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成语声名狼藉的出处及故事,你知道吗?

admin 2024-08-09 阅读:4

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1. 声誉不佳

解释:

誉:名声。辱:乱。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名誉、声誉被毁得一塌糊涂,难以挽回。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蒙恬传》。

轶事故事:

秦始皇在世时,非常信任蒙恬、蒙毅两位大将。朝中有个大臣叫赵高,体魄强健,又通晓法律。秦始皇提拔他为车骑将军,并让他做小儿子胡亥的老师。

有一次,赵高受贿诈骗,犯下了大罪。蒙毅正好在办案。蒙毅对赵高一直怀有不好的印象,于是依法判处赵高死刑。但秦始皇看在赵高有才华,在教育儿子方面有功,便赦免了他的罪,恢复了他的官职。

赵高对蒙毅及其弟弟大将军蒙恬恨之入骨。后来,秦始皇出宫巡视,在途中病逝。此时,太子扶苏本该登基,但赵高却趁机勾结宰相李斯,立胡亥为秦二世皇帝,并用阴谋杀死了太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

赵高掌握朝政后,对胡亥说:“先帝在世的时候,想立你为太子,蒙毅不同意,就立扶苏为太子。我看必须除掉这个人,不然后患无穷。”胡亥听后,就把蒙毅抓起来,逼迫他自杀。

蒙毅自知难逃一劫,便大骂赵高说:“昔者秦穆公杀了三个忠臣陪葬,秦昭襄王杀了白起,楚平王杀了伍奢,吴王夫差杀了伍子胥。这四个王都是杀忠臣的,在诸侯国中名声很坏。希望大王痛定思痛,不要被奸臣所蒙骗。”

说完这句话,孟毅便自杀了。

2.拨开云雾,见见太阳

解释:

“拨开乌云见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惑消散,心境豁然开朗。 “拨开乌云见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惑消散,心境豁然开朗。 此成语出自《晋书·乐光传》。

轶事故事:

晋朝时,乐光得到太尉贾充的赏识,被推荐为河南巡抚。乐光不愿在京城外做官,就请他的好友、大文学家潘岳替他写一封辞官信。潘岳说:“你先说辞官的意思,我好动笔。”乐光用一二百字简略地表达了自己的辞官意向,潘岳便以此写成了一篇著名的长篇《辞官河南巡抚信》。

大家说:“如果乐光不依靠潘岳的手笔,潘岳不依靠乐光的用意,就不会有如此惊世之作了。”

著名学者王延自视甚高,唯独敬佩乐光。他说:“我跟别人说话,总觉得别人话太多。最近我遇到乐光,跟他聊完,才发现自己话太多。世上能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的,只有乐光。”

太子马夫韦杰做了一个怪梦,日夜思虑,得了心脏病,食欲不振,憔悴不堪。乐光前来看望,询问详细情况,告诉韦杰:“你没看见什么怪异,怪异却是从心里来的。心里若无怪异,怎么会生病呢?”韦杰顿时清醒过来,病好了。韦杰说:“乐光心如水清,病也上不去。”

伟杰的父亲对乐光的评价更高,他说:“乐光是人间水镜,看到他,心里有一种清澈明亮的感觉,就像拨开云雾看到天空一样。”

后人便将“拨开云雾见天空”改为“拨开云雾见太阳”。

3. 准备战斗

解释:

磨兵器,喂马。形容战斗前的准备,也指事先做好准备。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轶事故事:

僖公三十二年冬,齐子派人从郑国去报告秦穆公说:“郑国请我去守住其北门的要塞,你如果暗中出兵,一定能成功。”大臣蹇述对秦穆公说:“我们如果调集大军去攻打这么远的国家,会非常疲惫,对方早有防备,我们无计可施。再说,我们行军的路程有几千里,谁不知道呢?”秦穆公不听,率军东去。

秦军到了郑国边境,碰见郑国人贤高赶着十二头牛到周市上卖。贤高赶紧派人回去报告,并把牛送给秦军作为奖励,说:“秦王听说你们要路过此地,所以派我来赏赐你们,请你们不要小看我的小礼物。”

郑穆公听到先高的消息,就派人前去查看,只见齐子等人正在整理铠甲,磨利武器,喂马。便对他们说:“你们在郑国久了,我们国家又小又穷,听说你们马上就要走了,你们就随你们去吧!”齐子便逃走了。秦军只好撤退。

成语写历史故事的句子_写出历史故事成语_写历史故事的成语

4. 绝望的叹息

解释:

字面意思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在常用来形容做事时,由于实力或条件不足而感到无助的心情。出自《庄子·秋水》

轶事故事:

古代黄河奔腾不息,灌溉着两岸的土地,孕育了华夏文明,因此黄河被称为神河。

有一年秋雨连绵,江河暴涨,所有的江河都涌入黄河,黄河更加湍急宽阔,河中连牛马都分不清两岸和沙洲。黄河神很是得意,自以为天下第一,便顺流而下,来到北海。他向东望去,却看不到北海的边。

于是河神收起了得意的表情,望着浩瀚的大海,对北海神感叹道:“以前我骄傲自大,以为没有人能比得上我。今天才看到你如此辽阔,无边无际。如果我今天不来这里,我永远不会知道我是多么的无知。”

北海神说:“我只是山中一块小石头,四海只不过是粮仓里的一粒米,我怎么就这么伟大呢?”

5. 取得进步

解释:

指高人一等。形容人德才兼备或功绩卓著。出自《宋史·苏轼传》

轶事故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其父苏洵、弟苏辙均为北宋著名文学家,合称“三苏”,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年轻时聪明伶俐,读的书很多,识的字也很多,文笔也很好,所以被人称赞。在一片赞誉声中,苏轼不禁有些得意。

有一天,他在书房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以显示自己的才华。对联上写着:读遍天下书,识遍天下字。这副对联贴出来后,有一位老人到苏轼家里“求教”,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这本书。这本书里全是周代石篆创造的文字。

苏轼起初并不在意,还很得意,可当他拿起书来一看,却发现书上一个字都认不出来,这让心高气傲的苏轼大受打击,他立刻红着脸,不得不向老者道歉,老者也没说什么,笑着走了。

苏轼这才意识到自己太骄傲了,于是在书房门前的上下两联上又加了两个字,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升华了。一副胸怀大志的对联呈现在人们眼前:立志读尽天下书,苦读知天下字。

此后,苏轼刻苦读书,二十岁时,已学识颇丰。他与兄长苏辙进京应试,主考官是翰林院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对当时文坛的奇文怪论十分反感,对文风一概不予采纳。当他看到一篇《刑赏忠信论》时,十分高兴,准备以此为状元。

由于试卷被封存,欧阳修不知道文章是谁写的。他想了想,觉得除了自己的弟子曾巩,再也没有别人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了。为了避嫌,欧阳修把苏轼的试卷排在第二位。当成绩公布时,欧阳修才发现,写出好文章的人不是曾巩,而是一个叫苏轼的年轻人,他心里有些愧疚。

当欧阳修得知此文并非其弟子曾巩所写,而是初出茅庐的苏轼所写时,他有些为苏轼感到惋惜,不该让他屈居第二。后来,当他读到苏轼寄来的文章时,他更加惊叹于每一篇的才华和学识。

于是他给当时名声大噪的梅尧臣写信说:“苏轼的文章真是好,我应当让位给他,让他超过我。”成语“出人头地”由此而来。当时听说此事的人都不以为然,认为欧阳修夸大了苏轼的才华,读了苏轼的文章后才服气。

后来苏轼得到欧阳修等文学名流的指点,文笔越来越好,终于脱颖而出,与欧阳修等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战国:还玉于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三退(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持荆棘杖求情(廉颇)纸上谈兵(赵括)拼死一搏(曹刿)千金买骨头(郭威)匿病不就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禽(耿邕)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一言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

用尽计谋,匕首露出来(荆轲) 悬梁刺股,针扎大腿(苏秦、孙静)

韩:一餐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三法鼎(刘邦)孝子可教(张良)

决一死战(韩信) 破釜沉舟(项羽) 书不放下(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偷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抛笔从军(班超)披马皮(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年龄越大越好(马援) 萧规 曹随(萧何、曹参)

没脸见江东长老(项羽)

三国:一心侍奉君王(诸葛亮)、三进茅庐(刘备)、柴米油盐(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新入茅庐(诸葛亮) 欢喜不思蜀(刘禅) 七步作诗(曹植) 夸夸其谈(马谡) 七次捉拿又放出(诸葛亮) 宝剑锋利如初(黄忠) 才华横溢,勇猛无比(曹植) 胆气十足(赵云) 封金挂玺(关羽) 孤身赴会(关羽) 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缺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代:“三分入木”(王羲之);“鸡鸣而起而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树木草木皆敌(苻坚)凿墙偷光(匡衡)给狗加尾巴(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之笔(张僧繇)与江郎才尽(江淹)

宋代:精忠报国(岳飞)、道出实情(秦桧)、有谋略(温毓恪)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