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的故事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不同地方对这个故事的版本不同,但大体情节相似。
今天是七夕节,让我们一起回顾牛郎织女的故事,看看七夕节作为女孩节的本质,看看中国人的浪漫优雅。本文节选自《七夕节:星空、神话与异域风情》,有删减。
爱情的珍贵和离别的悲伤
几乎每个中国人小时候都在七夕节听过大人讲的类似故事。故事讲完后,大人一定会指导孩子仰望夜空,辨认星星,告诉他们头顶上的那条线。横贯夜空的浩瀚银河,就是牛郎织女之间的那条银河。在银河的西岸,全天繁星中最亮的一颗星是织女星,织女星的旁边有两颗较暗的星,与织女星平起平坐,组成纺车的形状;附近还有另外四颗暗色的星,组成一个菱形图案,这就是织女星旋转的梭子;在银河的另一边,织女星的东南方,有三颗星星,一大两小,排成一排,中间最亮的一颗是牛郎星,又称牛郎星;牛郎星两边两颗稍暗的星,正是牛郎用扁担挑起的一对儿女,因此,这三颗星又被称为扁担星。“夜半天凉,坐看牛郎织女星。”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牛郎织女的故事中,从银河边上两颗相对的星星中,第一次懂得了爱情的可贵,第一次懂得了离别的艰难,懂得了爱情的可贵,懂得了离别的艰难,懂得了爱情的可悲。
一个故事一旦广为流传,人们便会加以补充,从而创造出许多新的故事。隋朝学者杜公瞻在评论《荆楚岁时记》时,曾提到一个故事,说“我曾在道书上看到,说牛郎为娶织女,向天帝借了二万钱,久不归还,被贬回营中。”杜公瞻是隋朝人。这个道教故事可能来自魏晋六朝。故事中的牛郎和我们认识的能干老实的牛郎完全不一样。他向天帝借了一大笔钱作为聘礼,要娶织女为妻,却竟然要拖欠债务。暴君拿不回银子,大怒,逼迫他在莺狮星座盖房子,让他干活还债。这个故事中的“莺狮”也是一颗星宿的名字,即二十八宿中的房间。夜空中,房间距离牛郎有1.5公里。星宿距离很近,故事中牛郎被天帝“赶进营帐”的说法想必就是由此而来。
另一种说法是,牛郎织女的分离是因为织女的懒惰。南朝梁人尹昀在《小说》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银河东边有位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她年复一年地在织布机上辛苦劳作,为天帝织锦衣裳,无暇打理自己的容貌。天帝怜惜她孤苦伶仃,便答应把她嫁给河西的牛郎。婚后,她便不再织布了。天帝大怒,下令让她回河东去,让我们一年相见一次吧。(殷云《小说》已佚,此引自明代冯英敬《月灵广义》)
住在银河东岸的织女,原本是个勤劳的姑娘,由于常年忙于为天宫织锦衣服,无暇梳头化妆,年老不嫁,天帝可怜她,便将她许配给了住在银河西岸的牛郎。可织女出嫁之后,却整日与情人缠绵悱恻,与他缠绵悱恻,对纺丝织锦毫不在意。天帝见状十分生气,下令让她离开牛郎,回到河东,从此只允许他们每年相见一次。
这两个版本都将牛郎织女的不幸归咎于自己,却为天帝开脱,自然不会被百姓接受,所以流传不广。
但不管故事怎么变化,故事的核心,那就是七夕节牛郎织女银河相会的故事是永远不变的,所有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的。其实,这个故事原本是为了解释七夕节的起源而写的,民间传说中,对那些旨在解释某种习俗的起源或原因的故事,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起源故事。比如寒食节的起源,要归结于介子推因隐居被火烧死,端午节的起源,要归结于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的故事。这个故事把七夕节的起源和天上的牛郎织女这两颗星星联系在一起了。
成为时间最后的声音和重现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与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在阳光雨露中学习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白天织布田间,晚上纺麻,村里儿女各管各家,儿孙年纪太小,无暇支农活,便在桑树下学织布,种瓜种瓜”(范成大《四季农村杂感》)。乞巧节的主角是妇女,乞巧的本领是缝纫技艺。乞巧节的主角历来都是妇女,七夕节的女神就是织布女神。织女其实就是织布的女神。有些蚕业、纺织业发达的地方,还建有织女庙,祭祀织女。当地的织女都会到织女庙烧香祈福。织女节在农历七月初七举行。庙会,如七夕节、七夕节、七夕节等。山东省沂源县的牛郎庙和织女洞,苏州太仓市的皇姑庙或织女庙。可以说,中国传统的家庭作坊式手工纺织业是七夕节和乞巧技艺习俗诞生和延续的基础。土。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布”的入侵和现代纺织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农村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迅速瓦解。“桑田满田,户户养蚕,步步为营”,“闻织机声,家家绣丝”的景象一去不复返。妇女不再专门从事养蚕、缫丝织布,针线技艺不再是妇女最重要的自我期望。本来没有内容的七夕习俗,因为无物可依,必然逐渐消亡。
当然,中国地大物博,风俗多样。俗话说“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俗”。七夕节虽然整体上已经没落,但在一些地方却顽强地生存下来,至今仍欣欣向荣。比如,广州的“白七娘”、潮汕地区的“楚花圆”、浙江省温岭市的“小人节”、台湾嘉义县的“油魁星”、甘肃省西和县、理县的“迎巧娘”等等。近年来,过去鲜为人知的七夕习俗在很多地方又被“重新发现”。
这些被“发现”的当地七夕习俗,大多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正宗的中国民间传统进行推广。粤语的“排七娘”、闽台的“拜魁星”等习俗,源于宋代,融合了漂洋过海而来的波斯文化,是为16岁以下的男孩女孩举办的,这一天,当地人用竹篾、彩纸搭起亭子、抬轿子,上面装饰着各种纸戏人物,堪比潮汕的“出园”仪式,是为年满十五岁的男孩女孩举办的。七夕节,孩子们要沐浴在用十二种花瓣调成的香汤里,穿上新衣服,然后到庙里祭拜神灵。穿木衣,踩木屐,祭拜孩子的守护神——“爷爷奶奶”。这两地的七夕习俗中,主角都是男孩女孩,而不仅仅是女孩,主要活动是成人礼,而不是乞讨技艺。
七夕节源于古代,立足于汉末,孕育于魏晋,定型于盛唐,宋代时,远方波斯来的异域之风犹如突如其来的变奏,使其一改原来清朗哀婉的风格,改以快节奏、复杂的胡旋舞为特色,成为中国七夕节历史上最丰富多彩的篇章。宋代以后,随着外来因素逐渐融入本土传统,马哈拉、中胜、顾板等新奇之物,或重获新生,成为七夕节传统的一部分,为中国七夕节习俗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或逐渐消亡、消失得无影无踪,七夕节习俗逐渐从无比绚烂回归平淡。如今,除了少数地方尚有宋代七夕习俗外,当年锦缎满街、全国疯狂的盛况早已荡然无存。元明清时期的七夕习俗大致恢复了中国传统七夕的婉约基调,只是秋夜月下,孩子们穿针引线、祈求星辰灵巧、聆听葡萄架下悄悄话……
“青山遮不住,终归东流。”如今,虽然牛郎织女见银河的故事还在民间流传,虽然人们还在每年七夕节仰望星空、穿针引线祈求灵巧,虽然天上的织女和牛郎还在天上飘,牛郎和织女还在水的对岸,温柔地对望,但不管怎样,宋代七夕的缤纷乐声早已消失,再也不会回来了。
古典爱情和都市故事
近年来,鉴于年轻人喜欢追随时尚对于西方情人节的热情,且因七夕节原本就有牛郎织女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一些人希望复活七夕节,将其重新定义为“中国情人节”。
一个节日的本质,不是由它的故事决定的,而是由它的习俗决定的。历史上,尽管七夕有着缠绵悱恻、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尽管有唐明皇与杨玉环的“七月七日长生宫”,尽管历代文人骚客为七夕写下了无数的诗词歌赋,但从来就没有七夕这一天男女约会、谈情说爱、求偶的习俗。七夕的主角是妇女和儿童。其实,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意义,无非是季节更替、立秋的消息。七夕作为秋季的第一个节日,标志着秋季的开始。秋季的戏剧永远是一出悲情的悲剧,秋风缠绵,让人伤感。因此,七夕与其说是恋人的节日,倒不如说是一个悲伤的日子。成亲的日子,自古以来,更像是一个感伤离别的日子。
其实,中国原本就有自己的情人节,和西方的情人节一样,不是在秋季,而是在春季。古代有一系列的春季节日,包括春分、春节、清明、上巳节等,除了其与农耕、祭祀相关的独特祭祀内容外,无一不是风格迥异的爱情节日。且不说自古以来春节吟唱的诗句中透露出的无限浪漫,元朝戏剧中,几乎都是清明、春游时节,在操场上一见钟情、秘密结婚的场景。毕竟,万物生机、心灵震撼的春天,是爱情的季节。现在有些人大肆炒作中国情人节的概念,本意是想与西方情人节一争高下。他们的用心是好的,但即便七夕节真的借着“情人节”这个现代招牌重新流行起来,那也是当代的发明,新酒装在旧瓶里,其内涵也不再是同水共流、白头偕老的古典爱情,而是另一个需要从头讲起的欲望之城故事。
我曾随织女过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曲。不要唱镇元贡歌,那时朝廷官员不多。(刘禹锡《听穆公旧宫琴声》)
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七夕节已经成为一首渐渐淡去的送别曲。
七夕节:星空、神话与异域风情
刘宗弟
东方出版中心
(题图为潍坊杨家埠年画《鹊桥相会》局部景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