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獅——令捕食者難以捉摸的「裝死」策略

admin 2024-09-12 阅读:7

ecab81e59f8bfed52fc160bbe447bc21_antlion-larvae-1140x641.jpg

在自然界中,許多動物在面臨捕食者威脅時會選擇「裝死」,以假裝自己是一具不值得捕食的腐屍。然而,當這些動物決定停止靜止並恢復行動時,接下來的行為往往是不可預測的。最新研究揭示,這種隨機性或許正是這些動物生存的關鍵。

8月22日發表在《PLOS ONE》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聚焦於螞蟻獅幼蟲(Euroleon nostras)的「裝死」行為。螞蟻獅幼蟲是一種以挖洞和捕食螞蟻聞名的小型昆蟲,牠們常常選擇將自己埋入沙土中來尋求安全。然而,當牠們面臨捕食者威脅時,會採取另一種防禦策略——靜止不動,假裝死亡。

這項研究由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演化生物學家奈傑爾·弗蘭克斯(Nigel Franks)教授及其團隊進行。研究人員使用自動化的視頻追蹤技術,觀察了螞蟻獅幼蟲在不同基質(如沙土或其他材料)上的行為,並記錄了牠們在「裝死」後的動作。結果顯示,螞蟻獅幼蟲在裝死後的行為高度個體化且不可預測。某些幼蟲甚至能夠靜止超過一小時,而其後的行動方式取決於牠們所處的環境及可用的逃生路徑。

正因不可預測才能躲避攻擊

圖說展示了螞蟻獅幼蟲在三種不同基質(紙張、淺沙、深沙)上的靜止時間,與它們靜止的次數(即每次靜止之後的順序)之間的關係:
藍色「小提琴圖」:顯示了不同靜止次數下靜止時間的分佈,中間的水平線顯示了中位數,上下的箱線顯示了四分位數。
紅色線:表示根據最佳模型預測的整體趨勢。
灰色線:顯示了每隻螞蟻獅幼蟲的靜止時間變化趨勢。
圖表的坐標軸使用對數刻度,幫助顯示靜止時間和靜止次數之間的關係。(圖/《PLOS ONE》)

這種不可預測性被認為是一種適應策略。由於捕食者無法確定獵物何時會再次移動,因此很難等待合適的時機發動攻擊。弗蘭克斯教授指出,這種現象與放射性原子的不確定性相似:「單個個體何時改變狀態是不可預測的,但整體模式卻是可預測的。」

除了揭示螞蟻獅幼蟲的隨機行為,這項研究還首次探討了動物在「裝死」後的行為模式。研究發現,螞蟻獅幼蟲可能會根據環境情況調整其行動策略,例如在感到安全後才開始移動,或在無法輕易鑽入的硬質表面上被迫尋找其他逃生方法。

儘管這項研究已經為理解「裝死」行為的演化適應性提供了新的見解,但研究團隊認為,仍需進一步研究來探索這些隨機行為的具體機制和影響。這些發現不僅為我們提供了更深入的生物學認識,也開闢了研究其他動物「裝死」行為的新方向。正如弗蘭克斯教授所言,這項研究開啟了探索「裝死後生活」的全新領域,使我們對這一奇妙的生物策略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