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曾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滴钢水、第一枚国徽、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车床,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史上数百个第一,是新中国工业的一张“名片”。然而,铁西区有过辉煌,也有过萧条。上世纪末,这里70%以上的国有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13万产业工人下岗。此后,铁西区奋力突围,在完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后,重拾青春,肩负起国家的重担。今年以来,铁西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5.4亿元,增长15.5%。 在去年同期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是什么让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再次擦亮“新中国工业”的“名片”?且看记者的调查。
从结构调整到理念转变,打造新活力
走进铁西区一家装备制造公司,一个四个月前成立的新部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100多位高科技人才来自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专业,他们的重组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整合和解决所有客户问题,这个新部门就是公司的“解决方案中心”。
在这么大的办公室里,随处可见六个业务部门之间临时的交流和讨论,从过去各个部门闭门搞研发,到现在围绕客户需求积极分工合作,大家的工作理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董鑫提到的改制,是申钢集团2020年启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申钢集团引入国家先进制造业二期基金,实行员工持股,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全部辞去市级干部职务,成为职业经理人。集团骨干需要竞聘入股才能上任。董鑫通过竞聘,成为解决方案中心负责人。
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在申钢集团,根据员工的能力和贡献,同一岗位最低工资与最高工资相差8倍左右。
职业发展方面,设有技术、营销、管理等六大晋升通道,员工不论年龄、资历,只要考核表现优异、符合任职资格要求,即有机会发展为高级或首席专家。
去年申钢集团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沈鼓集团始创于1952年,是我国第一家专业风机制造企业,其生产的各类压缩机被誉为“工业心脏”。2023年,沈鼓集团各项指标再创新高,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前的2020年相比,利润总额增长4倍,资产负债率下降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30.4%。
奔向“新”,跳出舒适区,面对新需求
改革不仅释放了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活力,也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向“新”跑去。探访中,在神钢集团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了一台即将组装下线的设备——空气储能压缩机。它将作为核心部件运往青海格尔木空气储能项目。该项目今年年底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球发电量最大、储能规模最大的液态空气储能领域示范项目。
过去沈鼓集团生产的各类压缩机组最大直径为1.8米,进入新兴的储能行业,用于电力领域的压缩机组直径长达2米,给产品设计带来极大挑战。
混改后,研发团队主动跳出原有的舒适区,适应新的产品、新的用户需求,从单环节研发到项目集成,从只注重产品设计到强调应用场景匹配和安全性,产品研发的理念和流程都发生了变化。
揭牌任务 担当作为 打通产业创新“最后一公里”
同样位于铁西区的北方重工,被誉为“新中国重型机械工业的摇篮”。参观期间,记者在其生产车间看到了不同型号的盾构机。这台长度超过300米的盾构机组装完成后,将运往甘肃,用于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的银哈吉当工程。北方重工制造的300多台盾构机,为引水、公路铁路、抽水蓄能等工程打通了通道,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但由于技术门槛高,零部件国产化“最后一公里”难以突破。如何突破这“最后一公里”?请继续关注记者的调查。
北方重工提出“瓶颈”技术需求后,由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40余家单位,最终以实力合格研制出主轴承,做出了我国首台全国产化盾构机。采访中,记者发现,在铁西区,像北方重工这样以带头带动产业创新的项目还有很多。
铁西区2021年至今年实施的29个重大科技项目,均由铁西区知名传统制造业企业发布,获奖单位均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类科研院所。记者发现,通过政府整合资源,科技对产业的支持将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
在组织创新基础上,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也在同步推进,2023年以来已实施技术改造升级项目146个,总投资148亿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