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泉州的前世今生
一百年前,人们到东南亚谋生,如今,华侨华人作为桥梁,人们正在双向往来
▲泉州市鲤城区中山路的“柱式骑楼”。新华社记者宋炜炜摄
泉州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世界遗产城市、全国重点侨乡。这座因海而生的古城,千百年来与海洋紧密相连。宋元时期,海事兴盛,泉州曾是世界上最繁华的港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但明清以后,海禁实行,由于陆上“人密地狭”、“耕地不足”,泉州人不得不远赴东南亚“谋生”,即所谓的“南渡”。
在国外谋生的艰苦奋斗
1938年,一封来自新加坡的家信飘洋过海,抵达福建泉州。新加坡华侨赖子实给爷爷写信,描述自己的近况:“自从南下之后……活也活不下去,死也死不下去。”在感叹生活艰难、学徒艰辛的同时,他还在信中附上了100元钱。
这种华侨寄回国的、集书信与汇款凭证于一体的家信,被称为“侨批”。
泉州中山路遍布的南洋式“柱式骑楼”,曾是华侨信使馆的聚集地。如今,这里仍是泉州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泉州华侨信使馆就坐落于此。馆内数千封泛黄的华侨信使原件,让后人得以一窥百年前当地华侨远赴东南亚的奋斗历史。
由于地广人稠,地狭人稀,山贫瘠,泉州人民只能面朝大海谋求发展。泉州人民移居海外的历史悠久,但自明清海禁以来,耕地不足的矛盾愈演愈烈,当地人民为争夺水源、争夺田地而不断争斗。处于西方殖民统治下的东南亚急需劳动力,当地人民便冲破海禁,远赴南洋谋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大批以农民为主的泉州人因生计、战乱或天灾人祸等原因,被迫以自由移民或契约移民的形式,远赴南洋谋生、发展,掀起了南洋移民的高潮。
“泉州是福建人‘南洋’最大的群体,泉州晋江甚至有‘十户九华侨’的说法。目前,仅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三国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就已达430多万人。”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刘博子说。
这是一次充满艰辛、血泪的冒险之旅。海禁之下,出海的唯一途径就是偷渡,茫茫大海中船随时有倾覆的危险。而且,移民海外就等于“抛弃王权”,如果想回国,就会受到严厉惩罚。
契约移民几乎与奴隶贸易无异,殖民者买来的“契约华工”常常被称作“猪崽子”,不仅被禁锢在条件恶劣的船舱中,还遭受“猪崽子头”的虐待。一艘开往东南亚的轮船上,部分华工的死亡率高达50%。为了保证利润空间,殖民者拼命加人,超载船只,加大了船只的安全风险。
安全抵达南洋,艰苦生活的开始才刚刚开始。最初,去南洋的泉州人挑着东西、扛着东西,走街串巷,靠卖劳力、当店员为生,种地、打渔、采矿、做手艺。刘伯孜告诉记者,他们在荒山野岭里开荒,住茅草屋,吃粗粮。长期的营养不良和疫病流行,让很多去南洋的泉州人病死在异乡。
馆内一张张记录东南亚华侨辛勤劳作的黑白“工作照”,足以见证第一代移民生存和创业的艰辛。
“十个走,六个死,三个留,一个回。”那些幸运地在当地站稳脚跟、扎根的华侨开始了漫长的奋斗之路。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他们把血汗钱投入到扩大经营活动中。开店所需资金不多,成为南洋地区华侨的首选。在粮油店、杂货店、五金店、发廊等,随处可见华侨忙碌的身影。
海外华侨用侨批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支持,延续百年的侨批业也见证了“南洋行”的规模。据《闽南侨批史志》记载,1948年泉州至少有300个邮局支局,同时海外泉州邮局遍布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等地,形成庞大的侨批业务网络。
归国不忘故土的“异乡人”纯真心灵
10月18日,泉州市南安,梅山镇国光中学张灯结彩、人头攒动。来自世界各地的校友如约而至,在这里纪念一个特殊的日子——李光前先生诞辰130周年、国光中学建校80周年。
一所乡镇中学的校庆为何如此受关注?答案就在校园的一砖一石中。走进国光中学,就能看到学校捐资人李光乾的“家国情怀”。学校教学楼以延安、遵义、新华等命名,彰显他对祖国的感恩。校亭立柱上,一副对联“左望清心,修身励行报国,右望犀月,勤学苦练争光”,镌刻着后人的传承志向。
远赴南洋的华侨,心系故土,始终把中国的兴衰与自己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革命战争中,他们捐资援建军费,回国作战,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牺牲。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们兴办学校育人才,修路架桥,行医救世。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的女婿李光前就是其中的代表。
1943年,抗日战争如火如荼,李光潜怀着兴办教育、报效祖国的志向,在家乡芙蓉乡(现梅山镇)捐资创办了国光中学。“平时要教育,战时更要教育!即使远在异国他乡,回国办教育,也能尽一份国家义务。”李光潜曾在给友人的信中说道。
那一年,50岁的李光前流亡美国,虽然他在东南亚有很多资产,但大部分都被当时的占领国日本当作“敌产”没收,他陷入经济困境,甚至不得不典当家用物品来筹办学校。
南安芙蓉基金会副理事长李祥林介绍说,李光谦创办了国光中学、国砖幼儿园等,并修建了教师公寓、国砖大礼堂、发电厂等一系列配套设施,逐渐形成颇具规模的“学村”。当时,由于农村缺医少药,村民们把国光中学的医务室当成了“医院”,有大病小病都要到医务室就诊。于是,1951年,李光谦在家乡芙蓉溪畔捐建了国砖医院。
赤子之心,永世传承。1991年,李光前的儿子李正义、李正智、李正伟在南安成立芙蓉基金会,支持家乡的慈善事业。许多国光中学的毕业生,也续写着不忘家乡、爱国的故事。
“就像李光前先生受陈嘉庚先生影响一样,我们也受他影响。每一代从光前学村毕业的学生,都会记得自己是从哪里开始的。”国光中学校友、华侨苏世宣说。
走进位于泉州市区的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长长的展板上列着一连串获得表彰的华侨亲属:李光谦、李尚达、李鲁达、黄忠贤、陈永在、陈祖昌……
“很高兴有机会为家乡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这是我们对家乡发展的热爱。”改革开放以来,菲律宾华侨陈祖昌回到家乡晋江投资兴业,送饮用水、修公路、建医院、兴办学校、推广文艺、给学生发放奖学金……他把支持家乡发展列入了人生“心愿单”,迄今累计捐款已逾亿元。
“泉州民营经济与侨胞一起起步、一起成长,没有侨资企业就没有泉州今天的经济发展成就和改革开放成果。”泉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林双说。
泉州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著名的鞋业、纺织名城。它的起源与华侨息息相关。如今位列中国县域经济领头羊的泉州晋江,在改革开放前夕还只是个传统的农业县。当时晋江人均耕地不足半亩,有的乡镇人均耕地只有两亩。由于耕地不够,公社社员必须排队干活,排到队里就下地挣工分,没排到队里就回家,导致很多“闲人”无所事事。
1981年,晋江地委、晋江地区行署在石狮召开全区侨务会议,根据侨乡“闲资金多、闲劳动力多、闲房屋多”的特点,掀起了华侨华人和侨眷集资创办各种小型侨资企业的热潮。
乡镇企业刚创办时,刚从土地上爬起来的农民没有生产管理经验,没有市场信息,没有必要的技术和设备。许多华侨利用小额生产设备免税的优惠政策,把寄回国内的钱换成电动缝纫机等小型生产设备。有些在海外创业的华侨,只是进口服装原辅材料,让亲戚或同乡在家乡开办家庭作坊加工,再把产品运往海外销售。
从“三停工”“三进一补”开始,乡镇企业在泉州星星之火开始发展。
“华侨也带来了商业意识,提供了外出打工的机会,让泉州人率先开拓了视野,积累了资本。有了经营理念,有了第一笔资本,泉州人开始纷纷办厂。正是这些随处可见的小作坊,最终催生了今天安踏这样的一批现代化泉州民营企业。”刘博子说。
新华侨华人作为桥梁实现南洋双向旅游
1993年,10岁的吴志强随在菲律宾经商多年的父亲来到菲律宾。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发展较早,当时经济建设颇有成效。国内外发展的差距,吸引了不少泉州“新移民”来此投奔亲朋好友。和很多“新移民”一样,初到东南亚的吴志强也为当地城市的繁华所震惊。
“我去过马尼拉,第一次看到35层的大楼时,就很震惊,怎么会这么高!在石狮,最高的也就10层。”吴志强说,然而,2002年他以留学生身份回国留学时,也为这个国家的快速发展感到惊讶。
大学毕业后,吴志强延续家族传统,回到石狮做起食品贸易生意,从菲律宾、马来西亚进口椰子、可可、棕榈油等产品起家,如今在石狮经营着一家大型国际食品城。
泉州有华侨华人950多万人,主要聚居地区为东南亚。
随着海外华侨华人走出去、侨资侨劳引进,近年来,泉州与东南亚进入人员、货物、投资相互融合的新阶段,昔日的“走出去”东南亚之旅,已成为一场融合深厚历史渊源、深厚血缘关系、深化合作需求的双向之旅。
“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和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东盟持续为泉州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总额占全市近三成。泉州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交流合作也由单纯吸引利用侨资向双向投资转变。”泉州市商务局局长张晓宏介绍。
在不断推动东南亚招商引资的同时,泉州也在着力打造“泉州智造+侨商强国”优质产品走出去的“泉州模式”,并行推动产品、品牌、技术、资本输出。
今年3月,菲律宾晋江建材家居展销中心正式揭牌,这个总投资超100亿元的项目由泉州晋江当地村民和企业家共同打造,将打造成为菲律宾最大的国际建材家居批发零售市场。
菲律宾环球建材城总经理林东升也是一名泉州华人,为了吸引家乡企业入驻菲律宾建材家居展销中心,他把办公室搬到了晋江。“生意来往多了,现在每周都有一队队菲律宾同胞来晋江考察,甚至鞋企、日化企业都让我带队去参观他们的工厂。”林东升说,很多华侨二代都是第一次回国,对泉州供应链的完备程度感到吃惊,有的已经打算和当地企业联手在东南亚市场创立品牌。(记者:邰小安 吴建锋 周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