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6 月首都图书馆演讲:从运河文化视角解析红楼梦与曹雪芹的关系

admin 2024-09-07 阅读:7

曹雪芹《大运河里的乡愁》

演讲人:张青山 演讲地点:首都图书馆 演讲时间:2024年6月

2500多年前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历史上中华民族的经济命脉,而且孕育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财富,伟大的文学经典《红楼梦》也与大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我们从运河文化的角度去分析《红楼梦》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探讨曹雪芹的家世、人生经历与《红楼梦》创作之间的关系,探讨曹雪芹为什么写《红楼梦》、为什么能写出《红楼梦》等重要问题。我不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但《红楼梦》的创作无疑与曹雪芹的家世、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流淌了千百年的大运河,见证了曹雪芹家族的兴衰,也给曹雪芹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这些都对曹雪芹的思想、情感乃至《红楼梦》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_大运河承载的曹雪芹“乡愁”_大运河承载的曹雪芹“乡愁”

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新华社供图

大运河承载的曹雪芹“乡愁”_大运河承载的曹雪芹“乡愁”_

中国邮政发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五)》。摄影:贾敏杰/光明影业

大运河承载的曹雪芹“乡愁”_大运河承载的曹雪芹“乡愁”_

张青山是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编著有《说红楼梦》、《西游记注校》、《会心集——红楼梦选集》、《说红楼梦里的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残篇——张青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著作集》等。

书本内外的怀旧之情

《红楼梦》第三回《深经》中对林黛玉到外祖母家的描写,既精彩又深刻。早期知本甲戌本《红楼梦》章目中,《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一文的“收养”二字旁有侧注:“二字醒目,凄凉至极。”林黛玉进荣国府,见“三四人争开帘笼”,有侧注:“实是实是。”我想这些评点是脂砚斋等人早期所写的。评点者对曹雪芹的家世、身世十分了解,对曹雪芹的创作过程十分熟悉,所以才作这样的评点。书中描写了林黛玉当日“弃舟登岸”,看到“深京”大街小巷的繁华,看到祖母家衣食丰足,看到贾母、王熙凤、宝黛初相见时又哭又笑的情景。如此细腻的心理感受,没有亲身经历,很难写得如此生动。

《红楼梦》第十九回,宝玉与黛玉闲谈,“宝玉问她进京时多少岁,途中看见什么风景名胜,扬州有什么古迹故事,当地的风土人情,黛玉就是不回答。”黛玉不回答的原因,是她“离父进京”,沿运河北上,一路上愁绪万千,一言难尽。《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对黛玉说:“那年我们进京,黄昏停船,岸上空无一人,只有几棵树,远处几户人家在做饭,炊烟碧蓝,直冲云霄。谁知昨夜读这两句,恍若重游那地。”香菱对黛玉说的话,是不是暗示了曹雪芹随祖母经大运河回京的情景呢?香菱是《红楼梦》中第一个悲剧女性,她和林黛玉都是苏州姑娘,命运与林黛玉十分相似。

无论是林黛玉从扬州坐船到大运河“辞父去京都”,还是香菱学诗时让林黛玉坐船走大运河回京都,这些都不是作者随口说说的话。历史上的大运河给曹家带来了繁荣,也给曹家带来了衰落,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有很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的一个表现,是曹雪芹的好友敦诚、敦敏兄弟在悼念曹雪芹的诗中,常常提到“扬州旧梦”“秦淮旧梦”,如:“扬州旧梦久醒,临邛杜碧裤衩。”(敦诚《赠曹雪芹书》)“秦淮旧梦人还在,偃师悲歌酒易醉。” (敦敏《赠秦浦诗》:“一年多来,不见曹俊瞻。恰巧路过别院明君林的杨氏亭,听见喧哗的谈话声,以为是曹俊着急来看望,惊愕又惊讶,便将酒言欢,聊以自得,顿生感慨。”“偃师哭歌悲遇,秦淮风月忆繁华。”(敦敏《赠秦浦诗》)

敦成、敦敏兄弟诗中多次出现的《扬州旧梦》《秦淮旧梦》《秦淮风月》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动机,也是《红楼梦》主要创作素材的来源。《红楼梦》既有《秦淮旧梦》《扬州旧梦》《燕市悲歌》,但主要反映的还是江南的生活。可以说,《红楼梦》是曹雪芹“思乡”的产物。

都说《红楼梦》是曹雪芹“思乡”的产物,有读者可能会疑惑,曹雪芹的“思乡”为何会属于江南呢?曹雪芹祖籍是东北辽阳,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北京,并创作了《红楼梦》,最后在北京去世,他的“思乡”为何会属于江南呢?从籍贯上讲,曹雪芹确实是北京人,祖籍是东北辽阳。但曹雪芹家族几代入籍北京,却已经在江南生活了65年。曹雪芹不仅生于南京,影响曹雪芹一生、影响《红楼梦》创作的曹家兴衰也发生在江南。曹雪芹的曾祖父叫曹熙,妻子姓孙。康熙皇帝出生后,孙夫人被选为康熙皇帝的保姆。从此曹家与康熙皇帝的关系非同一般,康熙甚至称呼孙夫人为“我老头子”。康熙二年(1663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熙受命重任,出任江宁织造总管。从曹熙开始,曹家三代四人(曾祖父曹熙、祖父曹寅、父亲曹颙、曹父)先后担任江宁织造总管,任期五十八年。

江宁织造厂的主要任务是为皇宫提供丝绸、缎子等衣物,另一项任务是充当皇帝的耳目。这个职位不高,但由皇帝的心腹担任,他们有特权直接向皇帝递交奏章。曹家真正的辉煌是在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时代。曹寅担任康熙皇帝的侍卫,深受信任。康熙皇帝沿大运河六次南巡,曹寅四次接待他。《红楼梦》第十六回,赵嬷嬷给贾琏、王熙凤讲“太祖效舜巡事”,其实就是指康熙南巡。此处有支部的评论指出:“借家访写南巡,可以寄托我对古今的怀念。”赵姑姑还说:“现在江南的甄家,天哪,多厉害啊!仅他们四次接见皇帝,若不是亲眼所见,谁也不会相信。”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中,京城里住着“贾家”,江南也有个“甄家”。贾家的“贾”谐音“假”,江南甄家的“甄”谐音“真”。这就提醒读者要分清真假,这是出于艺术创作的需要。赵姑姑在书中提到的四次江南甄家,其实就是指江南的曹家。

因四次接亲,曹家的辉煌在康熙年间达到顶峰。《红楼梦》中,秦可卿在梦中告诉王熙凤,他们家接见贵妃拜见父母,是“大喜事”,“盛况空前,火光冲天,锦上添花”,这正是曹家接亲的写照。但四次接亲虽然给曹家带来了无限的辉煌,却也埋下了曹家衰落的根源。《红楼梦》第十六回中,赵姨娘也提到了甄家接亲花费的巨额金钱:“只为接亲准备一次,银子花得如流海水!”“莫说银子已成泥,只要世间万物有余,便堆积成山海,‘罪孽怜悯’四个字,不计其数。”书中赵姨娘说江南甄家花钱接待皇帝,其实是在说曹家花钱接待皇帝。清人张福祥《朱熹辞》记载了康熙皇帝南巡时在扬州修建行宫的情景:“皇帝行宫建于三岔河畔,钱财浪费如泥沙。”这也印证了赵妈说的话确有其事。

曹家因四次接见皇帝而出现巨额亏空,康熙帝对此心知肚明,一方面力保曹家,另一方面又屡屡催促曹寅等人赶紧补上亏空。如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八月二十二日,康熙帝批示李煦的奏疏:“闻知国库亏空甚多,不知如何补足?慎重,慎重,慎重,慎重!”同年九月二日,康熙帝批示曹寅的奏疏:“两淮问题多,亏空甚多,当思补之法,在任期间最好无所事事,切莫大意,慎重,慎重!”五个“注意”之后,又有四个“小心”。可见曹家即便有康熙帝的庇护,巨额的亏空也不是小事。直到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病逝,曹家依然没有补回亏空,不过因为此时康熙帝还在世,可以说万事皆安。

康熙帝驾崩,雍正帝即位那年,将曹雪芹的舅父苏州织布师傅李旭的家抄了。当时江南的三位织布师傅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红楼梦》中描写的四大家族一样,“一失则全失,一荣则全荣”。雍正五年(1727年),曹雪芹的舅父或父亲曹父骚扰驿站等事,惹得雍正帝怒不可遏,曹家被抄,在江南坚守了六十多年的曹家从此没落。曹雪芹此时或许十二三岁,或许五六岁。雍正六年(1728年)春夏之交,他随祖母回京。从贵公子到落魄书生,大运河见证了曹雪芹所经历的这一巨大反差。而这段坎坷的经历无疑对曹雪芹的人生和创作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如鲁迅所说,“有谁从小康之家沦落到困苦之家的?我想,在这条路上,我们大概能看到人世间的本来面目。”

大运河见证曹家的兴衰

我们读《红楼梦》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疑问,比如,作者为什么要写“金陵十二钗”,《红楼梦》为什么要从苏州开始,林黛玉为什么要离开扬州的父亲而去京都,贾宝玉为什么在被打之后说要带他回南京老家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曹雪芹所经历的家族兴衰中找到一些答案。总之,没有这样的家族经历,没有这样的人生经历,曹雪芹就不可能写出《红楼梦》。所以,如果我们不能理解“乡愁”对曹雪芹和《红楼梦》的影响,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红楼梦》。

对于《红楼梦》的创作缘由,《红楼梦》一开始就提到了“思乡”:

这是书的第一章,作者说:他经历了一场梦,隐瞒了真实的故事,用“心灵沟通”的理论写了这本书《石头记》,所以才有了“甄士隐”等等。但书中到底记载了什么事件和人物呢?又说:“如今我忙于世事,一事无成。忽然想起当年所结识的那些女子,我一一细细地考察之后,发现她们的言行举止、学识无不胜于我。我一个男子汉,怎能比得上那些女子呢?我感到惭愧有余,后悔也无用。真是无计可施的日子啊!此时,我要抛弃过去靠天恩祖德的日子,抛弃衣锦还乡的日子,抛弃过去吃得好肥美的日子,抛弃过去背叛父兄的教育,抛弃师友的管教,甚至抛弃……今天,我把我所犯的罪过,我所没有掌握的罪过,我所过半生的清贫日子,整理成册,向世人宣告:我虽有此罪过,但闺中有人不以我为耻,我决不能用我的不配来掩饰我的不足和让它们消失吧。虽然如今的茅椽草窗,泥炉绳床,朝夕风露,院中台阶杨柳花草,却不妨碍我的写作。虽然我没学不会写,但何不借着假话、村话,讲一个故事呢……”

曹雪芹的“思乡之情”在这首开篇中表露无遗。

曹雪芹在开头又写了一首诗:

纸上尽是胡言乱语,字里行间尽是苦涩泪水。

人人都说作者疯了,可是谁又能明白这其中的意思呢?

众所周知,《红楼梦》中的许多诗词,其功能与其他古典小说不同,都是用来推动小说情节、刻画人物的,是《红楼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开篇这首诗,却是《红楼梦》中唯一一首不服务于小说情节和人物刻画的诗。作者是以自己的身份写下这首诗,其功能可以看作是作者对创作的自我叙述。

有读者会问,《红楼梦》的内容不是风月盛世的记录吗?不是描写宝玉黛玉的爱情吗?作者为何要把它写成“一捧苦泪”呢?这需要我们了解作者曹雪芹的人生经历和家庭背景以及它与《红楼梦》创作的关系。

《红楼梦》第一回,在作者的自我介绍之后,开始了故事的主线:

外面天色大亮,我便看了看石上的故事,据石上铭文记载:是日,地势向东南沉陷,东南角有一处地方叫姑苏,有城叫阊门,是天下最富庶、最风雅的地方之一。

过去人们总在讨论《红楼梦》为何选在苏州写成。如今倒是有些共识——因为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到了江南后最先担任的职位就是苏州织造,而曹家在江南的没落,是从苏州织造师李煦被没收开始的。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创作素材,不仅来自曹家的历史,也极有可能来自苏州李家的历史。《红楼梦》中以贾母、史湘云为代表的“史家”,可能主要来自苏州的李煦家族。李煦的儿子叫李鼎,史湘云的叔父是忠景侯“史鼎”,他们之间都有血缘关系的痕迹。

除了苏州,扬州也是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对曹家的兴衰也至关重要。有些读者读完《红楼梦》后,可能会误以为林黛玉不是苏州姑娘,而是扬州姑娘。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最早出现在扬州。《红楼梦》第二章:

那日,恰巧又到未央游历,听说今年被任命为御史的人是林如海。这林如海……是前朝科举状元,如今又升任兰台寺博士,本是苏州人,如今又被任命为盐政御史。

林如海是林黛玉的父亲,贾宝玉的舅父,原为状元,后升任兰台寺博士、盐监。这个“兰台寺博士”是一个虚构的官衔。汉代兰台是藏书的地方,清代没有这个官,但林如海担任的“盐监”在清代是存在的。他是全权管理盐务的官员,而管理两淮盐务的衙署就在扬州。《红楼梦》第二回提到“贾夫人卒于扬州城”。林黛玉辞别扬州父亲,前往京城,来到祖母京都的荣国府。《红楼梦》第十四回提到“林如海在扬州城捐建图书馆”。“捐建图书馆”是死亡的另一种说法。林黛玉返回扬州奔丧,并与贾琏一道将父亲的灵柩送往苏州安葬。

我们可以通过曹家与扬州的历史关联,充分理解书中这些描写的重点——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任盐政御史,而曹寅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在扬州病逝。曹寅在扬州去世后,曹家便开始没落。知道了曹家在扬州的这段故事,我们就不会对《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在扬州经历的描写感到惊讶了。

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开始,曹寅和李煦轮流掌管两淮盐务。曹寅死后,康熙帝任命李煦为盐政使。当时,盐政是一个暴利的职位,尤其是两淮盐政,几乎占了清廷盐税的十分之一。《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贾琏说:“现在要是能再多赚三两百万就好了。”作者写出了贾琏的这句话,里面的情感是常人难以体会的。

第54回,荣国府演戏的时候,贾母指着祥云说:

在我他这个年纪,他爷爷办了一个小戏班子,有个弹琴的也加入进来,什么《西厢记》的《听琴》、 《玉簪记》的《拨琴》、 《琵琶行》的《胡家十八拍》等戏,都真的变成了现实。

其中,《续琵琶》是曹寅的传奇剧,讲述汉末蔡邕之女蔡文姬在曹操的帮助下归汉的故事,第二十七幕《支拍》表现了蔡文姬创作和弹奏《胡家十八拍》的情节,表达了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

曹家的兴衰,曹寅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曹家的兴衰,都是曹寅造成的。从大运河的角度看,曹家的兴衰,也是曹家造成的。历史上,康熙帝六次南巡,都是通过大运河,曹寅四次接见曹家,将曹家推向了巅峰。然而,四次接见,都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亏损,最终为曹家的衰亡埋下了祸根。

《红楼梦》中的“江南”

《红楼梦》多处提到了江南的生活,语言、饮食、风俗、服饰等无不透露着“江南”色彩。细细阅读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曹雪芹对南京、对江南的“思乡之情”。

《红楼梦》第二回中,冷子星与贾雨村有一段对话:

子星叹息一声:“老先生别这么说,宁、荣两门如今冷冷清清,不像以前那样了。”雨村道:“当年宁、荣两府人丁兴隆,怎么现在冷冷清清的?”冷子星道:“是啊,说来话长。”雨村道:“去年我去金陵,想去看看六朝遗迹,那日进石头城,路过他家旧宅。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两府相连,占据了大半条街。”

这里,脂砚斋评语:“好,写空屋。”为什么说“写空屋”呢?因为南京曹家被充公了,所以是“空屋”,这对作者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伤痕。

第二回,贾雨村说:“金陵城中有金陵省体人院院长甄氏,受皇帝委派。”其实他指的是江宁织造厂曹氏,受皇帝委派到金陵。第三十三回,宝玉被打后,贾母对贾政说:“我看你也厌烦我们这些女人了,不如赶紧离开你,让大家清净些。”说完便派人去看轿子,“我与你夫人宝玉即刻回南京!”第四十六回,贾赦要娶鸳鸯为妾,刑夫人问王熙凤鸳鸯父母的情况。凤姐说:“他父亲姓进才,两口子在南京找房子,从不来京城。”贾赦立即叫来贾琏,说:“南京看房子的人不止一个,赶紧把进才叫来。”贾琏回答说:“你去北京吧。南京那边的下一封信,说进才已经入了迷,还送了银子给他做棺材。”清人徐朝贵在《江衡秋序》中说: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秋,我到了北京,“我到了京城,宰相罗璧权对我说:‘近来有一部《红楼梦》,你可知道?虽是民间史,却颇有趣味。’”当时京城人都夸赞它,认为它是人才。我一看,一切景象都是南方人所想的那样,和京城大不相同。……到了南京,才知道作者曹雪芹是前尚义……”所谓“前尚义”,就是指当时的江宁织造厂。

过去在讨论《红楼梦》作者是谁时,有人发现《红楼梦》中吴语大量出现,尤其是南京话、扬州话,评论中也出现大量“吴语”。有人判断《红楼梦》作者不是曹雪芹,因为曹雪芹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北京,在北京写《红楼梦》,不可能掌握那么多吴语。《红楼梦》出现这种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了。曹雪芹极有可能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离开南京北上了,他不仅说江南话,熟悉江南生活,而且他回北京之后的生活环境,包括他的亲人,都说江南话。在这样的环境中他都能想起《秦淮风月》和《扬州旧梦》,《红楼梦》中出现大量的吴语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因为心中有“乡愁”,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才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家乡的感情。

第三回,贾母对林黛玉说:“你不认识他,他是我们这一带出了名的痞子,南省的人都叫他‘辣子’,你就叫他‘凤辣子’就行了。”这个“辣子”是南京话。其他类似的词还有“老头子”、“花花公子”、“鲜嫩”、“汗巾”等。第六十三回,贾蓉叫凤姐“凤姑娘”,也是江南话。在《红楼梦》中,经常可以听到扬州话,如“此时”:“二爷这会儿在家”、“我这会儿跑过来了”(第十六回);如“刚才”:“刚才老爷叫你干什么?”(第十六回);还有“喝茶”、“喝酒”、“卑鄙”等。第62回的“一筐炭”、“一担精米”都是江南话。第77回王夫人说的“卖油的用水梳头”,也是江南话。

《红楼梦》人物服饰很有特色,作者对服饰、面料等相当熟悉,所安排的各种服饰,无论款式、色彩,都与人物的形象、性格乃至命运息息相关。王熙凤会见林黛玉时,穿的是百金蝶花卉的红缎窄袄;贾宝玉会见林​​黛玉时,穿的是双色金蝶花卉、大红箭袖袄;宝玉在梨香园见到薛宝钗时,穿的是“玫紫双色金银鼠披肩袄”等等。以上均为江宁宫廷所用,即南京织锦。

《红楼梦》中提到了不少江南美食,如无锡的特产“汇泉酒”就被提到了两次。第十六回,王熙凤对贾琏的保姆赵妈说:“你儿子送的汇泉酒,尝尝。”第六十二回,房官对贾宝玉说:“我吃面也不习惯,早上不爱生吃。……先给我弄一碗汤,半碗糯米,我吃完就算了。晚上喝酒,谁也不许管,我尽量吃饱,先喝家里的两三斤好汇泉酒。”王熙凤在第十六回中提到的“火腿炖猪肘”、第八回中贾宝玉在薛姨妈家喝的“酸笋鸡皮汤”、第六十二回中方官吃的“虾丸鸡皮汤”、“酒蒸鸭”、“胭脂鹅脯”等,都是江南菜。

在《红色大厦的梦想》中,提到了许多江南的名字,包括吉恩,古苏,云元,扬祖,魏扬,魏扬,shitoucheng,江宁县,江宁县,苏州,苏州,Xuanmu,Xuanmu,Huqiu,Huqiu,Huqiu,六王朝,一般提到了fenghuang Mounty of Zhongshan,they of they of ti of ti of ti of ti of ti of ti of ti od ti of ti od ti of ti of tay''取代了“京都”和“ Shenjing”。暴露了,她命令她的仆人王杀死王子。他还害怕王Xifeng会怪他,所以他躲在外面几天,然后撒谎,说:“张华在他逃脱的第三天被他殴打,他在Jingkou n.nanjing nanjien nanjien nanjien nanjien of inanjien,鉴于当时的交通状况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从北京到Jingkou。

第67章讲述了Xue Baochai的兄弟Xue Pan的故事,他在交易商品后从江南回到北京S和小雕像都覆盖着绿色的纱布。谎言是戴尤(Daiyu)回到她在苏州的家乡。起初,鲍尤(Baoyu)不相信,“你又在说话。你们。“每个人都感到困惑并问了一下。直到那时他们才知道Zijuan的笑话是林达尤回到苏州让鲍尤乌生病了。尽管这种“闹剧”主要表明了鲍尤乌对戴尤的深情,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揭示了苏州是sizhou diai ish and homet homes homes homes homes homes homes nes thise diai。只有Lin Daiyu的“ HomeSickness”,也只有Cao Xueqin的“ HomeSickness”。

概括

红室的梦想是作者的生活作品,以及他的整个人生经验,才华和情感的结晶。 Liu e是Lao的旅行的作者,也评论说:“ ...李sa是Qu Yuan的哭泣,Zuangzi是Meng Sou的哭泣,... Li Houzhu对他的诗歌哭泣,Bada Shanren用他的画作,Wang Shifu哭了起来“酸眼泪……在一个洞穴中命名'一千朵花'和葡萄酒'一杯杯子'一千个​​花朵一起哭泣,一千个美女一起悲伤! “红色豪宅的梦想”不是Cao Xueqin的自传,而是不可磨灭的“居家”和“ Qinhuai的旧梦”和“ Yangzhou Wind and Moon”,为“创造红人的梦想”而言,为“愤怒的人”进行了愤怒。

在Qianlong统治25周年的第九个节日(1760年)之后,Cao Xueqin的好朋友Dunmin通过他的朋友Minglin的Yangshi Pavilion,并偶然遇到了Cao Xueqin。是Cao Jun,所以我急忙拜访他。

可以看出,野生起重机是鸡之一,院子另一侧的感叹更加渴望。

我为您的优雅和知识感到羞耻,我为您作为孟将军而感到羞耻。

Qinhuai旧梦的人民仍然在那里,Yanshi的悲伤歌曲很容易喝醉。

突然,我们经常见面并握住双手,分离的岁月就像漂浮的云一样。

在邓敏(Dunmin)的诗中表达的情绪非常激烈。 Yanshi很容易喝醉。我们经常遇到并握手,分离和聚会就像漂浮的云一样。 Cao Xueqin的挥之不去的“乡下”。周·鲁钦(Zhou Ruchang)先生推测,库津(Cao Xueqin)的旅行是Qianlong(1759年)和25年(1760年),而Cao Xueqin在这次旅行后去世了两到三年。 sions”。

通过这次讲座,我们希望帮助每个人都能进一步了解Cao Xueqin的“居家”,并了解Cao Xueqin和“ Red Mansions”和Jiangnan之间的不可分析的联系,以及大运河的重要节点,例如Nanjing,Yangzhou和Suzzhou,我对此有所了解。再次梦想着红色的豪宅,“我们将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Cao Xueqin对他的国家的感情,他的繁荣和衰落的感觉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生活品味。

Guangming Daily (September 7, 2024, 10th edition)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