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师徒夜宿枣集村,因酒香辗转难眠,子路受命打酒

admin 2024-08-22 阅读:5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第一部分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学术争论激烈,学派之间互相攻击的现象时有发生。但儒家创始人孔子却不是宗派主义者。老子虽然是与儒家平起平坐的道家代表,但孔子十分仰慕老子的名声和才华,便带着学生子路从曲阜书院千里迢迢来到苦县(今鹿邑县,老子的故乡)拜见老子。

这天,孔子和弟子们驱车来到苦县。刚进县城,就闻到一股奇香。孔子十分惊奇,心想老子的家乡一定酿造了优质的美酒。正纳闷间,他们已经到了藻集村。眼看天色渐黑,孔子和弟子们便在村东的一家客栈里留宿。

夜晚,月色明亮,晚风吹拂,皂姬村的酒香沁人心脾。孔子和弟子们兴致勃勃,彻夜难眠。孔子便吩咐子路去取酒。不一会儿,子路从皂姬村端来了酒。师徒们像捡到宝一样,喝得开心不已。由于皂姬村的酒香醇甜,师徒们喝得停不下来,一直喝到夜深月落,师徒们都醉了。

第二天,太阳三竿高,师徒二人虽然还处于恍惚状态,还处于醉意之中,但身心却感到异常愉悦,仿佛得到了神灵的拯救,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孔子感叹道:“美哉!但唯有无限量的酒,不能使人醉。”就连一向谨言慎行、讲究礼仪的孔子,也抵挡不住枣子矶酒的诱惑。孔子在枣子矶醉酒的故事,成了千古的传奇。

四年级历史人物故事(下)

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名叫梁山伯,她聪明又美丽。

有一天,她向父亲说自己想去上学,父亲却说那是男人做的事,不让她去。祝英台心里很难过,她的侍女就给她出主意说:“英台,咱们打扮成女装一起去吧。”英台很高兴,于是两人就一男一女打扮,互相对视了一眼,就去了父亲的房间。他们来到父亲的房间,连父亲都没有发现。父亲既然劝不住祝英台,就让他们去了。

在上学的路上,英台遇见了梁山伯,两人便一起上学。在学校里,他们同住一间房,英台便在两张床之间放了一盆水,以防被发现。她叮嘱梁山伯好好睡觉,梁山伯也十分听话。但这敌不过聪明的师娘,她早已知道了这个秘密。有一天,师娘让祝英台去他的房间,这才知道原来是师娘早已发现了。但他嘱咐师娘不要告诉别人那是师娘,师娘却答应了。

这天,祝英台的父亲给祝英台写了一封信,说父亲生病了,让他回去。祝英台无奈,只好回去了。回去的路上,梁山伯夫妇正在送行祝英台。路上,祝英台对梁山伯说:“梁山伯,我们家有一个九妹,长得跟我特别像,你这学期期末可以来我们家提亲。”梁山伯因为很喜欢祝英台的长相,便答应了。

英台回到家,发现父亲的病早已好了。父亲对她说:“你既然回来了,就不用去了,就待在家里,等着去马家提亲就行了。”英台十分伤心,但是父亲不让她上学,也不让她见梁山伯。就这样,梁山伯气愤而死。临死当晚,他告诉救命恩人,他死后一定要葬在祝英台和马家之间的路上。

他们去马家提亲的那天,天下起了大雨。祝英台的侍女告诉他,这里就是梁山伯的墓。祝英台听后,从花架上跳下来,跑到墓前。雨过之后,天空放晴,白云飘在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墓前有两只蝴蝶在飞舞。从此,大家就把蓝色的叫梁山伯,粉色的叫祝英台。

四年级历史人物故事第三部分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就知道,诸葛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仅通晓天文地理,还精通军事战术,最让我佩服的,就是“草船借箭”的故事了。

周瑜因为妒忌诸葛亮的才能,就故意给诸葛亮出了一个难题,对他说:“我们现在缺少弓箭,请你给我们制造一千支箭吧。”诸葛亮毫不犹豫地回答:“没问题。”周瑜说:“我给你十天时间。”诸葛亮说:“不用十天,三天就行。”周瑜大喜,说:“好,三天内你造不成一千支箭,我就把你处死了。”“好。”诸葛亮说。大臣们一听,都很纳闷。这不可能啊!他们都劝诸葛亮放弃这个任务,可是诸葛亮不理他们,扬长而去。第一天过去了,第二天到了。中午,大臣们问;“为什么不及时?”诸葛亮还是没有回答他们。晚上,诸葛亮召集船只,让士兵们在每艘船上放上稻草人。

第三天晚上,诸葛亮趁着大雾偷袭曹军,曹军以为是真人,便立即报告了曹操。曹操知道之后,立即命令士兵放箭,他们射出了数百支箭,稻草人身上插满了箭。诸葛亮命令他们回营。曹军见他们撤退了,便停止了射箭。当他们回到营中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了。诸葛亮把这些箭交给周瑜,周瑜大吃一惊。原来,诸葛亮早就算计到第三天晚上会有大雾,把自己攻打曹军得到的箭送给了他。

我最佩服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四年级历史人物故事

“床前明月当空,地上不知有霜。举头望明月思故里。”这是他的诗句。他爱好游历,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佳作。他被称为“诗仙”。他就是李白。

在我眼里,李白是一个聪明绝顶、才华横溢的人。然而唐玄宗只让他在翰林院当文侍郎。当时的皇帝沉迷于杨玉环的美貌,根本不在乎百姓的疾苦和国家的安危,而这一切都在李白的诗中流露出来。

有才华却遇不到,抱负未实现的悲哀:“人生得意,当尽兴而归,莫让金杯白对月。我生来就有才华,用尽了钱财也要换回来。”“乘风破浪,有舸争流之时,扬帆远航。”我有才华,却遇不到懂“我”的人,所以无法充分发挥我的才华。

在我眼里,李白是一个爱写山水诗的人。“飞瀑三千尺,似银河落天下”,“孤帆不见碧空,唯见长江流过天际”,“不敢高声说话,恐惊动天上人”都是用夸张的手法写的。因为这些诗句,他的诗风格变得浪漫起来,字字洒脱。

李白逝世时才六十多岁,古代文学界一位巨星陨落了,他虽然走了,却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四年级历史人物故事第五部分

春秋时期,楚王曾率军进攻交国,楚军连战连捷,攻到了交国都城的南门。交国不出城作战,竭尽全力守住城池。楚军几次进攻交国都失败了。

楚将屈膝见状,对楚王说:“蛟国弱小,行事鲁莽,没有谋略,我们可以乘其弱,用智取胜。”于是屈膝向楚王献策,楚王觉得这个计谋很好,就照办了。

第二天,楚军数十名士兵扮成樵夫,到胶国都城周围砍柴,诱敌而来。胶国将领看到楚军在山中砍柴,没有楚军的保护,便派兵前去擒拿。结果,楚军手无寸铁,被俘三十名。胶国官兵见如此轻易地取得了“胜利”,都笑得合不拢嘴。

过了一天,又有一批楚兵伪装成樵夫上山诱敌。被焦国士兵发现后,不等命令便离城而去,上山抓捕楚兵。这时,埋伏在城北门的楚兵一齐冲了出来,焦国很快就被击溃了。

焦国大败,城池即将失守,焦王为了保住国家,被迫在焦城下与楚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从此焦国贪小失大的故事便在各国流传开来。

四年级历史人物故事第六部分

春秋时期,齐国攻打宋国,宋王派人去探听齐国军队的去向,百姓回来报告说:“齐国军队已经逼近了,百姓都很害怕。”

身边的大臣对宋王说:“这就是所谓‘烂肉自招虫’的道理,宋国强,齐国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

宋王大怒,杀了派去的那个人,又派另一个人去查看齐军的情况,那个人报告的情况和刚才的一样,宋王又大怒,杀了第二个人。

宋王派三个人去探察,结果三个人都被杀了。宋王又派一个人去探察。这一次,这个人遇见了他的兄弟。他的兄弟问他:“国家已经危在旦夕,你要去哪里?”

那人说道:“大王派我来探听齐军的情况,原来齐军离我们这么近,百姓都这么害怕。现在我很担心,之前探听齐军情况的人,因为举报齐军逼近,而被大王处死了。现在我如果举报实情,难逃一死,如果不举报实情,恐怕我也会死。我该怎么办呢?”

他的哥哥说:“你如果报道真话,就会死在死者之前,死在死者之前。”

派出去的人听了,就回去报告宋王说:“根本没看见齐军,百姓很平安。”宋王很高兴,身边的大臣们都说:“先前被杀的人,真是该死。”

于是宋王就赏赐此人很多钱财。

后来齐军来到宋国,宋王抵挡不住,就跳车逃命,被送去的人逃往别国,过着十分富足的生活。

四年级历史人物故事第七部分

屈原是古代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屈原出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他的家乡在湖北秭归(zǐguī),距离长江三峡不远。这里风景秀丽,山影水声旖旎,旋律优美。屈原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和楚国。但是,楚国的统治者腐败无能,不思进取,使国力逐渐衰弱,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屈原十分着急,来到都城劝楚王变法强国。不料屈原却遭到奸臣的陷害和攻击,曾经信任他的楚国也不再是国王了。

国王竟然把屈原赶出了京城,并将他流放到遥远的地方。

屈原因为自己的爱国之心不被别人理解,十分苦恼,有人劝屈原说:“既然楚国不需要你,你为什么不到别的国家去施展你的才华呢?”

屈原回答说:“我爱我的楚国,我为它的命运担忧,我为楚国人民的苦难感到悲痛。我知道我的处境很危险,但我不忍离开我的祖国。我希望有一天我能为它做出贡献。”

屈原写了许多诗篇来表达他的爱国之情。屈原想象自己骑着龙和象,翱翔在天空,即将飞向远方,离开楚国。突然他回头一看,看到了可爱的家乡,立刻停下了脚步。屈原的仆人大哭,连马都不愿前进。他回到了楚国,下定决心:“如果我不能实现我的愿望,我就要跳江而死,为祖国献出我的生命!”

不久,怀着对楚国的深厚感情的屈原投汨罗江(今湖南境内)。他对楚国的热爱,也是对中国和自己民族的热爱。因此,全国人民至今仍然怀念屈原。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