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 图片来源:湖北省博物馆官网 楚车 采访对象:陈文华 漆木琴 图片来源:湖北省博物馆官网 虎纹鸟鼓 图片来源:湖北省博物馆官网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燕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成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成语是一则历史故事或一个典故。
荆楚文化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很多成语都源于此,并通过文物得到验证和呈现。
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让我们一起走进湖北省博物馆,通过几件珍贵文物,寻找匹配的成语。
当成语遇见文物,便变得有趣而持久。
楚车 VS 苦力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博物馆指出:“荆楚文化是悠久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贾海燕自豪地说:“荆楚文化是长江文化的杰出代表,楚文化作为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对楚河流域乃至华南地区的古代文明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楚文化的重大考古发现也大多发生在湖北。”
楚国的发展史,就是楚人的奋斗史。两千多年前,周成王封熊义为楚国“五十里子南”。五十里是指他的封地面积,“子南”是周朝最高的封号,最低的等级,可见楚国初建时是多么的贫弱。楚人建国后,励精图治,治理荆楚地区,由弱转强,开疆拓土,饮黄河之水,争霸中原,先后跻身“春秋五霸”,“战国七国”最终成为东周“地盘五千里,兵百万,车千辆,马万匹,粮草十年”的最大国家。
湖北省博物馆内,陈列着一件楚车复制品,该车是根据荆州熊家中楚墓车马坑出土的车子复制而成的:六匹高大的战马昂首阔步,拉着楚车向前行驶。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尹红兵介绍说,熊家钟并不是一座简单的楚墓,而是楚国最高级别的墓葬,由主墓、配墓、车马坑、祭祀墓和墓上建筑组成。这里的贵族墓地,是祭祀的场所。结合墓地的布局、墓葬规模、祭祀陪葬墓的数量、车马坑的大小规格以及出土文物等,判断熊家钟很可能是一座楚王墓。从熊家钟车马坑出土的战车中复原出一辆战车,用六匹马拉一辆车,规格很高。 《周礼》有“天子驾六马”的记载,也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地位和实力。”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陈文华介绍,“《左传》中曾记载楚人熊义‘以简陋的柴车,开山伐林’。”意思是说楚人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开辟荒山野林,艰苦创业。楚人从破木车起家,到后来造出如此豪华的战车,这就是艰苦创业的精神。这个成语生动地表达了楚人创业的艰辛。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引用白手起家、开辟荒山野林的话,勉励我们要牢记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楚国正是凭借着进取的精神,创造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令人惊叹、光辉夺目的楚文化。楚国的青铜冶炼、木竹涂漆、丝织刺绣、老庄哲学、屈原文学以及美术、音乐舞蹈等,都令人眼花缭乱,举世无双。”
虎座鸟鼓VS大片
威风凛凛的猛虎,傲然踏在凤凰之上;圆鼓如太阳,由一对展翅的凤凰托举,冲向天空……雄、美、奇三者相结合,是楚漆器的代表。乐器之一虎背鸟架鼓,多出土于湖北江陵战国楚墓,是楚贵族墓葬中的重要乐器。
“站在虎装鸟形鼓前,人们不禁感到楚民族对凤凰的崇拜的确是名不虚传。”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专家吴彦荣说。
她说,从出土文物和文献资料看,凤凰无疑是楚文化的主要象征。理由有:一、楚人崇拜凤凰,是一个悠久的传统,远自殷人,近自周人;考古发现,在楚国建立前,江汉土著也崇拜凤凰。二、据史料记载,凤凰是楚人祖先祝融的化身。《白虎通·五星篇》云:祝融“精为鸟,丽为凤”,凤凰即是祝融的化身。 3.楚墓出土的丝绸、漆器、玉器等文物中,以凤纹或凤雕为最多,且价值最高贵。4.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国知识精英,喜以凤来比喻自己。5.楚凤凰的形象,自由奔放,英姿飒爽,充满神奇色彩,充分展现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虎骑鸟架鼓上凤凰仰天鸣叫、展翅翱翔的形象,与楚国的成语“自作自受”十分接近。
“一击即中”这个典故出自《韩非子·喻老》。楚庄王继位后,大臣武慎见他沉溺于声色犬马,冒死劝告他说:“楚国的一座山上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何鸟?”楚庄王明白过来,回答说:“三年不飞,便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便一鸣惊人!”原来,庄王看楚国内忧外患,政局动荡,便有意收留他。后来,楚庄王励精图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口中那翱翔的神鸟,又似一只发出惊鸣的凤凰!“今天,我们用荆楚凤凰的歌声、神州凤凰的舞姿,诠释湖北精神、书写湖北魅力,歌颂追求卓越的湖北人民。”吴彦荣说。
曾侯乙钦色 vs 高山流水
山涧流水,知音遇知己;彩云追月,知己遇知己。
“生活中,我们常用‘高山流水’来形容音乐的优雅精湛,也用来形容知音的相遇,或知音的欣赏。”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陈绍辉说,‘高山流水’相遇的故事,是这样的:春秋战国时期,伯牙在汉江边弹琴,钟子期恰好遇见了他。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辨音,能听懂琴意,两人相濡以沫,结为好友。在今武汉市蔡甸区汉江南岸,有一处叫琴断口的地方,相传就是伯牙与子期相遇的地方。在今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脚下、月湖之滨,有一座古琴台,是后来为纪念他们而建的地方。
“高山流水”作为成语,出自《吕氏春秋·本味》。文献记载:“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弹琴之时心系泰山。钟子期云:‘琴何好,泰山雄伟。’少时心系流水。钟子期又云:‘琴何好,如流水。’”钟子期死后,伯牙折断琴,再也不弹琴了。“伯牙弹琴,以为天下无知人可弹琴。”意思是说,二人志趣相投,结为好友。钟子期死后,伯牙以为天下无知人可弹琴,终生不弹琴。
此外,据《左传》记载,楚国音乐家钟仪出身于音乐世家,特别擅长弹琴。他被俘虏到晋国后,晋景公让他当众弹琴。钟仪琴技高超,当即拿起晋琴弹奏起来。楚乐感动了晋国君臣,晋国君臣获释,晋楚两国得以和谈。“可见楚人的音乐是名扬天下的!”楚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易德胜说。
湖北省博物馆收藏了精美珍贵的琴瑟等乐器,如曾侯乙墓出土的五弦琴、十弦琴、画瑟,九连墩二号墓出土的漆木琴等。该馆的镇馆之宝是曾侯乙编钟,很多音乐爱好者都知道,这套战国乐器的发现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完整、最华丽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和青铜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如今,我们面对这些乐器,耳边仿佛听到琴声、金玉音韵,不禁感叹:此乐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听几回?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