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迎新:见面礼新意满满,双胞胎同分入学,大黄蜂机器人亮相

admin 2024-09-01 阅读:7

双向奔跑的“迎新礼物”、高考分数相同的双胞胎、“大黄蜂”机器人……8月底,上海高校2024级新生陆续报到,热闹的校园里洋溢着迎接新生的喜悦。

_沪迎科技有限公司_双胞胎欢与畅是哪里的

上海英大新生报到注册。

【充满“新”意的迎宾礼物】

8月30日,上海理工大学迎来了2024级新生,新入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全部报到,成为海泉路100号、漕宝路120号的新主人。智能技术系的巨型机器人“擎天柱”和“大黄蜂”前,不少师生、家长纷纷前来合影,精美的设计展现了同学们的创新能力,新生们也在机器人面前感受到了学科知识的魅力。外国语学院将每位新生的名字镌刻在合影板上,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外国人第一时间看到他们的名字。

沪迎科技有限公司_双胞胎欢与畅是哪里的_

上海英商学院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大一学生蒋晨琪曾荣获“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银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插花项目金牌,她也是今年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插花项目中方集训队员。如今,她怀揣理想与梦想,再次在上海英商学院启程:“期待在上海英商学院美丽的校园里,遇见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希望未来继续攻读景观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知识与技能并重,用插花书写精彩人生。”

_双胞胎欢与畅是哪里的_沪迎科技有限公司

本科一年级学生蒋晨琪(中)与妈妈一起到校报到。

8月31日,上海理工大学4000余名新生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盼走进大学校园,开启探索无限可能的青春之旅。截至下午5点,上海理工大学2024级新生报到率已达96.7%。

双胞胎欢与畅是哪里的_沪迎科技有限公司_

中德学院大一学生李恩林与母亲陈萍女士将1945年沪江建筑系毕业年鉴捐赠给学校档案馆。

棕红色的皮面封面上印着“忠诚、勤奋、热爱”和“沪江建筑系”几个字,内页则是黑白老照片和一位建筑系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到校报到第一天,中德学院大一新生李恩林和母亲陈萍将这本珍贵的1945年沪江建筑系毕业纪念册捐赠给了学校档案馆。“这本纪念册的主人是沪江大学建筑系校友沈一平先生。时隔近80年,我也来到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读书,感到特别有缘。我和父母商量后,决定将其无偿捐赠给学校,作为入学礼物。”李恩林说,纪念册里的大学生西装革履、风华正茂,这种精神也激励着自己。

_双胞胎欢与畅是哪里的_沪迎科技有限公司

学校与新生互赠纪念品。上海科技大学出版学院将师生精心设计的文创作品带到迎新展台,作为新生的迎新礼物,让新生对专业学习充满期待和信心。出版学院设计系大一学生朱章静喜欢集邮,她在展台前收集了动画系版画班的校园地标建筑原创集邮:“现场的学长们的课程作品、龙鳞装订书、纸雕灯、手工陶艺作品等让我大开眼界,让刚踏入校园的我更加清楚自己未来能学到什么、学到了什么。专业分类后,我想学产品设计,希望今年努力‘加码’,顺利考上心仪的专业。”

双胞胎欢与畅是哪里的__沪迎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科技大学大道学院迎来了新生。

在上海科技大学校园里,上岛书院用创意礼品、温馨装饰迎接新生。印有专属名字的棒棒糖为开学第一天增添了更多甜蜜与欢乐。青春洋溢的帆布包、T恤衫陪伴朝气蓬勃的学子们启程。老师的留言卡被系在丝带上随风飘扬,来自老师们的关心与支持也洋溢在心头。

_沪迎科技有限公司_双胞胎欢与畅是哪里的

上海科技大学为新生准备了专属冠名棒棒糖。

【两对同专业的双胞胎】

在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的报名现场,迎来了两对双胞胎,一对是来自贵州的姐妹赵云蕾、赵云雨,另一对是来自新疆的兄弟胡逸帆、胡逸飞。更有趣的是,这两对双胞胎同时被工科实验班(电子信息类)录取。

相比妹妹,姐姐赵云蕾性格更外向。她说:“我和姐姐一直都是互相成就、互相推动的,我们兴趣爱好相似,想读的专业也差不多。如果考上同一所大学,可以互相照顾,不会孤单。而且我们默契地考了同样的分数,报了同一个专业。今天我们两个都实现了读理工科的梦想,我很开心。”

_双胞胎欢与畅是哪里的_沪迎科技有限公司

两对双胞胎新生在上海科技大学校园相遇。

胡一飞和胡一帆的高考成绩也十分相似。在他们看来,保持好成绩的秘诀,一方面是无形中互相跟上,另一方面是从小有一个优秀的学习伙伴,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胡一飞说:“我们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同一所大学。希望在人生的新阶段,我们还能并肩作战,一起面对挑战,一起探索未知的知识,享受青春的美好时光。”

虽然校园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给新生报到带来一些不便,但上海理工大学还是做了充足的准备,更好地迎接新生的到来。让赵云蕾姐姐暖心的是,报到前一天,她和妹妹就已经入住宿舍,宿舍阿姨特意给她们送上了空调遥控器和水卡。随后,她们用提前办好的校园电子卡在餐厅品尝了大学里的第一顿饭,这让姐妹俩对开始新生活更加期待。

沪迎科技有限公司__双胞胎欢与畅是哪里的

两对双胞胎新生在上海科技大学校园相遇。

【志愿者:流动的校园“指南针”】

报到第一天,校园里熙熙攘攘,学校迎新志愿者“小红”和“小白”们给新生和家长指路、帮忙搬行李上楼、讲解电器使用、生活设施使用……来自上海理工大学机电学院的刘照红6点起床,拉着小推车在毛主席广场和学生宿舍间“穿梭”。“早上要来回十几趟,大一的时候学长学姐们也给过我很多帮助,今年我报名当志愿者,希望把这种有爱的氛围传递下去。”

沪迎科技有限公司_双胞胎欢与畅是哪里的_

上海职业技术学院忙碌的志愿者。

上海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实验班新生张亚瑞来自内蒙古,她和妈妈拎着大包小包,拖着大箱子,从报名处出来就看到拉着推车的志愿者:“新生报名流程很清晰、方便,校门口有班车运送行李,辅导员和学长们在报名点亲切交流,志愿者们一路护送我们到宿舍楼,解答了很多生活上的疑问。”张亚瑞的妈妈第一次独自住在这么远的地方,有点担心,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让她安心。借助校园地图,张亚瑞和妈妈对学校各个区域的位置有了基本了解。办理入住、收拾好宿舍后,她们开始骑共享单车在校园里探险。

由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师生员工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在炎热的天气里穿梭忙碌,新生需要帮助的地方他们就出现在哪里,指挥班车、搬运行李、指导报到……温暖的帮助、贴心的话语,让新生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双胞胎欢与畅是哪里的_沪迎科技有限公司_

上海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忙碌着。

志愿者们除了是“接送机员”,还是流动的“校园指南针”,随时随地为新生和家长指路。“去食堂怎么走?”“军训服在哪儿拿?”“空调卡在哪儿充值?”来自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的小志愿者方宇耐心解答。尽管帽子被汗水浸透,烈日炎炎,光电学院的杜宇始终冲在志愿服务的最前线:“我做志愿者,不仅是为新生迎新出力,更是为了让新生少走弯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