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丝绸之路文学:诗歌散文中的丝路风华与文献研究

admin 2024-08-19 阅读:3

唐代“丝绸之路”文学是指唐代诗歌、散文、笔记等中所反映的与“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献,内容包括边塞战争、军事生活、边陲旅行,“丝绸之路”沿线的山川、自然风光、关隘、气候、物产、宗教文化、乐舞艺术、风俗民情,以及唐代开放的民族政策和与周边国家、地区、民族的关系等。

文献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唐代有关“丝绸之路”的重要文献有《全唐诗》(彭定秋等主编)、《全唐诗补编》(陈尚俊主编)、《全唐散文》(董高等主编)、《全唐散文新编》(周绍良主编)、《全唐散文补编》(陈尚俊主编)、《中国历代全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编)、《唐五代全笔记》(陶敏主编)、《全敦煌诗》(张锡侯主编)、《敦煌歌谣总集》(任半堂主编)、《敦煌唐诗残篇》(高嵩编)、《敦煌诗残篇》(徐俊主编)、《唐墓志铭辑录》(周绍良主编)、《唐代诗选辑》(周绍良主编)等墓志铭。唐代文献记载的史料有《诗经墓志铭》(胡克先、杨琼编)、清代汪树南《新疆地图集》(朱玉琪编)等地图集。此外,《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张兴良编注)、《唐代交通地图研究》(严耕旺编)、《海上丝绸之路文献汇编》(龚楚涵、余冰编)等也提供了大量有关“丝绸之路”的原始文献。中华书局出版的《唐宋史料注》、《元明史料注》、《清史料注》丛书数量可观,内容丰富,涵盖了唐代“丝绸之路”的各个方面,为研究者提供了便利。

杜佑说:“作者修撰西域史,无不引述僧人游历传记,如法明的《印度游记》、智僧的《外邦志》、法生的《诸国游记》、道安的《西域记》等。” (《通典·边塞七·西戎总序》)除诗文集外,僧人的游记、传记也值得重视,如法显《佛国志》(吴玉圭译),慧皎《高僧传》(朱恒甫等注),玄奘、辩机《大唐西域记》(季羡林等编注),慧理、颜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孙玉堂、谢昉编注),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王邦伟编注),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王邦伟编注), 《南海集归内法传》(王邦伟编注)、新罗惠超《五印度游记》(张仪注)、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朝圣记》(白华文等编注)、《宋代高僧传》(昝宁编注)、《大宋僧史略》(傅世平编注)等著作,都是由高僧怀着崇高的信仰所写,他们所记述的大多是自己或臣民在佛教国家的亲身经历,为西域、陆海“丝绸之路”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人文资料,是唐代“丝绸之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大唐西域记》最为出色,其贡献之大,是其他书籍所无法比拟的。

研究唐代“丝绸之路”文学不应该预设问题,所有问题都是在梳理相关文献之后提出的。比如,唐代诗人、作家与“丝绸之路”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如何记录自己眼中的“丝绸之路”的?唐朝的繁荣昌盛、唐人的文化自信、英雄情怀、唐文学的文化品格、“丝绸之路”的审美精神之间有何关联?在诗人、作家的笔下,西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如何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原的,对当时的世界和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对唐人的文化观念产生了什么影响?“丝绸之路”在哪些方面增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唐朝的开放与繁荣吗?诗人、作家对此持什么态度?具体是如何表现的?除了军事和边疆治理意义之外,唐代“丝绸之路”的重新兴盛在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宗教交流、商品贸易等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在唐代诗歌和散文中是如何体现的?“丝绸之路”对唐代获得大国地位起到了什么作用?唐朝当时在世界上获得巨大威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开放的宗教政策和平等的民族政策。唐诗是如何描述这一点的?这是唐代“丝绸之路”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唐代“丝绸之路”文献的初步整理,研究者对“丝绸之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畅通安全的“丝绸之路”保证了唐朝的开放与强大。胸怀宽广、尊崇英雄品质、志在功成名就,“侠”精神弥漫于整个社会,受到热烈的鼓励和热烈的推崇。骆宾王《丑习》云:“少年重侠,弱者轻衣冠。”卢照邻《杰克少年长兴》云:“长安重侠,洛阳多才人。骑玉剑浮云马,骑金鞍明月弓。”张易之《上塞》云:“侠士重恩轻,良马金饰,闻羽遣,奔救边。”高适《送匈奴将军上塞》云:“边塞当多侠义少年,关西无春杨。请问军中随谁,正打歌之时。”王维《少年四首》之二:“谁知我在边塞不吃苦,纵死犹记侠义之气。”侠义之气彰显英雄本色,英雄本色中也洋溢着英雄气概。

唐人尤其是初盛唐时期的唐人,大多或从军,或入朝,或游历各地,有着丰富的边塞生活经验,他们通过“丝绸之路”前往边塞、进入西域,心中充满着时代的思绪、期盼与憧憬。由于是亲身经历,伴随着强烈的个人感受,加上少有的细致描写,唐人笔下的“丝绸之路”真实、具体、生动、活泼,具有非凡的学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首先,“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条唐诗之路,河西走廊是一条唐诗走廊,神奇壮丽的西域更是作家磨练品格、表达理想追求的广阔天地。“丝绸之路”激发诗意,催化诗意,展现波澜壮阔的人生。唐人将自己的激情、才华和对西方世界的生动观察、强烈感受完美地融入诗篇之中。通过唐人丰富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丝绸之路”沿线和西域的地理人文,如气候、风景、物产、风俗、宗教、音乐、艺术、民族融合等,这些都与史书的记载形成了鲜明的补充,可以补充史书的不足,大大增强历史记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历史更加可知、可感。

其次,通过唐代“丝路”文学的整理与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唐人文化观、地域观、唐文化精神、唐诗精神、唐诗审美品质,丰富唐诗研究的内容,构建更加完整的唐诗观。由于文学形象性、生动性、独创性,以及广泛深入的影响,能够引起长久的精神共鸣。通过对唐代“丝路”文学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还原特定的历史语境,深刻感知那个时代的光辉与梦想、激情与歌唱,找到历史与今天的多元关联。由此引发思考,人类历史,尤其是艺术史,或许并不能完全用进化论来解释。

第三,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丝绸之路”是研究唐代边塞诗和西域文学的重要途径。“丝绸之路”所连的边关、边镇、边境地区,如凉州、张掖、敦煌、阳关、玉门关、轮台、高昌、交河、疏勒、霍山、阴山、铁门关、安西、蒲海、河沿旗、白龙堆、吐谷浑、龟兹、莎车、热海、楼兰、碎叶、岐山、昆仑山、帕米尔山、天山、金山、焉耆山等等,在唐诗中都有着生动具体的描写,是唐代边塞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边塞诗的丰富与壮丽由此更加鲜明地体现出来。如果从边疆历史地理和文学地理的角度看,这些边关、边城、边疆作为文学景观的内涵会更加丰富。

为了完整性,唐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应纳入研究范围。例如,唐诗中对“海上丝绸之路”主要通商港口的描述,以及通过海上输入的各种香料、药材的描述,都是值得关注的。无论是朝贡还是贸易,海路都是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阿拉伯、狮国、婆罗门、昆仑国的商船大多以广州、扬州、泉州等地为停泊地。再如,日本与唐朝有200多年的交往,一批批遣唐使,一批批书籍珍宝的运输,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完成的。日本京都素有“海上丝绸之路”东端之称,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内藏有大量精美的唐代文物。傅云子的《正仓院考古志》和日本学者川添房夫的《唐器物文化史》对此都有生动详尽的记述。唐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对东南亚和东亚各国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语言文字到风俗制度,都向唐朝学习,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宗白华先生在《唐代诗歌所表现的民族精神》一文中说:“一个民族的兴衰,取决于它是否有自信。”从唐代有关“丝绸之路”文献的有关记载和描述中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的连通和延伸,使唐人的视野由内而外地转向,大大促进了唐朝的开放性,也使唐人拥有了山海般宽广的胸怀,增强了后人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信心。正是这条“丝绸之路”对唐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发展壮大,发挥了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有学者称之为“大动脉”,足见其非凡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光明日报(2024年8月19日第13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