“如果说我们的竞赛教科书是一栋栋高楼大厦,那么高中化学就是下面的基石。”

“肯定很累,假期一般都没什么休息时间,不过我从没想过放弃。”

“因为一想到同学们很累却还在坚持,我就一定不会放弃。”

“我想读一所与化学相关的大学,我的专业也与化学有关。如果我达到了那个水平,我计划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相关专业。”

武汉中学喜报__武汉优秀中学

图说:武汉二中高一化学竞赛队(从左至右:竞赛教练赵东旭,学生:顾丽香、丁媛、周恩泽、宋冰玉、姚桐、罗子燕)

学长蔡博成不同于腼腆的罗子燕,他对化学有着狂热的热爱,与他交谈,能感受到热情奔放、意气风发的少年精神。

“它让我第一次能够花大量时间在我喜欢的科目上,而且不用太在意其后果。”

“我是学化学的,不会觉得苦涩,毕竟我的性格就是喜欢什么就不觉得苦涩。”

“至于幸福,就是当我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者看到了一些我不明白的东西,然后从不明白到有了新的认识。这让我很开心。”

“至于理想,我不喜欢给自己定太宏大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学一个跟我能力相匹配的专业,我一定会学化学!”

——蔡伯承《金句》

武汉中学喜报_武汉优秀中学_

图:高三化学竞赛队从左至右依次为:蔡博程、李俊山、黄胜瑞、李先伟教练

Q2:学生参加比赛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教练说:几个条件缺一不可。

讲述人: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先伟,负责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教学,目前担任武汉二中高中化学竞赛队总教练。他认为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一种天赋。”

“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容易缺乏毅力,还需要有很强的综合素质。”

“除了学习能力,还要对化学有兴趣,有努力的精神。”

“我们的学生基本是天天学习,一年到头都在学习。如果只有吃苦的能力,真的学不会比赛,也学不好比赛。两年内要看的书如果摆在地上,可能有一米高。”

Q3:学校竞赛队在竞赛训练中会给学生提供哪些支持?

教练说——制定策略,设计题库,陪练都很重要。

讲述人:赵东旭,武汉二中高中化学竞赛组竞赛教练,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负责结构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的教学。

“首先,我们要帮助孩子学习化学竞赛的整个知识体系,老师们会为孩子量身定制竞赛教材。”

“其次,我们要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有的孩子学习能力强,有的孩子学习起来慢,然后我们就会针对每个孩子,定制一些特殊的教学体系或者方法。”

“我们需要陪伴、鼓励,但也要严格。在这场持续两年多的高中化学比赛期间,我们的教练也放弃了所有的周末、寒假、暑假,时刻陪伴在学生身边。在学生训练期间,我们主要鼓励他们,尽力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我们也需要严格要求,确保他们在接下来比赛中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实现最终目标。”

Q4:这些成果的取得是预料之中的吗?

比赛团队表示:是的,在我们的预料之中。下一步,更高更强!

武汉二中化学竞赛组已拥有完善成熟的训练体系,从初中到高中、从初赛到决赛都有详细的课程安排。学校新建的化学竞赛专用实验室也达到了一流大学研究生实验室的标准。

在总决赛中,学生们将有机会与湖南四所名校(湖南师大附中、长沙一中、雅礼中学、长沙一中)同台竞技。

竞赛队目前有4名专职教练,实行团队合作教学模式,教练员教学经验丰富,分模块分工授课,科学带领学生快速成长。无论是提升学生能力,还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竞赛队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记者走访武汉二中发现,学校的教学指导思路是针对学生课余时间进行个性化培养,提供全面深入的学习路径,既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通过竞赛目标,初步探索出一条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实践模式。

_武汉中学喜报_武汉优秀中学

武汉二中竞赛部主任、省级物理教师詹存明告诉记者,在二中,竞赛和综合学习一直是两条腿走路,两条腿都要强壮。参加竞赛,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积极配合教练,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踏实学习,认真学习。学生要有业余时间,兴趣要浓厚,这是支撑他走下去的动力。学校对选手实行个性化培养模式,从入学开始,对每一位选手进行跟踪记录,连学生的草稿本、笔记本都可能被仔细跟踪,目的是充分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发现他们哪里欠缺,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提高。每个教练都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高一比赛结束后,利用空闲时间强化科目。高二始终保证语文、英文要与正常节奏保持一致。他们重回高考,一般用不了多久就能在考试中名列前茅。

媒体记者:曾小曼、付熙媛

通讯员:王爱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