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条支持创新药方案通过,医药板块或迎底部反转

admin 2024-08-13 阅读:2

全产业链创新药支持方案获批,意味着医药行业已经触底,基本面、估值、配置也都处于历史底部,可以看好医药行业。

周晖/文

近两个月医药板块从高点回落17.5%,板块再度回调至历史底部区间。目前申万医药板块10年分位市盈率(PE)仅为2.8%,市销率(PS)和市盈率(PB)分别仅为1.9%和0.3%。随着《支持全链条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正式获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成为行业反弹的催化剂,政策底部已现。

华福证券认为,2018年以来,医药行业受政策、疫情及国内外环境等影响,整体增速有所调整,但长期稳中向好的趋势不变,且医保基金在控费背景下持续增长。医药板块内部各板块分布较前期发生明显变化,新时期行业有望迎来持续的结构性机会。

历史概述

据华福证券总结,2008年以来医药板块经历过三次大的历史底部:

2008年11月:行业首次触底,医药板块(申万)下跌57.1%(2008.1.1-2008.11.4),最低PE估值19.6倍。

行业基本面:仍在三大医保全覆盖下,支付能力在提升,需求在释放,基本面非常强劲;二级医药上市公司结构:符合行业现状,医药上市公司以中药、化学药为主,但化学药市值超过中药;外部环境: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市场全盘回调。

次要表现:虽然整个市场处于动荡状态,但医药板块在基本面强劲的支撑下,具有较强的防御性,在当时通胀环境下受到高度认可,且2009年新医改政策开始实施,触底后迅速反弹,并形成“V”型行情走势。

2012年1月,行业出现第二次历史底部,2011年医药板块(申万一级分类)下跌30.9%,最低PE估值为25.5倍。

行业基本面:医药行业需求仍充分释放,但医保支出增速超过收入增速,医保基金压力初步显现。2011年以来成本控制措施陆续出台,安徽采用“双信封”招标模式,实行“量价联动”、“单一来源承诺”等办法,政策面出台《药品出厂价调查办法》,确实拖累了行业增速。同时,2011年行业出现多起“黑天鹅”事件,如重庆啤酒乙肝疫苗事件、贵州16家血浆站关闭事件;二级医药上市公司结构:早期医药上市公司以中药、化学药为主,但中药市值超过化学药;外部环境:整体市场也迎来明显下行周期,2011年上证指数下跌21.7%。

次要表现:在此轮打压之下,医药板块经历了短暂的回调,直至2012年底才出现明显的底部反弹,这主要是因为新医改以来,医保支出开始大幅扩张,以及2012-2013年《医药产业十二五规划》、《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新版基本药物目录等利好政策明确出台。

2018年12月:行业遭遇第三次历史底部,医药板块跌幅37.6%(2018年5月27日-2018年12月22日),最低PE估值为24倍。

行业基本面: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4+7”带量采购启动,开启长期集采控费模式,集采、医保谈判也逐步成型,传统药企压力明显;2018年疫苗事件也对行业情绪造成明显影响,导致板块整体低迷;同时,2017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2018年创新鼓励政策不断出台,医药创新积极性高涨;二级医药上市公司结构:中药相对占比明显下降,器械、服务明显上升;外部环境:2018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行业整体出现调整,恢复上行周期。

次要表现:此轮底部区域在2019年初迎来板块反弹,行业内更多新兴板块开始发力,例如创新药及设备、医药外包(CXO)、医疗服务药店等,本质上还是高增长板块和创新药表现更强。

回调分析

据华福证券研究,医药板块本轮下行周期自2021年中至今已持续三年,板块整体回调幅度达50.9%(2021年6月30日-2024年7月4日),7月4日最低估值23.3倍再次回调至历史低位。近三年的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行业周期:2020-2021年新冠背景下,医药板块上涨明显,估值高位后回归均值。CXO板块确实表现出周期属性,投融资下行周期中实现的业绩,以及中美关系对相关板块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近年来消费整体疲软,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医药消费相关板块的体量。

二是医保费用控制:从带量采购、医保谈判控价到近期的比价政策,行业增速受到一定抑制,板块情绪受到明显影响。

此轮探底区间经历了数次触底,但每次都迅速反弹。

2022年9月:本轮首次触底,板块跌幅41%(2021.6.30-2022.9.26),最低PE估值20.9倍,估值位置达到2008年以来最低。主力高点持续下跌,叠加2022年疫情情绪影响。但考虑到疫情期间新冠相关增长需求较多,如药品、疫苗、手套、口罩等,行业当时有部分一次性涨幅虚高,实际估值没有表面那么低,9月之后随着疫情政策放松预期有所反弹。

2023年9月:本轮第二次触底,板块下跌19.4%(2023.2.3-2023.9.8),最低PE估值24.3倍。2023年的调整主要因为疫情过后需要消化一定的疫情相关基数,同时主营业务恢复略低于预期,行业情绪低落,在业绩短期影响逐渐清除后,再次迎来超跌反弹。

2024年2月:本轮第三次触底,板块下跌24.1%(2023.12.8-2024.2.5),最低PE估值22倍。本轮调整主要因为宏观环境整体流动性危机,医药行业需要消化2023年一季度疫情缓解时需求爆发的高基数,因此在2月中旬-3月随市场反弹后,因一季度业绩压力迎来一定回调,4月下旬业绩消化后重回高点;4月反弹主要因为市场预期二季度有望好转,但目前跟踪显示4-5月同样存在高基数压力,院内增速一般,同时院外消费在当前环境下也面临压力。政策面,近期有比价、提质、扩大集采等影响,导致行业整体再次调整至目前的底部位置。

行业表现

华福证券认为,从2024年3月创新药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全链条鼓励创新药的方案正式出台,再次明确创新药属于新型质量生产力,有望成为医药市场的利矛。从投资角度看,以下两点非常重要。

第一是商业化:加速入院和排除付费,将明显利好核心管线进入扩量期的企业。国产创新药研发时间较长,已进入扩量阶段,一方面企业第二增长曲线开始起步,另一方面生物技术开始落地,部分企业将扭亏为盈。

第二是全球竞争力:全链条鼓励创新和过去不一样,非常注重真正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药。未来可能会出台研发和应用支持目录,看好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品种。

通过回顾医药行业历史上的至暗时刻,华福证券认为医药行业已经见底,全产业链支持创新药方案获批,表明医药行业已经见底。基于2023年三季度的低基数,行业2024年三季度的业绩同比增速应该不错,意味着行业基本面已经见底。结合目前的配置和估值,华福证券认为,目前的市场可能已经见底,可以看好医药行业。

虽然医药行业每次调整的基本面和外部环境都不一样,每次反弹板块的表现也不同,但最重要的是行业走势。医药行业及其子行业的基本面非常重要。华福证券认为,在支付端承压、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医药行业仍将结构性分化,不能简单投资于前几大板块。医药短期投资的重点是创新题材和中期业绩超预期。

投资策略为:调存量、求增量、求变量。其中,调存量:支付端追求成本效益——需求端进口替代和疾病谱变化,以老龄化为核心;求增量:技术突破或创新——创新药物和设备和国际化赚钱从外国人手里,以出海为核心;把握变量:新一轮国企改革——国企改革和行业集中度提高、做大做强的必然趋势,注重并购重组。

华福证券建议,医药行业中长期配置思路主线有五条:一、创新药、医疗器械:符合国家新型优质生产力方向,预计近期有持续政策催化,部分公司进入商业化变现、放量阶段。二、国企改革主题:新九条国策下,国企确定性高,国资委对上市公司经营性、市值要求提高,重点关注民族药,如业绩不错的中药、有一体化的血液制品等;三、中药:政策环境向好或有来自基药的催化,分红高且业绩符合当前市场风格,关注基药及高分红的非处方药(OTC);四、医疗器械:股价已充分调整,关注竞价情况,预计三季报或有体现,可提前布局;第五,原材料:业绩利好,芯片利好,行业或将出现拐点,减肥药产业链已开始体现业绩。

本文于 8 月 3 日发表于《证券市场周刊》

_医药市场机会_2021年医药行业机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