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的典故:淳于髡与楚庄王的故事

admin 2024-08-11 阅读:17

“一鸣惊”这个成语指的是一个平时不为人知的人突然做出令人吃惊的举动。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胡胡列传》,讲的是淳于髡用隐语劝说齐威王的故事。不过,《韩非子·喻老》中也有类似的说法:“虽不飞,亦飞天;虽不鸣,亦鸣惊人。”这是楚庄王的故事。

楚庄王的故事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来到周国边境,与洛阳西南的陆浑戎交战。为了向周天子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他在那里视察军队。名义上的周定王立即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问楚军。楚庄王心想:周朝这么弱,我楚国这么强大,轻而易举就能把洛阳夷为平地,轮到我当皇帝了。于是他轻蔑地问王孙满:“九鼎有多重?”

九鼎是王权的象征,王孙满知道楚庄王的用意,于是一针见血地回答道:“治天下,关键在善政,在民意。至于谁能夺得九鼎,那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别拦着我夺取九鼎!”庄王大怒,喝道,“以我楚国的军事实力,轻而易举就能夺取九鼎,一统天下!”

“哎呀,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王孙满捋着胡子,淡淡的说道,“当年,禹王把九州上贡的铜铸成鼎,就是九鼎,这只是天下统一的象征,而统一的根本还是禹王的贤明统治。夏桀暴虐,商汤有德,九鼎就转移到殷人手中;殷纣暴虐,周文、吴有德,九鼎就转移到周人手中。只要百姓赞成,就算没有鼎,天下也会安定;如果百姓反对,就算有九鼎,也迟早会灭亡。”楚庄王听了王孙满的话,点了点头。王孙满又说:“现在周王虽然弱小,但还不到用圣人来代替他的时候,所以九鼎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楚庄王听后,二话不说,调转马头,率军回楚国去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楚庄王称霸中原的事件,是楚国北上称霸中原的具体表现。

楚国位于今天的湖北省,西周初期十分弱小,但当时周边没有强大的邻国,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南方的一支强大势力。北方的“华夏”国家看不起它,称其为“蛮夷”,而自视为“蛮夷”的楚国却不把北方的“华夏”特别是其总代表周天子放在眼里,妄图武力夺取中原。中原各国先后以齐、晋两大国为主力,阻止楚国北上,并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标志着晋楚两国长达80余年的争霸之战的开始。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奠定了称霸的基础。公元前613年,楚成王孙、穆王之子鲁即位,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楚庄王。楚庄王在位第八年,便以平定中原为目标。公元前597年,楚晋之战,楚军大败晋军。此时,位于晋楚之间的陈、郑、宋等小国也纷纷臣服于楚国。楚庄王一时成为霸主,其地位在春秋五霸中仅次于齐桓公、晋文公。

一鸣惊人的成语故事视频_一鸣惊人出自哪些历史故事的成语_成语一鸣惊人的故事

这和楚庄王的开明政治有关。楚庄王在位期间,非常善于用人,采取了一套考核官员的办法。他即位三年不关心国事,整天饮酒作乐,还下令凡是向他进谏的人一律处死。一些大臣竭力讨好这样的“暴君”,献上奇珍异兽、美女,希望得到提拔,其中有些还真的被庄王利用了。一些大臣对楚国的前途极为担忧,冒着生命危险去向他进谏。

忠臣吴举去拜见庄王,对庄王说:“我有一个比喻要呈给大王:山顶上有一只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

“三年不飞,便会飞上天;三年不歌,便会惊动人。”国王会意地说:“你先走吧,我明白。”接下来的几个月,国王更加放纵情欲。太医苏聪又来劝他。国王冷冷地看着苏聪说:“你知不知道你劝我,会被砍头的?”

“用自己的死来唤醒君王,是我身为臣子的心愿!”苏聪满怀激情地回答。庄王听了很高兴,心想:现在群臣中谁忠谁奸,谁贤谁恶,已经完全清楚了。现在是我一飞冲天,扬名立万的时候了。于是他停止了纵欲,开始整顿朝政。楚庄王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把三年之内奉承他的臣子免职,斩首的,一律处死。至于吴举、苏聪、孙叔敖等忠臣,他则根据他们各自的才能,提拔他们到重要职位。比如楚庄王就任用孙叔敖管理经济,因为他是理财方面的专家。孙叔敖实行全面经济发展体制,商业、农业、手工业并举发展,楚国繁荣昌盛,货物流通,粮仓盈满,夜里门不锁,路上拾遗物的人也不见踪影。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军队精锐,是楚国称霸的基础。楚庄王平定中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平定中原后,楚庄王在王孙满的启发下,认识到要称霸,单靠实力是不够的,还要对在晋楚之间摇摆不定的陈、郑、宋等小国实行贤能政策,以实力为后盾,合理有序地处理与它们的关系,才能真正让它们服服帖帖。

公元前598年,庄王借口陈国夏征舒杀死了陈王,攻打陈国,杀了夏征舒,封陈国为楚郡。楚国大臣纷纷向庄王道贺,而申叔诗刚出使齐国归来,却没有道贺。庄王不解,问:“你为什么不道贺呢?”

“有人在别人的田里牵着牛,田主大怒,把牛抢走了。在别人的田里牵着牛是不对的,抢别人的牛不是更不对吗?”申叔师板着脸对庄王说:“大王因为陈国的大臣杀了国王,所以率领诸侯攻打陈国,本来是合乎礼义的,结果却觊觎陈国的土地,把陈国划归楚国。这和抢别人的牛一样不对。你这样做,怎么能取得诸侯的信任,成为统帅他们的霸主呢?”楚庄王听后,立即撤军陈国,收复了陈国。

成语一鸣惊人的故事_一鸣惊人出自哪些历史故事的成语_一鸣惊人的成语故事视频

齐威王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威王聪明过人,却非常贪玩,整天不理朝政,也不让大臣劝阻,如果有人违反他的规矩,就处以死刑。

过了三年,国家政治混乱,濒临灭亡,邻国魏国也频频派兵来攻,大臣们也不敢出面劝告。

有一个能干的大臣叫淳于髡,身高不足七尺,能言善辩,多次出使各国,从来没有受过辱。他故意对齐威王说:“宫里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不叫,只知道自得其乐。你说这是什么鸟?”

齐威王立刻猜到了淳于髡的意思,说:“这只鸟如果飞起来,就会冲天;如果唱起来,一定会惊动天下人。

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重振军事,奋起抵抗魏国的入侵,使其他国家心生恐惧,不敢再来侵略,并主动与齐国交好。

这就是“不声不响,惊天动地”的历史典故。一个典故,两个王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