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国演义》的文字改编,林汉达先生撰写的《三国故事》上、下部都是绕不开的经典作品。
很有意思的是,这套《三国故事集》的出版方是少儿出版社(上海),而上期提到的《三国演义》(改写本)的出版方则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北京)。这两家出版社是中国当代少儿出版的最高代表,一南一北,相得益彰。
林汉达先生是著名的通俗读物作家,1930年代在美国留学教育后,回国致力于汉字改革问题的研究。林汉达先生主张推行口语化、通俗化、通俗化的语言,并将这一理念运用到通俗历史故事的创作中。他先后创作了《东周新说》、《前后汉说》,还有这套《三国故事集》。相信很多60、70年代出生的朋友,都读过《春秋故事》、《战国故事》等由《东周新说》简化而成的书,都是林汉达先生的作品。
《春秋故事》、《战国故事》——林汉达
林汉达编著的《三国故事》适合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阅读,具有以下特点:
1. 林语堂独特的语言风格更容易让人理解
我在上小学之前,就读过林汉达先生的《春秋故事》、《战国故事》等书。所以当我开始阅读这套《三国故事》系列时,我立刻感受到了林汉达先生独特的写作魅力。
在这套丛书中,林汉达先生秉承了以往通俗历史故事的写作风格,类似口语化的感觉,用一种温和、感人、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虽然故事内容仍然来自原著,但表达方式与小说的风格完全不同。所以我觉得通俗历史写作的鼻祖应该是林汉达先生。像《明朝那些事儿》这样的书,应该向别人学习,只是加了点调侃的腔调。
2.写作的思想和观点趋向于客观
与原著明显不同的是,林版三国故事突破了原著思路和视角的框架和束缚。
比如对“黄巾之乱”的描写,就去掉了原著中的贬义词,甚至略有夸张。书中第一幅插画就是黄巾之乱,黄巾军英姿飒爽,旗帜飘扬,百姓夹道欢迎,颇有“带酒带粮来迎接王军”之感,人物形象也十分积极向上。这显然与原著和连环画有区别。
摒弃了传统的“尊刘抑曹”观念,对主要人物的描写都较为客观。例如对于曹操,虽然保留了误杀“吕伯奢一家”的“宁可背叛他人”情节,但也肯定了曹操在“开垦土地”、“统一北方”等方面的功绩,甚至专门写了“文姬归汉”的故事,讲述曹操派使者用金玉从匈奴赎回蔡文姬,并将其改嫁给陈留人董祀,使她得以整理蔡邕留下的四百余部书籍,为保存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文姬归汉”一直被视为曹操传承、保护文化的一件盛事,而此段内容在原书中仅有寥寥数语,可见林先生在用故事客观讲述历史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文姬归汉
3. 维持基本框架,保持内容相对完整
《三国演义》分为上下两部,保持了原版《三国演义》的基本框架,内容比吴清宪改写得更完整,更利于读者全面了解《三国演义》的脉络。比如,除了保留了《三国演义》前期大部分传统的精彩剧情外,诸葛亮死后的主要剧情也尽可能地保留了下来。比如后期姜维的北伐,以及曹魏阵营内部司马家族的权力斗争。不像吴清宪改写的那样,只给了一章就草草收尾。
总之,这套林氏三国故事给我们提供了阅读《三国演义》的另一个视角,是完全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这套书已经再版多次,可见其受欢迎程度有多高。
当然,所有改编版都只是年轻读者接触经典的一个媒介,对于阅读能力强的人来说,阅读原著才是阅读经典名著的唯一选择。
鞭打督察
4.绘制精美插图,让阅读更有趣
此次出版社特别邀请了著名漫画家陈云华来绘制插图,足见出版社对这套书的重视程度(附有插图,供大家欣赏)。
不过这套精美插画的画风也偏向于20世纪80年代的风格。
有的朋友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我能轻易的辨认出这是80年代的插画风格?
其实很简单,因为我看过太多70年代的作品了,突然有一天出版界的风格一变,就很容易分辨了。80年代的画风和六七十年代有很大不同,比较现实,甚至强调考证。比如古代士兵的铠甲,70年代以前的作品都是唐宋风格,从不考虑故事的真实性。从东周、三国、魏晋,到隋唐故事、明代英雄人物,基本上有一套标准(见上海人美版《三国演义》连环画)。70年代末,很多考古成果为绘画提供了考证,很多画家借鉴了这些成果,所以就构成了一个时代特征,有点类似于马未都对文物的鉴赏。因此,追求现实主义的愿望虽然很好,但却违背了读者的审美,不容易被大众接受。
联手讨伐董卓
吕布诛杀董卓
青州兵
曹操剪发
小霸王孙策与太史慈
官渡之战
喝酒谈英雄
张飞酒断当阳桥
兄弟相聚古城
白帝城托孤
马月坦席
三进草堂
火烧赤壁
单手会议
淹没七军
七步诗
七擒孟获
失落街亭
空城策略
木牛流马
司马懿装病
曹奂想杀司马昭
三国归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