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特种兵出游很火爆,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哈尔滨的景点都打卡了:看了松花江、坐了缆车、去了中央大街、听了阳台音乐会、看了圣索菲亚大教堂、逛了道里菜市场、在马迪尔西餐厅吃饭、在红专街早市排队吃炸糕、在师大夜市吃小吃……但我们还是没有触及哈尔滨的灵魂,这座百年文化名城、世界音乐之城,不是走马观花就能听得懂的。
哈尔滨就像一本散落的故事书,每一页都散落在那些老街上。红军街对面是黑龙江省博物馆,西大直街是原铁道俱乐部,果戈里大街是秋林公司,还有古老的经纬街、靖宇街、兆麟街、中央大街……它们陪伴哈尔滨走过了黄金岁月。翻开这些散落的书页,我们就能拼凑出哈尔滨完整的故事。
我们的第一站是逛哈尔滨的老剧院。你会发现这里有很多剧院:中央大剧院、哈尔滨话剧院、哈尔滨歌剧院、车站剧场、百花剧院、黑龙江龙江剧院、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老音乐厅……这就是音乐之城的特色。听音乐会、看话剧、歌剧、演出,早已成为哈尔滨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百年前如此,今天依然如此。
01
中央大剧院旧址
哈尔滨中央大剧院旧址在道外区景阳街,与景裕街相望。哈尔滨人经常说起道里、道外,这个名字也是20世纪初中东铁路修建时遗留下来的。这里的“道”就是铁路轨道。一条滨州铁路贯穿哈尔滨,铁路以西的地区叫道里区,是华侨、铁路家属、富商聚集的地区,形成了国际化的商业模式。著名的中央大街就在道里区。道外区的居民主要是本地人、铁路工人、外省小商人和一些商贩,形成了传统的本土化商业模式。著名的中式巴洛克就在道外区。
1929年,哈尔滨中央剧场在道外区建成,原先是个名叫平安茶园的剧场,生意十分红火。老道外人习惯把剧场叫作戏院。当地一位老人回忆童年生活说:那时候老道外的街道热闹非凡,有魔术师、替身演员、耍猴人、杂技演员、皮影戏、相声演员、打鼓的、说书的、京胡的、唱京剧的……什么人都有,街上大大小小的剧场有十几家,生意都很好。剧场门口都会立着一块大大的招牌张贴海报,让观众提前知道哪天演什么戏、谁来当主演。遇到想看的戏,就可以在门口的小摊上买点瓜子、花生、糖炒栗子,进去看看戏,喝喝茶、吃吃瓜子,热闹中就能度过一整天。
老哈尔滨人都知道,中央大舞台、新舞台、同乐舞台是当时道外著名的三大剧场。中央大舞台多演京剧,新舞台多演评剧。一位90多岁的老人回忆说,当时全国最优秀的演员来哈尔滨演出,都会在道外演出。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著名演员都曾在这里演出过,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老道外戏迷众多,喜欢听名角们的戏,舍得花钱买票,哪怕演出十天八天,也绝对不会让观众感到无聊。
1932年7月,平安茶园改为平安有声电影院,又称平安电影院,是哈尔滨市第一家放映有声电影的电影院,内设424个座位,从规模、档次、服务等方面看,都算是市内一流的电影院。当时,平安电影院还聚集了40多家电影制片公司,自产影片,其中不乏爱国抗战片,生意十分火爆。1947年,平安电影院归哈尔滨市总工会管理,改名为“工人俱乐部”。1953年,归哈尔滨市文化局管理,1956年改名为新闻电影院。以前也叫水都电影院,我们父母那一代人应该对它印象很深。小时候新闻电影院最热闹的时候,为了买电影票经常要排队到半夜,有时候甚至排一整晚的队。开门放票的时候,家长们带着孩子挤进去,有时候能挤掉鞋子。想想也是一段很有意思的回忆。
如今,新闻电影院不再放映电影,而是改建成哈尔滨当地的一家剧场,二人转的演出多在此进行。许多候车的旅客都在此观看二人转,如果剧场爆满,还可以在走廊加座。演出总是很火爆,旅客在离开哈尔滨时欣赏一下当地的表演也是颇有趣味的。
02
哈尔滨话剧院
道里区兆麟街上的哈尔滨话剧院始建于1957年,但也算是一家老剧院了。它的前身是1930年由日本人设计建造的哈尔滨会馆,1945年被苏联红军接管,改建成莫斯科电影院,1951年移交给哈尔滨市文化局,改建为哈尔滨劳动人民文化宫。直到1957年,黑龙江省话剧院、松花江话剧院、哈尔滨话剧院合并组成哈尔滨话剧院,才正式成为戏剧演出场所。哈尔滨话剧院首任院长赵有良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副会长,可见当时哈尔滨对戏剧的重视程度。
说起戏剧,它和相声、小品、二人转都不一样,后者是起源于我国的戏曲,而戏剧是从西方带入我国的艺术形式。起初叫文明戏剧,直到留学归来的导演把它翻译成我们自己的形式,才开始叫戏剧。最早的戏剧是借用西方元素,重演外国的作品,比如《茶花女》、《钦差大臣》等。我们组建自己的戏剧团体时,特别是解放后,文艺工作者经常深入农村、工厂、学校、部队,收集演出素材。比如《夜幕下的哈尔滨》、《赵一曼》、《黄继光》等都是哈尔滨话剧院创作和演出的优秀作品。许多曾经或仍然活跃在荧屏上的明星都是哈尔滨话剧院的优秀演员,如杜雨露老师(已故)、赵淑珍老师、王刚老师、张毅、任帅等,都为舞台贡献了优秀的话剧作品。
03
哈尔滨大剧院
哈尔滨歌剧院是在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总理、朱德主席的关怀下于1959年成立的,朱德主席亲笔题写了剧院名称,现为全国六大歌剧团之一。我们听说过的中国著名歌剧,《白毛女》、《江姐》、《刘胡兰》、《小二黑出嫁》、《洪湖赤卫队》、《八女投江》、《乌苏里船歌》等,都曾在这个剧院演出过。1963年首演的《江姐》一直是哈尔滨歌剧院的保留剧目。听老人们说,当时《江姐》演出了1000多场,还是人山人海,剧院门口都买不到票了。
几代饰演江姐的演员都演得很好,唱得也很好,观众们也跟着一起唱。朋友们可能很难想象音乐之城的人们对戏曲的痴迷程度。毫不夸张地说,当年河边卖菜的老头儿都能唱上几句。我们父母那一代人对江姐的记忆刻在脑海里,说到某个情节,我们还能跟着唱。
进入21世纪,曾饰演江姐的女演员参演新歌剧《八女跳江》,在哈尔滨掀起观演热潮。哈尔滨歌剧院紧跟时代步伐,在创作中引入诸多新鲜元素,2011年推出大型电声交响音乐剧《智取威虎山》,舞台效果气势磅礴。如今的哈尔滨歌剧院节目丰富,除了歌剧,还有民乐、轻音乐、舞蹈、曲艺等节目,来哈尔滨旅游的朋友推荐去看看。
04
老霍尔音乐厅
道里区通江街上有一座老犹太会堂音乐厅,它的前身是1909年落成的犹太会堂,是当时犹太人工作和组织工会活动的场所,内部结构于1932年重建。20世纪60年代初,该建筑被哈尔滨车辆厂接管,用作招待所和青年旅舍。直到2004年,政府出资重新设计,把老犹太会堂打造成举办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塑造哈尔滨音乐的艺术殿堂。建筑从外观上看依然像教堂,但走进去,会发现是一个三层高的音乐厅,一楼会举办一些小型音乐会,以钢琴和管弦乐为主,哈尔滨师范大学的硕士、博士生经常在这里演出。哈尔滨不愧是音乐之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骨子里对音乐的热爱,生活中习惯听音乐会陶冶情操。即使是这样小型的音乐会也总是座无虚席。
老馆二楼是咖啡厅,通过旋转扶梯与一楼相连,站在扶梯上俯瞰音乐厅,十分壮观。喝着咖啡,听着楼下飘来的旋律,应该是哈尔滨人喜欢的休闲方式。三楼是书店,售卖一些年轻人喜欢的盲盒、文创产品和纪念品。整个建筑设施保存完好,艺术氛围浓厚,是文艺青年的最爱,拍照非常漂亮。
05
松光影院
在道外区北四道街上,有一座连外地游客都知道的老建筑——松光电影院。它的前身是1942年开业的大国光电影院,1950年改名为松光电影院。哈尔滨人都记得,80年代是松光电影院最火爆的时期,每放映一部电影,场场爆满。电影院门口挂着一张巨幅海报,只要有新的电影海报出炉,海报就会更换。门口有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放映时间和场次。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普通百姓能看场电影是一件幸福的事,所以票不好买,要提前三个小时来排队。谁家单位发电影票,那可真是羡慕不已。要是学校说组织学生看电影,孩子们前一天晚上肯定会兴奋得睡不着觉。由于松光电影院日夜放映电影,整条巷子热闹非凡,酒馆、烧烤店、杂货店等生意也红火起来。
对于很多哈尔滨市民来说,松光电影院不仅仅是一家普通的电影院,还承载着美好的童年回忆。如今,它是老道外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游客必去的地方。虽然我没有亲身体验过,但可以想象到那段快乐的时光。哈尔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古老的建筑,如果有什么你想了解的,请留言告诉我,我会慢慢给你讲这座城市的故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