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766年,商汤驱逐夏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商朝建立后,吸取了夏朝灭亡的教训,废除暴政,宽政治民,社会政治形势稳定,国力日益强大。还征服了周边许多国家,“十一征伐,无敌于天下”,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昔有汤王,从氐羌,无敢不来享,无敢不来王”,刚刚建立的商朝已经成为一个强国。
商汤死后,他的儿子太乙、外丙、仲人相继继承了王位。仲人死后,公元前1748年,老将伊尹将合法继承人、商汤的孙子太甲流放到同宫,自己登上了王位。但太甲经过七年的准备,于公元前741年攻下昊义,杀死伊尹,夺回了王位(相反更通俗的说法是,太甲继位三年,“不明不白,专制暴虐,不守汤法,破坏道德”,于是伊尹将其流放到通宫。太甲在通宫住了三年,忏悔自责,伊尹迎回他,赐政于他。后来太甲修德遵法,诸侯归来,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这就是著名的“太甲流放”和“通宫忏悔”的故事。伊尹也因此获得了大仁大义的美名)。在太甲之后的几百年间,商朝虽然王位之争屡有发生,但并没有出现大的混乱。趁着这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我们来介绍一下商朝的社会结构。
商朝最初是游牧民族,后来逐渐发展为农耕民族。商朝中央政府有各种官员掌管各种复杂的事务,最高级别是三公:御史,掌管交通;宰相,掌管内政和外交;史官,掌管天文和祭祀。商朝还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使用弓箭、长矛等新式武器。各部落由君主直接统治,只有君主才能决定军事行动。商朝初期,王位先传给弟弟,最后由最小的弟弟传给长子的长子,或者直接传给自己的儿子。无论贵族还是平民,大多实行一夫一妻制,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一夫一妻制时代。直到公元前15世纪以后,一夫多妻制才普遍存在。
商朝人崇拜祖先、鬼神、山川,无论大小,大到战争、疾病、婚姻,都要用隆重的祭祀仪式来占卜。因此,祭祀是国家最重要的政策,比军事、政治更重要。商朝已经能够使用文字,他们把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或其他动物的骨头上作为记录。19世纪末,这些甲骨文从商朝旧都之一的殷邑出土,就是著名的“甲骨文”。其内容被称为“甲骨文”,成为中国原始社会最珍贵的史料。
商朝的命运一直坎坷,主要是因为黄河不断泛滥,迫使他们屡屡迁都。在建国的644年中,迁都多达六次,成为王朝最大的盛事。公元前15世纪末,第十九代君主盘庚迁都殷,实行变法,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史称“盘庚迁殷”。因此商朝又称为殷朝,或殷商。19世纪以后,殷邑又因出土甲骨文而被称为殷叙,是殷朝旧都的遗址。盘庚死,萧辛继位;萧辛死,萧懿继位;萧懿死,武丁继位。武丁是盘庚弟弟萧绎的儿子,也就是盘庚的侄子。年少时,萧绎让他在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深知百姓生活的艰辛。他继位后,勤政奋进,对内养民,对外征伐,开创了一个盛世,为商末社会生产的发展乃至西周文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称“武丁中兴”。
武丁时期,手工业特别是青铜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标志着中国青铜时代进入了繁荣时期。同时,商业也有了初步发展,京师出现了专门从事各种交易的小贩,吕商曾宰牛、贩米。由于商业交换活动的增多,产生了最早的货币。此外,纺织、医药、交通、天文等各个领域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但好景不长,从第二十四代君主祖嘉开始,商朝社会矛盾开始激化,逐渐衰落。第二十七代君主武夷不义,遭雷击而死。公元前12世纪,商朝传到了最后一位君主子守信手中。此人与夏桀一样,文武双全,也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部用于暴政和享乐。他固执己见,粉饰过错,极其淫荡奢靡。他宠爱妲己,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以酒为池,挂肉为林,还施以焚烧烙印之刑,肆意屠杀王公贵族。他的叔父比干因劝谏谏而被当众挖心,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比干是否像圣人一样心中有七窍。他滥用酷刑,增加财富,王公贵族、平民百姓纷纷造反,还大规模发动对外战争,花费巨大,也加速了他灭亡的速度。
就在子守信孜孜不倦地毁掉自己的王国的时候,渭河流域的周部落却悄然壮大起来。正如商汤觊觎夏桀王的高位一样,周部落首领姬昌也开始觊觎子守信的高位。公元1122年,姬昌之子姬发率领大军攻打朝歌,子守信兵败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子守信后来被称为纣王,又称商纣,意为迫害忠臣的君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lishi/362143.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