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现代的文官称号
唐朝官阶 品级 服饰 开府仪同三司 从一品 紫袍三梁冠金鱼袋象牙笏 特进 正二品同上 光禄大夫 从二品同上 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同上 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同上 正议大夫正四品上深绯两梁冠银鱼袋象牙笏 通议大夫正四品下 同上 太中大夫从四品上 同上 中大夫 从四品下 同上 中散大夫正五品上浅绯两梁冠银鱼袋象牙笏 朝议大夫正五品下 同上 朝请大夫从五品上 同上 朝散大夫从五品下 同上 朝议郎 正六品上深绿一梁冠竹木笏 承议郎 正六品下 同上 奉议郎 从六品上 同上 通直郎 从六品下 同上 朝请郎 正七品上浅绿一梁冠竹木笏 宣德郎 正七品下 同上 朝散郎 从七品上 同上 宣义郎 从七品下 同上 给事郎 正八品上深青一梁冠竹木笏 徵事郎 正八品下 同上 承奉郎 从八品上 同上 承务郎 从八品下 同上 儒林郎 正九品上浅青一梁冠竹木笏 登仕郎 正九品下 同上 文林郎 从九品上 同上 将仕郎 从九品下 同上 宋朝二十九阶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官名。
开府意为建公府,自选僚属。
仪同三司意为非三公官而得亨受三公的竺遇。
三公(司徒、司寇、司空)官名都有“司”字,故称三司。
东汉延平元年(106),邓骘加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官名“仪同三司”始此。
曹魏景初三年(239),任黄权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开府仪同三司之官名始此。
魏、晋后,将军之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
南北朝时,渐成官号,不用有开府置官属之实。
北齐有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
隋用为散官之名。
有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官品自从三品至正五品。
唐、宋文散官以开府仪同三司为第一阶、从一品。
金、元以开府仪同在司为第一阶,仪同三司为第二阶。
金武散官一、二阶同文官。
金均从一品,元正一品。
明、清废。
特进官名。
西汉前期始置,本非正式官名,为推荐之称。
如成帝时张禹以老病罢,仍以列侯身份朔望朝见,位特进,见礼如丞相。
行之既久,渐成加官。
以赐列侯中有不凡位置者,朝会时位仅次三公。
魏、晋、南北朝沿东汉之制,皆为加官。
隋用文散官名号,位于开府仪同三司之上。
唐、宋为文散官,第二阶,正二品,位开府仪同三司之下。
金、元位于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之下,官品相反,金从一品。
元正一品。
明以特进光禄大夫为文散官最高官阶,无单称特进之官。
清无。
光禄大夫官名。
秦有中大夫,为郎中令属官。
汉改郎中令为光禄勋,改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为比二千石,员额无定,掌论议应答,在诸大夫中位置最尊,及至东汉,因权臣不复寇此衔,渐成宋散之职。
魏、晋以后,作为加官与褒赠之官。
晋于光禄大夫之外,又添置左右光禄大夫。
左右光禄大夫金章紫绶,与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者,品秩第二;光禄大夫银章青绶者品秩第三。
自此又有金紫光禄大夫、银天地光禄大夫的名号。
隋、唐、宋均用作文散官称号。
隋光禄大夫从一品,左右光禄大夫区分为正二品、从三品。
金紫正三,,银青从三。
唐、宋光禄大夫从二品,金紫正三品,银青从三品。
金、元升金紫、银青于光禄大夫之上。
明特进光禄大夫正一品,光禄大夫从一品、清光禄大夫正一品。
正奉大夫文散官名。
宋为文官第六阶,正四品上阶,元丰改制后停用。
大观二年(1108)再置。
为文官第七阶。
金为第十二阶,从三品。
元、明均从二品。
正侍大夫宋阶官名。
徽宗政和(1111-1117)中,定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三阶为正侍大夫,以代旧官延福建省宫使。
中奉大夫文散官名。
宋为文散官第七阶,正四品。
元丰改制后停用。
徽宗大观二年(1108)又置,为文官第十三阶,金为从三品。
元升从二品。
明亦从二品。
太中大夫官名。
秦官,掌论议,汉以后各代多沿置。
唐、宋为文散官第八阶,从四品上。
宋元丰属制用以换左右谏议大夫。
后定为文官第十一阶,金称大中大夫,从四品。
元升为从三品。
明亦称大中大夫,为从三品加授之阶。
中大夫官名。
秦光禄勋属官有中大夫,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名光禄大夫,掌论议。
东汉于光禄大夫外,另置太中大夫、中散大夫,秩依次递减。
《宋书·百官志》叙此,“太中大夫”作“中大夫”,应系误书。
北周依《周礼》设六官,有中大夫,秩正五命,位似秦汉后的九卿、尚书等官。
北齐始再有在大夫,与上大夫同为王国官。
唐置为文散官第九阶,从四品下,宋为从四品,元丰改制后,以换秘书监,后定为第十二阶,金从四品上,元为从三品升授之阶。
明为从三品。
民国三年(1914)袁世凯定文官分九秩,中大夫为第五秩,简任,五年七月废。
中散大夫一、官名,简称中散。
王莽时置,或作东汉光武置,掌论议政事,员额三十人。
历代沿置。
唐、宋为文散官,正五品上,为文官第十阶。
宋元丰改制后,以换光禄卿至少府监各官。
后定为第十四阶。
元废。
二、金、元宦官散官名。
均宦官最高官阶,金从四品上,元升为正二品。
朝奉大夫宋文散官名,正五品,文官第十一阶。
元丰改制用以代先行郎中。
后定为第十九阶。
朝散大夫文散官名。
隋始置。
唐为从五品下,文官第十三阶,宋为从五品上,文官第十二阶。
元丰改制用以代中行郎中。
后定为第十八阶。
金仍从五品。
元升为从四品。
明废。
朝请大夫文散官名。
隋始置。
唐为从五品上,文官第十二阶。
宋从五品,第十三阶。
元丰改制用以代前行郎中。
后定为第十七阶。
金从五品上,元升为从四品。
明从四品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
清废。
朝奉郎宋文散官名。
正六品上,文官第十四队,相当于唐之朝议郎。
元丰改制用以换先行员外郎、左右司谏。
后定为第二十二阶。
金、元均不常。
承直郎文散官名。
宋徽宗崇宁初置,以换留守、节度使、观察使的判官,正六品,金正七品下,元正六品,明为正六品初授之阶。
奉直郎宋文散官名。
从六品上,为文官第十六阶,相当于唐的奉议郎。
元丰改制后不用。
通直郎文散官名。
隋始置。
唐、宋为文官第十七阶,唐从六品下,宋从六品。
元丰改制用以代太子中允、赞善大夫、太子洗马。
后定为第二十五阶。
金元均不置。
朝请郎文散官名。
隋始置,在八郎(见“朝议郎”)中位第三,炀帝时罢。
唐、宋无均文官第十八阶,正七品上。
元丰改制用以代前行员外郎、侍郎史,后定为第二十阶。
金、元均不置。
宣德郎文散官名。
唐始置,为文官第十九阶,正七品下。
宋沿置,亦为第十九阶,正七品。
政和六年(1116)改名宣教郎,并定为第二十六阶。
明宣德郎为从六品吏员出身升授之阶。
清吏员出身者从六品授宣德郎。
朝散郎文散官名。
隋文帝置,在八郎(见“朝议郎”)中位第四,炀帝时罢。
唐为文官第二十阶,从七品上,宋同。
元丰改制后以代中行员行郎、侍御史。
后定为第二十一阶。
金以后废。
宣奉郎宋文散官名,从七品。
为文官第二十一阶,相当于唐之宣义郎。
元丰改制后不用。
给事郎文散官名。
隋文帝置,在八郎(见“朝议郎”)中位第五。
炀帝时罢。
唐为文官第二十二阶,正八品上。
宋同唐。
元丰改制后废。
承事郎文散官名。
宋始置,为文官第二十三阶,正八品,相当于唐的征事郎。
元丰改制用以代大理评事,为状元落第、宰相任子之初官,后定为第二十九阶。
金正八品下。
明升为正七品初授之阶。
清废。
承奉郎文散官名。
隋文帝置,在八郎(见“朝议郎”)中位第六。
炀帝时置。
唐为文官第二十四阶,从八品上。
宋同唐,元丰改制用以代太祝、奉礼郎,并为执政任子初官,后定为第二十九阶。
金、元均不置。
承务郎官名。
隋文帝时,尚书各司,在侍郎外,各置员外郎一人,治理本司籍帐,侍郎出缺,代其职务。
炀帝改侍郎为郎,废员外郎,每司增设一郎。
既而又裁去所增之郎,改设承务郎,实即原员外郎。
唐复(620)改为员外郎。
另置承务郎为文散官第二十五阶,从八品下。
宋同唐。
元丰改制用以代校书郎、正字、将作监主簿。
金从七品上。
元升为从六品。
明为从六吕初授之阶。
清废。
亦以“承务”为地主穷人通称,与“员外”相似。
儒林郎文散官名。
隋文帝置,在八郎(见“朝议郎”)中位第七。
炀帝时罢。
唐为文官第二十六阶,正九品上。
宋正九品上。
元丰改制用以代节度、观察掌书记,指使,进攻判官、团练判官。
后定为第三十二阶。
金正七品下。
元从六品。
明从六品初授承务郎,儒生出身者升授儒林郎,吏员出身者升授宣德郎。
清从六品授儒林郎,吏员出身者授宣德郎。
登仕郎文散官名。
唐始置,为文官第二十七阶,正九品下,宋正九品。
徽宗崇宁二年(1103)用以代知录事从军、知县令,政和六年(1116)改为修职郎,为文官第三十六阶。
金正九品上。
元升为正八品,明正九品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
清正九品概授登仕郎。
文林郎文散官名。
隋文帝置,在八郎(见“朝议郎”)中位第八。
炀帝时置,唐为文官第二十八阶,从九品上。
宋从九品上。
*元丰改制用以代留守、节察推官、军监判官。
后定为第三十三阶,金正八品上,元升为正七品。
明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
清正七品授文林郎,吏员出身者授宣义郎。
将仕郎文散官名。
隋始置,唐为文官第二十九阶,即最低一阶,从九品下,宋同。
微宗崇宁二年(1103)用以代军巡判官。
司理、司法、司户从军,主簿,县尉。
政和六年(1116)改迪功郎。
改定为第三十七阶,仍为最低阶。
南宋于迪功郎下,再增置通仕、登仕、将仕三郎,以奏补未出身官人。
金正九品下。
元升为正八品。
明正九品下。
元升为正八品。
明为正九品初授之阶。
金、元、明将仕郎下,尚有登仕佐郎、将仕佐郎两阶。
清废。
现代文官的称号
1、太师
太师,官名,始于商朝,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
历代相因,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或“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践职权。
周时为“三公”;汉哀、平间,尊为“上公”位置更在“三公”上,其后魏、晋、江左均随称“上公”;后魏称“三师”;后周又为“三公”;隋时依后魏称“三师”,唐依隋制亦称“三师”。
2、参知政事
参知政事,中国古官职名。
原是暂时派遣项目,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十一月,以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
到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尔后参知政事则演化成一个常设官职,作为副宰相,其基本目标是为了削弱相权,增大皇权。
3、少傅
少傅是“三公九卿”中“九卿”之一,由夏朝始设,至周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历代多沿置。
后只作为皇帝对有功之臣的惩处,是虚职。
与少师、少保合称三孤。
4、总督
总督,理论指一个国度的某片相对自主的区域中实践或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许多国度都有或曾经有设置总督职位。
清朝时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尊称为“督宪”、“制台”等,官阶为正二品,但可经过兼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
与只把握一省行政事务的巡抚不同,总督兼管数省,同时在政务之外也兼掌军务与经济 。
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
此外明清也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专管某项政务的总督官职。
5、内阁学士
内阁学士,清代官职,为内阁大学士的属官。
其员额于康熙十二年(1673)后定为满洲六人、汉族四人,其品级于雍正八年(1730)以后定为从二品,一度兼礼部侍郎衔。
明代阁臣有时亦被称作“内阁学士”,例如陈文。
中国现代文官官职称号为什么?这个称谓是怎样由来的
中国现代文官称谓和等级十分多,并且这些称说都是依据官位的大小和他们的上班性质而命名的,比如太师、太傅这些就是帝王或是太子的教员,而丞相等就是帝王的军师谋臣,而上卿、尚书以及学士这些就是比拟有文学能力的,当然还有很多左徒、爵、枢密使等等,这都是为帝王办事的,当然还有专门对行军打仗出策动策的军机大臣、御史等等,现代文官种类特意多,划分也比拟细。
一、现代文官多贤能现代只管有很多朝代都重武轻文,然而少数朝代关于文官还是很注重的,比如乾隆帝王时间,文官就是十分关键的,他开设了很多个职位给文官,过后的太傅纪晓岚不就是其中一个嘛,纪晓岚饱腹诗书,所以特意受乾隆的青睐,由于那时的朝廷曾经没有其余内忧内乱了,所以人们开局注重文学的造就,所以,过后的文官也是一波接着一波的。
二、现代文官少数遭到注重
大家都知道《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不就是由于创作了《史记》之前,就遭到了其余文官的搭救,被帝王实施了宫刑,也就是成为了太监,但这也并没有让司马迁丢弃编撰史记,作为史官,他还是忍着身上的巨痛和心灵的折磨,将《史记》编写完了。
其真实现代,不只是文官之间有战役,文官之间的纷争也是始终的,苏轼的乌台诗案等等,都是文官搭救文官,由于文学的施展空间真实太大了。
现代文官的划分还是十明显确的,比如专门教皇家人士的,专门担任记载的,还有专门监察其余官员的等等,这些文官在历史上开展的都还是不错的,不过也不乏有很多文人是做不上官位的,毕竟过后的科举还不是很正轨。
中国现代有什么难听的官名
1. 尹、史、卿、宰、令、丞:现代官职中的常常出现称号。
2. 卿士:初级官员的称说。
3. 太史:担任历史记载和天文观测的官员。
4. 左史、右史:太史属下的记载官。
5. 司徒:主持土地和农业消费的初级官职。
6. 司马:主持军事的初级官职。
7. 司空:担任工程树立和土木工程的初级官职。
8. 司寇:担任司法和治安的初级官职。
9. 职方:担任地图绘制和天文消息的初级官职。
10. 太师、太傅、大保:辅助君王的荣誉官职。
11. 少师、少傅、少保:太师、太傅、大保的正手。
12. 太宰、少宰:治理宫廷和礼仪的官员。
13. 六卿:六个关键部门的担任人。
14. 封人:担任封地治理的官员。
15. 工正:担任工匠和修建事务的官员。
16. 相国:宰相的别称,国度的首席行政官。
17. 庶长:治理贵族事务的官员。
18. 令尹:中央行政长官。
19. 柱国:军事指挥官。
20. 公主、驸马:皇族成员及其配偶。
21. 三公:现代官制中最高的三个官职,即太师、太傅、太保。
22. 丞相、宰相:国度政务的担任人。
23. 御史:担任监察官员和检举弊端的官员。
24. 太尉:军事上的初级官职。
25. 九卿:九个关键官职的合称。
26. 太仆:担任宫廷车辆和马匹的官员。
27. 廷尉:司法官员。
28. 宗正:治理皇室宗族事务的官员。
29. 少府:治理宫廷财务的官员。
30. 将军:军事指挥官。
31. 洗马:太子身边的官员。
32. 大夫:低级官员的泛称。
33. 博士:学术官员。
34. 郎中:宫廷中的年轻官员。
35. 议郎:较低级的文官。
36. 令史:口头命令的官员。
37. 尚书:治理文书的官员。
38. 六曹:六个部门的主管官员。
39. 合阁:官员会议。
40. 仆射:射箭较量的官员。
41. 侍中:宫廷中的初级官员。
42. 内史:宫廷中的文官。
43. 刺史:中央监察官。
44. 州牧:州的军事指挥官。
45. 别驾:州牧或刺史的正手。
46. 主薄:治理文书和财务的官员。
47. 郡守、太守:郡的行政长官。
48. 长史:初级行政官员。
49. 从事:副官。
50. 督邮:中央邮政官员。
51. 县令、县尉:县的行政和军事官员。
52. 三老:中央上的三位老者,理论为德高望重者。
53. 亭长:中央治安官员。
54. 列侯:封建制度中的贵族称号。
55. 主事:官员的主管。
56. 三省:唐朝时间的中枢治理机构,包含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57. 行台:中央行政机构。
58. 都督:军事指挥官。
59. 录事:记载官员。
60. 护军:军事官员。
61. 可汗:北边游牧民族的首领称号。
62. 六部:明朝中央政府的六个关键部门。
63. 三馆:宋朝时间的官网图书馆。
64. 学士:学术官员。
65. 总管:中央行政官员。
66. 元帅:军事指挥官。
67. 留守:治理皇帝退出时期都城事务的官员。
68. 判官:中央官员的正手。
69. 巡检:中央官员,担任巡视所辖地域。
70. 提刑:提点刑狱私事,中央司法官员。
71. 提辖:治理必定区域的事务。
72. 通判:知府的正手。
73. 孔目:治理文书上班的官员。
74. 押司:知县的正手。
75. 小孩儿:尊称初级官员。
76. 内阁:明朝时间设立的政治机构。
77. 厂卫:明朝的特务机构。
78. 太监:宫廷中的宦官。
79. 都司:中央军事机构。
80. 知府:府的行政长官。
81. 亲王:皇族成员。
82. 总督、巡抚:中央军事和行政双重指导官员。
83. 监司:中央监察官员。
84. 州判:州的副行政长官。
85. 知县:县的行政长官。
86. 提督:军事指挥官。
87. 总兵:军事指挥官。
88. 参将:军事官员。
89. 散官:非中央任命的官员。
90. 流内、流外:官员的等级分类。
91. 贝勒:清朝贵族的称号。
92. 大良造:商鞅在秦国时的官职,担任农业和工程。
93. 左丞相、右丞相:丞相的正手。
94. 大司徒、大司空:初级官职。
95. 御史台:监察机构。
96. 大司马:军事官职。
97. 郎中令:治理宫廷侍卫的官员。
98. 大司农:农业官员。
99. 执金吾:宫廷侍卫首领。
100. 中郎将:军事官员。
101. 尚书省:中央政府的关键行政机构。
102. 尚书令:尚书省的最高长官。
103. 结事中:中书省的官员。
104. 京兆尹:首都地域的行政长官。
105. 左冯翊、右扶风:汉代三辅之一,担任京畿地域的行政和军事。
106. 关内侯:侯爵的一种,封地在关内。
107. 中书省:政务机构。
108. 中书令:中书省的最高长官。
109. 门下省:查看政令的机构。
110. 秘书省:治理文献和档案的机构。
111. 枢密使:军事机构首脑。
112. 员外郎:低级文官。
113. 著述郎:担任编纂史书的官员。
114. 国子监:教育机构。
115. 节度使:军事和行政双重指导官员。
116. 招讨使:军事指挥官。
117. 都点检:军事官员。
118. 观察使:中央行政官员。
119. 按察使:中央监察官员。
120. 衍圣公:孔子后辈世袭的称号。
121. 大学士:初级学术官员。
122. 宣政院:元朝的行政机构。
123. 集贤院:宋朝的官网学术机构。
124. 军机处:清朝的中枢决策机构。
125. 翰林院:官网学术机构。
126. 钦天监:天文和历法机构。
127. 外务府:宫廷服务机构。
128. 布政使:中央行政官员。
129. 未入流:未到达正式官员等级的职位。
130. 税务司:税收官员。
131. 资政院:清朝的咨询机构。
132. 咨议局:清朝的中央咨询机构。
133. 国务院:清朝的行政机构。
134. 枢密院:军事机构。
135. 三闾大夫:屈原曾任此职,治理宫廷文学的官员。
136. 御史大夫:初级监察官员。
137. 司隶校尉:首都地域的监察官员。
138. 将作大匠:担任修建工程的官员。
139. 谏议大夫:初级谏官。
140. 光禄大夫:荣誉官职。
141. 绣衣御史:不凡的监察御史。
142. 监察
评论(0)