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是企业的事,但在实际办事过程中,政府服务与企业感受也存在“温差”。如何让政策举措更贴近企业实际需求?上海正努力把优化营商环境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一线服务效率,打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
在浦东新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沿街底层的“莲池劳模工作室”是为市民和企业答疑解惑、解决各类疑难杂症的前沿阵地。从税务大道同益路上航浦东工作站、“双柱”专家席到未决事项举报窗口、双语服务台等,小小的工作室里嵌入了丰富的涉税服务功能。
因为补缴税款缴存时间差,这位市民今年未能办理纳税申报,工作人员不仅迅速找到问题症结,还及时受理,帮助她完成重新申报。浦东新区税务局税务一处处长连驰说,市民要先咨询,在办理过程中,我们的税务征缴互动人员会判断是线下办理还是远程办理,并能引导人流,让他们能更便捷地办理这项业务。
如何才能让纳税人和纳税人满意?在一线工作15年,连驰深刻认识到税务工作不只是处理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关乎纳税人的切身利益,必须用强大的业务能力打磨精准服务。例如,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很多企业走出去开疆拓土,但往往缺乏应对国际税务体系风险的能力。今年4月,上海首个税路实体工作站在连驰工作室成立,结合前端咨询与后端支持,为海外企业提供从项目投标到竣工投产的全周期税务服务。
连驰之前合作过一家民营半导体公司,这家公司已经在全球很多国家建立了相应的产业布局,他们向工作站寻求帮助,我们先帮他们了解政策,包括是否要缴税、怎么缴、缴多少,然后帮他们做了测算。
最贴近纳税人,交流最频繁。在连驰看来,基层每一个税务干部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落实者。每解决一个诉求,每优化一项服务,都是为了帮助企业稳步前行,帮助市民安居乐业。连驰认为,这是最后一步。有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政策,因为我们这两年变化很大,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服务于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于这些企业。有很多变化,改革很多。在这个政策最终享受到、执行到位的过程中,我们怎么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真正落地?我觉得我们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浦东新区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副处长单华娟表示,税务工作其实是一个贯穿经济活动始终的过程,所以要想更好地服务纳税人,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打造以高效办税为目标的机制,效率高了,服务纳税人的体验感就高,纳税人的获得感就大。
用过硬的业务本领打磨基层队伍,让营商环境理念深入人心。今年,全市各区还采取涉企事项办理下沉、营商环境政策下基层、进工业园区惠及企业等举措。
作为周浦智谷的企业服务专员,肖石目前服务着40多家中小企业。从初创企业到成长期企业,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遇到的问题不同,需要的政策支持也不同,这就需要肖石时刻紧跟热点话题,不断学习。肖石说,自己平时的工作内容其实比较多元,其实通俗地说,企业的“吃喝拉撒”其实都包含在内,比如初创企业如何降低运营成本?成长期企业更需要产业政策的支持。招商引资的模式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包括一些服务内容和水平提升。
为不断提升“店员”服务水平,确保政策无“温差”落地,市发改委8月初在浦东举办热点营商环境政策培训会,各街道、镇、区管理局200余名一线服务专员齐聚一堂,围绕企业可享受的税费政策、用工补贴政策等优惠政策,以及劳动争议、企业信用修复等常见问题,各部门拿出“真招”为专员答疑解惑,让惠企政策通过一线专员更精准地送到企业手中。
浦东新区税务局货物服务税处二级主持人曾华利介绍,今天我们做的一些专题,是针对纳税人在日常经营中疑问较多、咨询较多的热点问题进行解析,比如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政策、一般纳税人增值税退税政策等。一些政策我们还会进行深入解读,通过面对面的方式,由专员传达,再由专员直接传达到企业。
陆家嘴管理局一线招商专员刘伟跃认为,一旦有新政策出台,企业可能直接想到一线招商人员,会首先询问我们。因此,对于一线专员来说,我们需要一些专业的老师来帮助我们解读,让我们更透彻地理解这些政策,更好地向企业宣传推广。
市发改委商务处副处长孔元认为,在最后一公里层面,其实今年的行动计划也专门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各园区、区企业服务专员关于社会企业营商环境政策演讲的培训。通过这样的对企业一线服务人员的培训,希望园区能够以企业服务专员为枢纽,加强市、区两级各专业部门资源的支持和赋能,让他们更好地为企业解答政策、解决诉求,进一步弘扬我们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心营商环境的理念和有求必应、没事不打扰的理念,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看看新闻记者:谢丹青、邢莹、唐杰、王欣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