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销毛木耳新品种新技术中试熟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admin 2024-08-03 阅读:2

“我们现在正在开展鲜食黑木耳新品种催熟新技术中试,去年年底开始种植,目前已收获三季,明年可以收获两季,这比传统方法省时、省力、省成本。”肖金今天来到金堂食用菌试点基地,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副所长、食用菌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甘炳成正在与团队商讨基地“工厂化集中制袋”试点项目。

不久前,“工厂化集中制袋”食用菌栽培新技术在金堂食用菌中试基地试成功,日前已投放市场,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新技术顺利通过中试

产量比传统种植方法高出30倍

来到竹高镇金堂食用菌试点基地,甘炳成告诉记者,除了现场看到的毛耳菇外,红梗竹荪、黑波鸡菇等工厂化集中制袋试点也已逐步推向市场。

据他介绍,与传统大棚栽培相比,集中制袋省去了菇农三大“麻烦”。首先,菇农购买这种集中制袋装着成熟菌丝的“小袋”,比起以往购买菌丝体自行栽培,省去了从菌丝体培养到出菇的等待时间。其次,“小袋”里的菌丝体在中试阶段经过了无数次“纠错”测试,历经千辛万苦才通过工厂化生产到菇农手中。技术成熟、产量稳定,让普通种植户免于因技术不稳定而导致的产量损失,大大降低了种植户的劳动强度。

除了省时省力,“小袋”的另一大优势是占地少,节省了土地租赁成本。甘炳成算了一笔账,传统方式每亩产量约8000袋,但现在在中试基地新的集中制袋试验环境下,20亩土地就能产出500万袋,相当于每亩约25万袋,增幅超过30倍。“对种植户来说,这意味着原来租用12亩土地就能实现10万袋的产量,而现在只需要半亩地,租金减少了,土地成本节省了30倍,可以用来扩产增收。”

科技成果转化率是什么意思__科技成果转化率如何计算

(红梗竹荪实验成功)

科技成果转化惠及农民

接到全国各地订单最高金额200万元

金堂县人工栽培食用菌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作为食用菌栽培大县、食用菌产业强县,产量、产值位居西部第一,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如何将试点基地的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农业增收、农民增产?

目前,围绕新型集中制袋技术,基地已建成“食用菌标准化集中制袋中心”,引进乐然通家庭农场、成都欧科益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九信旭峰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采取“集中制袋、家庭种植”模式,通过农业技术带头人带动农户开展新品种示范推广,示范企业为农户提供成品菇袋,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让农户参与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截至目前,已带动农户年定制菇菌300万袋,实现产值900万元,户均增收2.2万元,受益农户200余户。

来到竹高镇然桐家庭农场,看到几名工人正在打包菇袋。作为试点基地推广新品种集中制袋的示范企业之一,农场经理张春荣告诉记者,标准化无菌成品菇袋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仅上个月就销售30多万元。

_科技成果转化率如何计算_科技成果转化率是什么意思

科技成果转化率是什么意思_科技成果转化率如何计算_

“现在还是夏天,等到冬季旺季到来,销量会更加火爆。这两天,我已经接到了好几单来自陕西、辽宁等全国各地的年终订单,最大的单笔订单达到了200万元。”张春荣一边招呼辽宁老客户看货,一边向记者展示订单记录本。

科学家+中试工厂模式

向全国推广羊肚菌

除了对新型工厂化集中制袋技术进行中试外,基地和甘炳成团队还对羊肚菌的栽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甘炳成告诉记者,金堂羊肚菌是他和团队在四川省农科院任职期间研发的。2012年,该项目通过中试,完成首次人工驯化,从此开启了金堂羊肚菌种的开发之门。目前,全国90%的羊肚菌种来自金堂,并在各地广泛种植,面积近20万亩。

“目前团队正在进行羊肚菌新栽培试验,目的是解决羊肚菌人工栽培中病虫害问题和无法轮作连续种植导致的减产问题,预计2-3年内取得突破。”甘炳成告诉记者,成都拥有全国最大的野生羊肚菌人工驯化栽培基地,仅金堂县从事羊肚菌种植的农户就有近1300户。目前,金堂不少农户带着羊肚菌菌种和技术不远万里到陕西、河南、宁夏等外省种植羊肚菌,因为羊肚菌种植还未解决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导致减产的问题。为此,团队在基地开展了“羊肚菌连作障碍机理试验”,如果成功,预计羊肚菌产量可提高20%。

科技成果转化率是什么意思__科技成果转化率如何计算

科技成果转化率是什么意思__科技成果转化率如何计算

“从羊肚菌到珍稀药用菌的人工驯化,再到多种食用菌的培育,越来越多的菌类在基地中试成功。这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到‘大市场’,离不开科学家团队的引领。”基地运营方成都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园副主任项宇告诉记者,基地于2021年6月建设之初就引入“首席科学家”机制,并一直与中国农科院甘炳成团队保持密切合作,探索建立了“科学家+企业家+技术人才”的运营模式。 成果承载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城市研究所通过公司化运作、市场化运营、商业化服务,牵头联合产业上下游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建设中试平台,破解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难题,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科学家团队在基地建有食用菌育种与工厂化栽培示范基地,先后引进、驯化、筛选了乌鸡菇、香菇、木耳、灵芝、杏鲍菇、蛹虫草、赤菀等食用菌品种或菌种,获得了10余个高产、优质或专用种质,丰富了四川省食用菌品种多样性。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所在园区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成都农林科学院等10余家科研机构、高校联合建设了食用菌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基地等6个研究创新中心,并与德阳中江县打造了“金钟食用菌产业带”,带动两地食用菌种植3000余亩、食用菌产量700多万袋,促进了成都都市圈食用菌产业协同发展。

成都日报金观新闻 程其林 记者 卢嘉丽 图片/视频 卢嘉丽 责任编辑 曾淑睿 编辑 戴爱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