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的故事:从陌生钢铁怪物到风驰电掣的高铁,见证时代变迁

admin 2024-08-20 阅读:9

很多朋友已经开始了回家过年的旅程,在北京,我看到地铁上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箱的乘客,几大火车站成为最热闹的地方。

每年春运期间,火车是大家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百余年来,火车与中国人的历史和生活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丰富的故事。从陌生的“钢铁怪兽”到如今飞驰的高铁,火车本身有了巨大的进步,乘坐火车的人也有了完全不同的体验和心态。说到火车,每个人、每一代人都会有不同的回忆。

今天的推送是一些关于火车的书籍,我们“邀请”这些书籍来讲述火车的故事,讲述火车的前世今生。

撰稿 | 李彦

在《列车上的民国》这本书里,我读到过一段让我捧腹大笑的文字:

1925年,在杭州工作的朱自清到上海看望叶圣陶等好友。几天后,朱自清乘火车返回杭州,与老友相见自然是难舍难分。在火车站,大家都依依不舍,有人说了一句让人很扫兴的话——“早点去坐吧”。朱自清听后“头也不回地转身走开”,朝着车厢走去。

这位温柔善良的作家之所以“连头也不回”,是因为当时的火车没有座位分配,想坐到座位上就得急忙抢,经常要争抢、推搡。所以被提醒预留座位的朱自清,心理压力想必很大。《列车上的民国》一书中,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民国时期如何买票、如何乘车、火车票有多贵、火车晚点到什么时间、火车上哪些人能享受优待、餐车里有什么样的食物……虽然都是“琐事”,但它们共同勾勒出了列车内外的广阔世界。

回到民国,坐火车

奔驰历史故事视频_奔驰车的历史简介_奔驰历史故事

《列车上的民国》,李子明著,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

通常的“铁路史”研究,关注铁路的修建及其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等宏观问题,却往往忽略了人们乘坐火车时的具体经历,以及与之相关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列车上的民国》另辟蹊径,聚焦于常常被忽视的“铁路生活史”。全书其实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回到民国坐火车》,讲述民国时期铁路的客运规则,还原当时人们乘坐火车的场景,素材来自文人笔下及相关史料;另一部分是《坐火车看民国》,以火车为窗口观察民国历史。作者李子明是历史专业出身,后就职于中国铁道博物馆,着力从史料、文本中打捞、研究中国铁路史。这本书读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仿佛穿越回到民国时期,亲自挤进火车,窥视当时生活的方方面面。

奔驰历史故事视频_奔驰历史故事_奔驰车的历史简介

丰子恺《马车社》所载民国时期马车的一角。

奔驰历史故事_奔驰车的历史简介_奔驰历史故事视频

《文学载着火车:民国火车小传》陈建华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5月出版

同样是有关“火车”与“民国”,2017年出版的《火车上的文学》一书,视角却截然不同。虽然副标题是《民国火车小传》,但作者的眼光主要在现代文学史、文化史而非火车史。火车,这一代表现代科技的外来物,自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以来,便引发轰动。它是国家富强追求中的现代性象征,速度与轰鸣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思维与行为。

本书从现代文学中选取与火车相关的文本,通过细读,进行分析和想象。比如,当火车还是一个陌生而新奇的“黑色巨人”时,《点石斋画报》、《神州画报》等报纸上充斥着火车起火、压死行人等灾难和恐怖场景,不乏现实主义的咒骂;而列强抢着在中国修建铁路,伴随而来的是丧失主权、屈辱国度、丢脸的心态,一些漫画也从这个角度进行了尖锐的讽刺。

奔驰历史故事视频_奔驰历史故事_奔驰车的历史简介

铁路的扩建,神州画报,1907 年

在小说家的笔下,火车车厢成为镜像的舞台,这一新的公共空间映射着民国以来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状况。火车轰隆隆的声音和无敌的气势,被五四时期的作家赋予了某种历史方向的象征意义,“奔向无限的未来”。火车的速度让窗外的风景转瞬即逝,“田野飞驰而过,溪水飞驰而过……所有的风景都只在眼前存在了一瞬,然后就消失了”。这种新体验对人们感知模式的冲击,很快被现代作家捕捉到。

如今列车已引擎全开,奔向无限的未来!窗外的大陆飞转着。列车上的人们或沉默地坐着,或大声谈笑,或唱着不成调的歌:他们大多在那里等待着想象中的未来到来!(孙如公《未来》)

首先,铁路的建设和发展

如果想要了解中国铁路是如何从无到有、火车是如何从慢速发展到快速的,还是需要借助一些严谨正规的历史著作。比如这本书《中国铁路发展史》就讲述了1876年至1949年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奔驰车的历史简介_奔驰历史故事视频_奔驰历史故事

《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金世宣、徐文书编,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出版)

这一时期,一些具有独特意义的铁路线受到格外关注。比如詹天佑与京张铁路,早已被载入历史教科书;而在西南边疆,1904年至1910年间修建的滇越铁路,因为法国马尔博家族亲身经历并记录下来,成为难得的记忆素材。漫画家李昆吾将他们的经历以漫画的形式再现,重现了这条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铁路的艰辛、传奇与浪漫。

奔驰历史故事视频_奔驰历史故事_奔驰车的历史简介

《云中铁道》作者:李昆武,三联书店2014年6月出版

如果把目光回溯到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很难用一本书的时间去概括。曾任中国南车总经理、中国南车董事长的赵小刚,以个人回忆录的形式写了一本《与速度同行》的书,可以作为中国汽车制造和公路建设进步的旁证。他是中国铁路、中国高铁改革变革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在中国南车工作时经历的人事、功过,记录了铁路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以及与西门子等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奔驰历史故事视频_奔驰车的历史简介_奔驰历史故事

《速度行走:走进中国铁路40年》赵小刚著,中信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那些火车已经成为回忆

奔驰车的历史简介_奔驰历史故事视频_奔驰历史故事

《列车上的中国人》作者:王福春,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6月出版

似乎每一年,朋友圈里总能看到这组“列车上的中国人”摄影作品的分享。摄影师王福春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致力于铁路摄影。在他的这些黑白影像中,一张张鲜活真实的面孔,都能勾起几代中国人在列车上的苦乐回忆。他镜头里的这些场景,都是最普通的中国人,演绎着最平凡、最真实的故事,但当有了时光的深度,每一张照片都让人感叹,甚至震撼。

奔驰历史故事_奔驰车的历史简介_奔驰历史故事视频

炎热。1995年,武汉-长沙。摄影:王福春。

奔驰车的历史简介_奔驰历史故事视频_奔驰历史故事

匆匆。1994年,哈尔滨站。摄影:王福春。

奔驰车的历史简介_奔驰历史故事视频_奔驰历史故事

《老火车上的慢旅行:35次经典绿皮火车之旅》作者:齐东,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列车上的中国人》中,绿皮车厢拥挤、疲惫、混乱,随着铁路的发展终于变得稀少,却成为很多人回忆、怀念的对象。“逝去”像柔光滤镜,汗水和焦虑都消失了,慢节奏和人与人之间更亲密的关系被凸显出来。“绿皮火车”正成为怀旧美学的象征。《老火车时空穿越》的作者就是绿皮火车的“粉丝”。他说,脏、乱、不舒服是事实,但“绿皮火车最温暖的地方,是超越一切的人情味”。他怀念喧闹车厢里弥漫的“感受生活氛围”。

本书记录了作者35次乘坐绿皮火车的旅行经历。他毫不掩饰自己对绿皮火车的独特情结,认为人应该有“天生喜欢慢的权利”。因此,这是一篇游记,更是一首绿皮火车的挽歌。被它感动的,是年轻时亲身经历绿皮火车从“主流”到消亡的一代人。

当火车本身成为风景

甚至对火车的认知和情感,也不再依附于火车的“乘坐”和“交通”属性。纵横交错的长长铁路网成为中国大地的横纵坐标,行驶其上的火车,本身也成为一种风景。一群年轻人,有了新的身份——“火车迷”。他们坐火车,不一定是为了去某个地方,只是为了亲身体验不同的火车和线路;他们追火车,不再是为了“占座”或赶时间,而是为了能站在对的位置,拍下火车最美的照片。

奔驰车的历史简介_奔驰历史故事_奔驰历史故事视频

《中国铁路风景线:探秘最美中国铁路》,作者:罗春晓,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中国铁路风光线》作者罗春晓就是这样一位“火车迷”。他深入走访了全国数十条铁路线,沿途寻找和记录它们融入自然与工程成就的绝美景象,探寻它们的历史文化风情。在书中,他选取了滨绥、滇越、京张、青藏等7条风景最美、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铁路线。从南方春天的油菜花到盛夏昆仑的千年雪峰,从秋天兴安岭的秋色到北方冬天的万里冰封,他用详尽的文字和300多张图片,介绍沿途的风景、历史和变迁。

奔驰车的历史简介_奔驰历史故事视频_奔驰历史故事

《追火车:华北和东北》,王伟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青年自由摄影师王伟也是一名铁道迷,他从小就热爱火车,并将这一爱好作为职业。十多年来,他为了拍火车,奔波奔波,行程超过40万公里,足迹遍布全国60多条干线和支线铁路,拍摄了40万张铁路照片。这本书里有很多美得令人窒息的火车照片,是他历经各种挫折、艰辛和冒险,爬山涉水后拍摄的。他讲述了自己的拍摄经历,以及旅途中、火车上、火车站里发生的有趣而感人的故事,也向我们展示了庞大的“火车”如何能让人碰撞出如此激情而美好的情感。

奔驰历史故事视频_奔驰历史故事_奔驰车的历史简介

京张铁路(王伟 摄)

奔驰历史故事_奔驰车的历史简介_奔驰历史故事视频

穿越森林与雪原(摄影:王炜)

奔驰历史故事视频_奔驰车的历史简介_奔驰历史故事

最美的季节(摄影/王炜)

好吧,我祝愿大家在回家的火车上一路平安,有美好的邂逅。

撰稿:李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