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王使者智破难题,迎娶公主,其聪明才智令人惊叹

admin 2024-08-01 阅读:3

文成公主入藏(可选文字)

第三个挑战是拿一块两头刨成一样粗细的大木头,让七位使者分辨出哪头是梢,哪头是根,并说明原因。六位使者看了又看,又量了又量,就是分辨不出。藏王的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到河里,木头浮起来时,前面轻,后面重,轻的是梢,重的是根,一目了然。

吐鲁番使者的聪明才智让皇帝很是吃惊,皇帝很喜欢他。最后,他又问了一个难题:300个打扮得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谁能认出公主呢?这7个使者从来没有见过公主,要认出来可不容易!6个使者选了最漂亮的一个,结果都选错了。吐鲁番使者从一位老妇人那里得知,公主从小就爱喷某种香水,经常引来蝴蝶在她头上飞舞。根据老妇人的指点,吐鲁番使者在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无奈,只好答应把公主嫁给藏王。藏王的使者见到公主后说:“你去西藏,什么都不必带,只要带些粮食种子、锄头、工匠就行了,这样就能帮助我们藏民种出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入藏时,皇帝赐给她五百担粮种,一千担锄耜,以及数百名最优秀的工匠。

据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到达沙漠高原。离亲人、故乡越来越远,她不禁想念长安的父母。她想起母亲临走时送给她一面镜子时说的话:想亲,就照镜子看母亲。于是,她赶紧拿出“日月镜”,双手捧着看了起来。本来不看就好了,可一看,她就大吃一惊。原来,文成公主在镜子里看到的不是母亲,而是自己那张憔悴的脸。她一气之下,把镜子摔在地上。哪知镜子一落地,就变成了一座高山,后人就叫它日月山。它正好挡住了一条向东流的河道,河水不得不折回。 所以人们就把这条河叫做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条河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呢!日月山与倒淌河位于青海省西宁市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手术

给别人讲述“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案例 B

故事介绍激发兴趣

唐朝为维护边境的和平稳定,制止战乱不断,朝廷采取了通婚政策,先后有19位公主分别嫁给了吐鲁番、契丹、吐谷浑、回鹘等边境小国的国王或王子。在这些公主中,后世最为著名的当属远嫁吐鲁番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吐鲁番生活了四十年,为汉藏民族的友谊和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至今,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里仍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文成公主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民间的口口相传中,这个真实的故事又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那么,在民间眼中,文成公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自行阅读、理解,并完成以下要求

1.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认识、阅读新字、新词语。

3. 边读边思考,并在相关句子或段落旁标注自己对“文成公主”的印象。

围绕“民间眼中的文成公主”话题分享读书心得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沟通:

1. 一位以美貌和智慧闻名的公主。(从第一段就可以理解这一点)

2. 皇帝最钟爱的女儿。(第二至第四段可见)

3. 她拥有神奇的力量和能力,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她。(你可以在第五到第十三段中体验到这一点)

4. 非常感伤。(你可以在第十和第十一段中看到这一点)

5. 它给西藏带来了很多好处。(你可以在最后一段看到这一点)

小组内的学生依次讲故事,比赛看谁能讲清楚、流利

共 7 页,当前第 2 12 页

文成公主入藏(可选文字)

课外发展

收集有关文成公主的其他民间故事,在“同步阅读”中阅读《阿壮锦》、《猎人海力布》等民间故事。

教学目标:

1. 学习7个新单词。阅读并记住“唐朝,西藏,大臣,提案,决心,豌豆,耕作,技能,沼泽”等单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事迹,接受民族团结教育,欣赏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丽和神奇。

3.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简单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

了解文成公主的事迹,接受民族团结教育,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简单讲述故事。

教学流程:

◆◆您正在浏览由“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1、课文题目是《文成公主入藏记》,谁能告诉我哪部分具体描写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历程?

第五至十三段,写出文成公主进藏的经历。

老师简要讲述了“文成公主入吐鲁番”这一历史事件。

2、请您快速浏览这部分文字,能否简单描述一下文成公主进藏过程中发生的事情?

四件事:一条河挡住了她的去路,她找来一根树干搭建了一座桥;她在沼泽地上铺了一把羊毛,走过去;她遇见了一只邪恶的乌鸦,以为松赞干布死了,于是建了一座石屋来纪念他;她抬走了乃巴山;她遇到了神鸟——天鹅。

3. 选出学生作简要总结。

师:我看大家总结的都很简洁,如果让你们简单描述一下这个部分,你们想怎么描述呢?

1、文成公主与她的追随者渡过河流,翻越高山,走遍各地,终于到达西藏,并与松赞干布结婚。

2、文成公主启程进藏,一路上修桥铺路,遇恶乌鸦、遇天鹅,搬奈巴山,最后进藏嫁给松赞干布。

4. 概括的方法一种是借用故事里的文字,另一种是概括一些小事情。那么,文成公主入藏前几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能用一两句话解释一下吗?

5、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

6、关于智慧的考验,能否说得更简洁一些?

“两个难题”概括起来,简洁明了。

7. 我们来看文章最后一段。你能用一句话解释一下它的意思吗?这只对西藏有好处吗?再读一遍第一句话。

8.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为求婚成功,第二部分为文成公主进藏,第三部分为文成公主的贡献。

9. 和你的同桌简要分享这个故事,并请一位同学复述。

10. 学生们分享他们读过的民间故事。

1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

1. 初读、理解、感受“感动”

老师:今天,让我们用心灵去感受一位伟大的女性。

出生:文成公主。

老师:我们都为有这样的女人而感到自豪。那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吧。(读一遍举起一根手指,读两遍举起两根手指)大家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学生自由阅读,教师巡视。

2. 打造专题,感受“感动”

老师:谁能告诉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学生1:很感动。

学生2:漂亮。

学生3:移动。

老师:是的,这是一个感人又美丽的故事。课文里有一句话说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你们发现了吗?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同学们一起读:说起他们,还有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呢!

老师板书(动图)

3. 研究主题,探索“移动”

师:好,我们再读一遍课文,把你认为最感动人心的部分划出来,标上数字,思考一下这些部分为什么这么感动人心?

共 7 页,当前第 3 页 123

文成公主入藏(可选文字)

要求学生再次自由阅读课文,找出句子,并理解它们。

师:现在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请大家说出你们发现的尽可能多的地方。

学生报告他们发现的地方。

学生 1:我必须离开我的家乡和家人……

学生2:文成公主带着一批能工巧匠和一支马队,运送着农作物种子、生产工具以及各种书籍踏上了进藏之路。

学生3:来了!来了!……

学生4:她在西藏生活了40多年......

师:看来课文处处都让人感动,确实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但是,光说感动还不够,说的要有依据。接下来我们选取最让人感动的部分进行学习,可以按照幻灯片上的学习步骤:自读理解——体会想象——交流展示——朗读加深。并注意结合当时的情境去体会。

学生独立探索、相互讨论、交流,老师定期提供指导。

师:哪些同学学过“离开家和亲人……”这个句子?你们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学生1:(读句子)她愿意远嫁他乡,帮助建设西藏。

学生2:为了民族的团结,她不情愿地离开家乡和亲人。

师:谁还有什么补充或者感受更深的?

学生3:为了民族的团结,我忍痛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去了遥远而陌生的西藏。

老师:是啊,西藏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更何况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老师:昨天你们上网学习了西藏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它有多远?它为什么“奇怪”?

学生1:空气稀薄……平均海拔近4000米。

学生2:旱季和雨季明显不同,……

学生3:一天有四个季节,每隔十英里天气就不一样……

学生4:西藏距离长安有3000多公里。一路上……

师:还有什么地方和这里不一样吗?

学生 1:不同的饮食习惯……

学生2:生活习惯不同……

学生3:风俗习惯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老师:是啊,去那么遥远、陌生的地方,……但她当时只有十六岁,那么小的年纪,就担负起那么重的责任,这是多么不容易啊!文章里说,那么遥远……,文成公主却“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她当时经历了怎样的心理挣扎呢?

学生1:为了民族团结,......

学生2:如果要为大局着想,就必须离开家人,离开家乡……

老师:是的,文成公主虽然年纪小,但却是位有正义感的人,真的很感人。请大家读一读,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好吗?

学生练习阅读。

学生带着感触朗读诗歌,老师和学生点评。你为什么这样朗读?她朗读后你有什么感受?谁觉得自己可以读得更好?你能给她提点建议吗?(友情提示)

师:好,你真的读出了你的真心话。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它到底有什么感人之处呢?

学生1:嫁到很远的地方。

学生2:愿意远嫁(自愿,为了民族的团结而牺牲自己,感人之处就在“愿意”)。

老师板书(愿远嫁)

师:有什么好感动的呢?

学生1:文成公主带着一批能工巧匠和一支马队,运送着农作物种子、生产工具以及各种书籍踏上了进藏之路。

老师:有什么好感动的呢?

学生 1:大多数公主结婚时都会带来金银财宝,但她却带来了……

学生2:文成公主带着这些东西,用于西藏的开发建设。

教师补充,学生交流。练习阅读,让阅读动起来。学生被要求朗读,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师:这一路,她为了西藏的发展,吃了很多苦,你知道文成公主到底带了什么吗?你知道她这一走走了多久吗?(两年)

学生 1:种子……生产工具……书籍……

学生2:一年多了。

师: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哪里是“动”的呢?

共 7 页,当前第 4 页

文成公主入藏(可选文字)

学生1:向西藏传播文明。

学生2:为了西藏的进步、民族的团结,我不怕辛苦,付出了那么多……

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故事_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简写_文成公主进藏历史故事

老师的板书(努力传播文明)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呢?

学生:来了!来了!……

老师:你讲的很感人,说说你的理解吧。

学生 1:受到欢迎……互相欣赏……

师:请大家读一读。(学生评语)

学生 2:不要害怕通过……不要害怕通过……

师:是的,这也太感人了。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表达这“感人”的场景吧!

学生1:我们一起读一下这个感人的部分。

师:这里的“感动”可以怎样概括呢?

学生:热烈欢迎。

老师板书(热烈欢迎)

(简单介绍一下“活了四十多年”的“感动”之处。)

4.推理拓展,想象在“动”

老师:是的,这篇文章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动人故事。文成公主在西藏生活了四十多年。那么在这四十年中,发生了哪些动人的故事呢?请发挥你的想象力,根据课文和你在网上找到的信息,写出来。

与同桌交流、写故事、接受老师的指导。

学生1:向西藏人民传承中华文化……

学生2:我们一起培育种子吧……

学生3:和西藏人民一起开凿运河、兴建水利……

学生4:让能工巧匠雕刻……建造寺庙……

5.升华拓展,感受“感动”

师:这个故事很感人,我们也想象过“感人”,谁让它感人呢?

出生:文成公主。

师:大家复习一下板书:愿远嫁他乡,吃苦耐劳,传播文明

热烈的欢迎都是为了民族团结,是的,她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震惊。

师:你再想想,她身上什么地方感动了我们?(她有什么样的精神?)

学生1:为了民族的团结,我不怕艰苦,不怕距离。

老师:就只是“苦”和“远”吗?

学生2:我愿意为了民族的团结和进步而牺牲自己。

老师总结,板书(为了民族团结进步,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女外交家。像这样的伟大人物还有很多,比如班超、张骞、孔繁森等等。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查一下资料,了解一下她们的感人事迹。

作业:根据现有资料(文本和收集到的资料),上网或查找资料,写一篇题为《中国伟大的外交家——文成公主》的文章。

老师:下课了。

这个民间故事讲了什么?它按照什么顺序讲述的?

这个民间故事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嫁给松赞干布的故事。故事首先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缘由——吐鲁番年轻的首领松赞干布仰慕美丽聪明的文成公主,派使者到唐朝提亲。聪明的使者顺利通过了唐朝皇帝的考验,提亲成功。然后着重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过程中的一系列故事——修桥铺路、遇恶鸦神天鹅、移山等。最后点出了文成公主在西藏的不朽功绩。

了解故事背景。

文成公主入藏,正值唐朝鼎盛时期,当时唐朝周边许多小国都愿意臣服于唐朝。西藏高原吐鲁番国国王松赞干布,非常愿意与唐朝交往,并提出联姻,以求得永久的和平。这场婚姻,如同汉宣帝时期昭君出嫁一样,对双方都有利,两桩婚姻都比较幸福,没有遭遇屈辱的婚姻,因此更加体现了此事的美好和人民对文成公主的敬仰与喜爱。

根据上下文,回答以下问题。

(1)他仔细一看,那位少女头上戴着鲜花,而其他少女都戴着绢花。他断定,那位头戴鲜花的少女一定是文成公主。

共 7 页,当前第 5567 页

文成公主入藏(可选文字)

吐番使者为何会根据所戴鲜花的不同,断定戴鲜花的女子就是文成公主呢?原因可能有几个:这名女子所戴的鲜花是她与其他女子的不同之处,因为从蜜蜂追花的场景来看,只有一个女子戴鲜花,文成公主也只有一个;从“鲜花”中,他看到了高贵与典雅,对于一位公主来说,戴鲜花是理所当然、理所应当的;另外,“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大概也暗示了真公主和假公主。由此可见使者敏锐的观察力和超人的智慧。

(2)文成公主在去往卢那的地方的途中,遇到了一条河,无法过河,公主找来一根树干,横跨在河上,搭了一座桥。

这是很神奇的描述。其实,有树干像河流一样宽吗?如果一根树干放在一条河上,马和马车怎么能用呢?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传奇描述,比如在沼泽上撒羊毛,树木因公主来不及打扮而稀疏而茂密,纳巴山被移除等。

向你的父母讲述这个神话,并确保你的语言流畅,生动且富有情感。

拉萨是一座独特的高原城市,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拉萨河北岸辽阔的高原上。城内的布达拉宫犹如一座美丽的水晶宫殿,屹立在青藏高原上。它东西长360米,下至上高110余米,气势磅礴,色彩浓烈,令人叹为观止。整个宫殿由白色部分——白宫和红色部分——红宫组成,红宫耸立在白宫之上。蓝天下,白色平台犹如飘浮的白云托起红色平台,配上金光闪闪的金色屋顶,恍若人间仙境。

这颗明珠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的唐代,是藏汉联姻的纪念碑,是松赞干布为迎接文成公主进藏而建,现存的观音殿内也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边境各民族都愿意与唐朝结交,吐鲁番人(藏族的先民)也不例外。

年轻的藏族领袖松赞干布是一位有胆识、有智慧的杰出领袖。看到唐朝的强盛,他恨不得一夜之间改变西藏的落后局面。于是他想到了联姻。如果能娶唐朝公主,两国关系就不一样了,藏族学习汉族也不成问题。于是,他果断派使者带着丰厚的聘礼前往长安,向唐朝皇帝求婚。

唐太宗被这位能言善辩、相貌英俊的吐藏使者所折服,便欣然答应了这门婚事,并承诺尽快挑选一位美丽而有才华的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然而令太宗没想到的是,后宫中竟然没有人愿意去吐藏做皇后。

后宫里的女人们虽然对外界知之甚少,但吐番人野蛮落后的传闻却传得一人传十,十人传百,让人心生恐慌。于是,当她们得知吐番国王要大婚,皇帝要选公主时,她们不仅不情愿,还暗暗祈祷,想尽一切办法避免。唯独有一个女子不同,她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有自己的想法,她就是文成公主。

她想:“唐朝虽然强大,但皇帝的忧虑也不少。与邻国的关系是大事,边境动乱也会成为皇帝的心头之患。而且从我每天读的书里,对吐鲁番也有些了解。那里地域辽阔,风景秀丽,人民淳朴,但稍显落后。”思来想去,文成公主决定为皇帝分忧,远嫁西藏。

太宗大喜,正式召见了文成公主。他很惊讶自己的宫中居然有这样一位美丽、文静、聪慧的女子。他虽然心里有些遗憾,但为了履行诺言,还是举行了隆重的送别仪式,安排了宫女、乐队、工匠,以及家具、经书、史书、丝绸、珠宝等丰厚的嫁妆,并派江夏王护送文成公主经青海去西藏。

共 7 页,当前第 667 页

文成公主入藏(可选文字)

松赞干布一直在青海等待着她,看到未来的夫君如此英俊能干,文成公主终于放下心来。一路上,藏民们载歌载舞,准备了最好的马匹和食物,让文成公主十分感动。最后,到了拉萨,文成公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布达拉宫,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是松赞干布专门为她修建的新宫殿,豪华程度堪比唐长安的宫殿。他们在这座新宫殿里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人们争相观看这场盛大的婚礼,纷纷称赞王后的美貌和才华。

婚后,松赞干布还邀请文成公主一起观察天象地理。文成公主几次仔细地环视拉萨,对松赞干布说,拉萨有皇家都城的气息,天空犹如八个金轮,吉祥无比;四周的群山犹如八瓣莲花。但中间的地势不太好,看上去像一个躺着的罗刹女,布达拉山和药王山就像罗刹女挺立的两颗乳房。要修建宫殿、堡垒来镇压恶灵,在城市中心修建寺庙,相当于罗刹女的心脏,还要虔诚地供奉佛祖,这样恶灵就会化作福气。

松赞干布听了文成公主的话,很佩服她的学识,便派人在市中心修建了大昭寺,并在大昭寺周围修建街道、房屋。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在寺前亲手栽种了一棵柳树,至今尚存,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

后来,松赞干布的儿子克利克祖也效仿父亲,来到中原求婚。唐朝将金城公主许配给他,并立碑纪念结盟,表示汉藏民族世世代代友好相处。由于参加结盟的是唐穆宗和克利克祖,两人是叔侄关系,所以这块碑又叫“叔侄结盟碑”。碑上用汉藏两种文字镌刻着世世代代友好结盟的碑文和使臣的姓名职务。碑文虽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但依然清晰可辨,是汉藏民族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

文成公主的到来,促进了藏汉两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西藏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藏汉通婚也载入史册,而它的“见证者”——布达拉宫,历经千年,依然屹立在青藏高原上。

共 7 页,当前第 7 页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