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学缓建、停建或搁置,合作办学也受影响,你关注的大学在列吗?

admin 2024-08-23 阅读:5

原文作者:刘晓波

近日,一份被搁置、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新大学”名单在网上流传(见下表)。

我查了一下,发现大部分信息都是可靠的,虽然最近有些高校有了新进展,但也由“合作院校”变成了“合作学院”。

拼命建大学,为何急刹车__拼命建大学,为何急刹车

上图来自公众号“青塔”

事实上,在这个表格之外,还有一些规划高校近期已经没有被提及,比如前几年经常被提及的“深圳师范大学”,近两年也在媒体上消失,进入搁置状态。

曾经受到广泛关注的黄河大学也已停课:

拼命建大学,为何急刹车__拼命建大学,为何急刹车

此外,一些高校停止建设新校区或拍卖在建校区,如银川学院历时近9年的滨河校区以“烂尾”形式被拍卖,由银川能源学院承建。

_拼命建大学,为何急刹车_拼命建大学,为何急刹车

一些知名大学外地办学计划流产的消息也频频见诸报端,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曾计划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而青岛方面最新的官方回应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与西海岸新区解除合作,目前没有新项目落地。

此前,江西省赣州市也曾在《赣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高调公布:“打造区域教育中心,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赣州校区”。上个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向媒体回应:学校从未做出建设赣州校区的决定。

高等教育领域的“坏消息”更多。

近日,山东省向省属各部门(单位)和高校发出通知,正式启动省属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综合试点,将取消10万余名人员。

未来大学会不会全面转成企业?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

高校和公立医院的机构改革从2018年开始,但之前进展比较缓慢,各地普遍做法是“老员工用老规矩,新员工用新规矩”,新设立高校很难纳入事业单位体制,而事业单位性质的高校中,真正具有事业单位体制的只出不进,会逐渐减少。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各地拼命兴建大学,没过多久就突然踩刹车?大学的公立地位是否也变得“岌岌可危”?

归根结底,有两点原因:

一是中国人口趋势发生逆转,人口红利结束,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容量过剩”。

第二,房地产行业转危为安后,地方财政也转危为安,办一所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成本极其高昂,地方政府已经没有能力再补贴了。

下图是2001年以来中国每年高校毕业生和新生儿的数量。

拼命建大学,为何急刹车_拼命建大学,为何急刹车_

2001年,新生儿数量是高校毕业生数量的18倍,到2022年、2023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将分别达到1076万人、1158万人,而新生儿数量分别只有956万人、902万人。

这意味着,即便今后高校停止扩招,16年后中国所有孩子都能上大学,仍将存在200多万学位的“产能过剩”。

下图是近三年四个一线城市及全国幼儿园幼儿数量变化情况:

_拼命建大学,为何急刹车_拼命建大学,为何急刹车

2021年,全国幼儿园幼儿人数为4805万人,但到了2023年,只有4093万人,同比下降14.8%。

即便是四个一线城市,幼儿园幼儿数量也都出现了明显下降,其中上海下降幅度高达13.6%。

这意味着,几年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的小学学位都会过剩十几万个,其次是初中、高中学位过剩,然后是大学学位过剩。

即使未来中国每年的新生数量能维持在900万以上,但相对于2024年的1179万毕业生,中国大陆高校的“过剩”也将高达279万以上,过剩率高达23.6%。

即使从2024年起大学停止扩建或新建,未来仍有近四分之一的大学需要关闭或大幅缩减教育规模。

日本、韩国、欧美、台湾等地的大学都因招生不足而关闭、合并,中国大陆也正步其后尘。

此外,地方财政收入紧张、地方债务高企也是新高校设立暂停或延期的重要原因。

办学投入很大,不仅一开始需要巨额的一次性投入,而且每年都需要高投入、高增长,才能保证师生收入跑赢通货膨胀、对人才有吸引力。一些财政能力较弱的城市盲目新建大学后发现,后期难以承担持续投入。

这和一些地方盲目建设豪华基础设施项目类似,比如地铁、机场、会展中心、歌剧院、体育场馆、博物馆等,建起来容易,维护起来却很难。很多三四线城市盲目建设豪华基础设施后,陷入了没钱维护,被迫关门的境地。

下图是2023年、2022年部分重点高校的经费情况,顶尖大学每年的开支高达200-300亿元,基本靠“中央拨款+地方补助+社会捐赠”维持。

_拼命建大学,为何急刹车_拼命建大学,为何急刹车

在深圳、杭州、苏州等经济发达城市,一些新建的“赶超型”大学给教授开出的年薪高达200万至300万元。

在这场持续的高薪竞争中,预计最终失败的将是中部、东北、西北、西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

一些曾经名列前茅的大学由于缺乏持续充足的投入,排名出现下滑。

随着地方财政和人口增长趋势出现拐点,中国区域间、城市间的马太效应将加速,不同地区高校间的马太效应也将愈发显著,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本部在哈尔滨,但其深圳分校的录取分数线早已高于本部。

新成立的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深圳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屡屡超过双一流大学、211大学,甚至985大学。

背后的原因,除了在深圳读书容易找工作,还因为深圳高校以高薪挖走了不少优秀教师,杭州、苏州的新建高校也基本如此,依靠高投入实现东山再起。

展望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将呈现以下重大变化:

第一,高校的命运将越来越和城市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城市的衰落会导致一批昔日名校的衰落,这是无法阻挡的。尤其在禁止异地办学之后,新生代尖子生越来越不愿意去东北、中西部的老牌名校读书,教师的工资也会跟着高涨。

一批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大学迅速涌现,如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苏州大学、西湖大学以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内地分校和985大学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分校。

老牌985、211名校如果不坐落在经济发达地区,得不到持续巨额投入,衰落是必然的。

正如“新能源+智能化+民族品牌”汽车迅速改变国人心目中的汽车品牌排名一样,几十年来稳定的大学排名也将迅速发生改变。

二是高校产能过剩时代到来,高校数量将由增长转为下降,经济落后地区的高校不仅无法继续扩张,反而会被迫萎缩、合并。

高校教师这个职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能考上公立事业单位的人会越来越少。即使以后学校还是事业单位,也和教师没有关系了,教师都是以企业化的方式聘用和管理的。高校教师也会变得多余,博士出身的中学教师会越来越普遍。

第三,中国高校“产能”一半以上集中在技校、职业院校,这些学校未来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面临招不到学生的困境,多数将面临缩减规模或合并的命运。

第四,中国高等教育普惠时代已经到来,新一代的中国人,只要愿意,都有机会上大学(包括大专)。

中国人口红利时代已经结束,人才红利时代已经到来。

如果将来能让所有适龄青年都能上大学,那将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希望国家能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实现这个目标——让大学教育不仅普及,而且逐步实现零学费和100%的入学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